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真相了端午本不是为纪念屈原,而是古人的
TUhjnbcbe - 2023/3/14 19:49:00

后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近期北京新冠肺炎再次小规模暴发,使得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防疫工作再度紧张起来。因疫情来袭之扰,“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少出门、不聚会”忽然成为全球大多数人的生活安全指南。

但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先人就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卫生习惯,对古人的防疫抗疫起到了不小的积极作用。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但其实端午节最原始的含意也有“祈神求福、避邪保健”之意。这样的美好愿景和防疫意识千年相传,因此端午应该算是我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了。

端午节正值炎炎仲夏,气温升高,百虫活跃,蚊蝇大量滋生,更容易传播疾病。古人于是习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打扫庭院,挂艾悬蒲,佩戴香囊,饮雄*酒,上山采药,杀菌防病……这些习俗都反映了古人对疾病的超强预防意识。

古人端午防疫六大操作:

上山采药相传在端午这天,百草皆可为药。正值端午前后,许多草药茎叶成熟,正值采收时节,许多靠山的村民会去采集如艾草、益母草、广防风等草药,或是悬挂,或是佩戴,或是洗浴,或是服食,以求祛病强身。

洗百草浴“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蓄兰沐浴”是我国最早文献《荆楚岁时记》中对端午节习俗的载录,故古代最原始的端午节又被称为“浴兰节”。

这里的“兰”指的可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广东通常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

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这个风俗至今仍保留着,据说可治疗皮肤病。

挂艾草、悬菖蒲挂艾草、悬菖蒲,可以说是端午节流传最广的民俗了。端午这天,全家动员打扫庭院,然后将山上采的艾草、菖蒲悬挂在家门前。

艾草和菖蒲都是中药材,能挥发出奇特芳香,可驱走蚊虫鼠疫等。《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是“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拒毒气”。

系百索、佩香囊系百索是端午最古老的习俗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被视为吉祥色。早期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称“百索”。五色丝象征五龙,以镇五毒。

后来慢慢衍生出佩戴香囊的习俗:将五色丝绣成小包囊,填充棉花和少许中药雄*,佩戴起来更好地驱虫辟邪。

饮雄*酒谚云:“喝了雄*酒,百病远远丢。”饮雄*酒的习俗,曾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雄*是一种矿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有杀菌驱虫解毒的功效。

雄*酒有微毒,饮用有一定危险性,小孩不能喝。比较常见的是用雄*酒在小儿额头画个“王”字,借虎威以镇邪,也算是起到了雄*的作用。有没有唤起儿时的记忆?

赛龙舟赛龙舟,古时称之为“竞渡”。古人在端午时节采用龙舟将邪恶、灾瘟从河道送走。民俗观念中竞渡原意就是为了避灾祈福,具有古代卫生防疫因素,强健民众体魄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后有屈原投汨罗江,民间为纪念屈原,赛龙舟才多了一层追念之意。

怎么样?古人防疫的小妙招你get到了吗?

古人喜养生,非常重视对疫毒的防范。他们的防病治病之术是从一次次亲力亲为的尝试和探索中取得的,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检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医文化。

即便在西医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古人的中医经验也仍有不少可借鉴之处,此次全球性新冠肺炎战役中,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端午节,不妨体验一下古人的端午习俗,在安全抗击新冠肺炎的同时,过一个充实而有中国风味的端午节吧!

参考文献:

顾植山,《中医药文化》,年第2期。

王俊杰,《论端午节中的卫生防疫理念》,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郑学富,《中华读书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真相了端午本不是为纪念屈原,而是古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