雄黄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浅谈药物因素是影响中药毒性的首要因素
TUhjnbcbe - 2023/5/4 21:54:00

药物因素是影响中药毒性的首要因素,药物因素的核心是药物的质量。中药的质量主要与中药的品种、产地、炮制、制剂等相关,对中药毒性和毒作用产生直接的影响。

1.品种 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成分复杂,同一药名,基原不同,物质基础有别,药物的毒性差异明显。如白附子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下品,谓其“生蜀郡,三月采”。一般认为白附子是天南星科(Araceae)植物独角莲TyphoniumgiganteumEngl.的干燥块茎,商品名“禹白附”;也有认为白附子为毛茛科植物*花乌头Aconitumcoreanum(Lév1.)Ralp.的干燥块根,商品习称“关白附”,而关白附含有乌头类双酯型生物碱,毒性很大。再如木通,原名通草,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药性论》始称之为木通。《本草图经》所载通草,包括木通、三叶木通或其变种白木通,《本草品汇精要》以木通为正名,清代《植物名实图考》提出山木通、小木通、大木通等,为毛茛科木通。马兜铃科关木通历代本草未见其描述,是近代的新兴品种。《中国药典》(年版)同时收录了木通科木通属五叶木通、毛茛科铁线莲属川木通和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关木通,但以后各版药典则将木通科木通属五叶木通删去,仅收录了川木通和关木通。关木通含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肾脏毒性明显,《中国药典》年版、年版、年版不再收录。

2.产地 早在《诗经》中就有“山有枢,隰有榆”的记载。《神农本草经》强调“道地”(产地)的重要性。《神农本草经集注》指出60多种中药材何地、何种土壤生长者良。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有“药出州土”篇,首次把种药物按产地分十三道集中论述,强调道地产区与中药质量、药性、效用的直接关系。现代研究也证明,同一种中药材,由于产地不同,质量有差异、毒性有区别。如吴茱萸为芸香科(Rutaceae)植物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有小毒。《神农本草经》以道地(吴地)命名,陈藏器曰:“茱萸南北皆有,入药以吴地者为好,所以有吴茱萸之名也。”吴茱萸为多基原、多道地临床常用中药,贵州、重庆、四川地区为吴茱萸药材生产的最适宜区,湖南为石虎药材生产的最适宜区,贵州为疏毛吴茱萸药材生产的最适宜区。经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单位对3个基原(吴茱萸、石虎、疏毛吴茱萸)与重庆、贵州、湖南等九个产地吴茱萸的急性毒性和肝靶器官毒性研究发现,吴茱萸3个基原之间无明显毒性差异,但毒性大小与产地相关,湖南*雷、凉伞产石虎毒性较小。

3.炮制 炮制是中医药独具特色的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尤其对毒性中药的加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经净选、加热、水浸或酒、醋、药汁等辅料处理,使毒性中药的有效成分易于转化或溶出,有毒成分的含量明显减小,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如大毒中药附子、川乌、草乌所含乌头碱,为剧毒成分的双酯型生物碱,经蒸煮炮制后,可改变毒性成分的结构,使其双酯型生物碱水解成为单酯型生物碱或无酯键的乌头原碱,使毒性大大降低。又如,马钱子所含生物碱士的宁,能使人惊厥,甚至因惊厥而死亡,经砂炒后,士的宁明显降低;巴豆所含巴豆油,是峻泻的毒性成分,经过去油制霜后,降低其毒性成分的含量。再如,斑蝥、红娘子所含斑蝥素,通过刺激黏膜而引起中毒,经加辅料米炒后,可破坏其毒性成分;半夏、白附子、天南星的毒性,经加辅料白矾、生姜制后,能降低或消除。但不依法炮制,毒性也将增加。如雄*入药,传统只需研细或水飞,忌用火煅,火煅后会生成三氧化二砷(As2O3,即砒霜),毒性大大增强,固有“雄*见火毒如砒”之说。

4.制剂 制剂与剂型是影响中药毒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既能降低有毒中药的毒性,又能增加药物的毒性。如细辛为常用中药,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认为无毒,列为上品;《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则认为细辛末使用不可过钱,否则导致通气闷塞,乃至死亡。在中医药界中逐渐形成了“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的古训。但历史上使用的细辛包括细辛属的多种植物,其主流品种为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var.seoulenseNakai或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二种习称“辽细辛”或“北细辛”,后者为华细辛。细辛的药效与毒性,主要与细辛挥发油相关。现代研究发现,细辛所有品种均存在甲基丁香酚、*樟醚、榄香素这三种成分。甲基丁香酚为细辛的有效成分,占挥发油的60%,可起到镇咳、祛痰、止痛的作用;细辛的毒性成分主要为*樟醚,是一种致癌物质,有呼吸麻痹作用,可致多种动物因呼吸麻痹而死亡。辽细辛所含细辛挥发油和*樟醚较华细辛高,毒性也较大。有毒成分*樟醚较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易挥发,经煎煮30分钟后,*樟醚仅有原药材含量的2%,此浓度已不足产生毒性。故细辛入散剂毒性较大,不可过钱,入煎剂安全。又如注射剂,特别是静脉注射剂,注射后,药物几乎%能直接进入全身循环,所以毒性比相同剂型口服剂的毒性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药物因素是影响中药毒性的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