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阴阳观中,每逢阳数重叠的日子,大都变成了节日,比如三月初三,被民间誉为王母的寿诞,比如七月初七,是为乞巧节,再如九月初九,是为重阳节。那么双五重叠的日子,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端午节了。
赛龙舟几乎成为端午节的代名词(来源:《龙舟竞渡图》[唐]李昭道)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三大节”之一,老百姓对它的重视也就不言而喻了。吃粽子、赛龙舟好像也成为这一节日的代名词。但凡节日,最为重要的主题自然是饮食与娱乐。不过北方少水系,赛龙舟并不时兴,因此很多人也称端午为“粽子节”,让人们忽略了这一天里重要的“玩”的项目。
《端阳故事图册》第八开《观竞渡》
其实,老北京过端午,对于娱乐之道还是非常重视的。
所谓节日,在其创立的初期。大多与先民们的实际生活需要有很大联系,经过层累地创造,才渐渐形成民俗,其中的实际功用就会慢慢地变成一种文化符号,以游乐的形式来替代,在习俗中抽离出来,成为重要的节令,端午节就是如此。
适值夏日,万物滋长,是毒虫与病菌繁衍最厉害的时候,早期人们在此时会进行很多避虫、避瘟、避毒的实际措施,渐渐地固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旧时驱虫、避毒的活动也慢慢变成了一种理念,以赛龙舟、插艾蒿等游乐活动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文化符号,老北京的端午习俗也大都由此而来。
避五毒
《端阳故事图册》第五开《悬艾人》
我们不妨先看看老北京的端午节都是怎么过的,根据马芷祥在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旅游指南》一书中的记载:
“五月初一至初五日为端阳节,又称端午,家家于门前插蒲艾,贴五雷天师符,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也......巧妇秀女,以绫罗制成小虎、桑葚、葫芦之类,以丝线串之,悬于头,或系于儿背,谓可避*,且不然瘟,曰“长命缕”,一曰“续命缕”,又曰“葫芦”,正午弃之,谓之“扔灾”。以雄*酒书“王”字于小儿之额,或涂其鼻耳,或墙壁,以避毒虫。又有于是日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以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者,悬屋中,谓能驱邪。”
“避五毒”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
民俗中把蛇、蝎子、蛤蟆、壁虎、蜈蚣视为五毒,说是五种毒虫,其实只是一种象形符号,涵盖的内容要广泛的多,除了毒虫,还与病菌、瘟疫相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又有了避*、避灾的内容。
“避毒”活动在老北京民俗中有:门插菖蒲艾子、喝雄*酒,这些还是有一定避虫的实用价值;贴五雷天师图、贴钟馗相、点朱砂判,这就从避瘟病、避毒虫过渡到了避邪祟,是一种从实用到精神层面的上升。
系彩丝
《端阳故事图册》第六开《系采丝》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北平旅游指南》里还提到了给小孩佩带五色丝线,或是在头上、后背悬挂用丝线串上的用绫罗制成的小虎、桑葚、葫芦等饰物,并用雄*酒涂抹于小孩的耳鼻,这些民俗就在避毒、辟邪等严肃的内容中生发出了娱乐,且可以看出是以“玩儿”为主。
要说“五毒”,与实际生活还是有所联系的,但到了五色丝线,就完全是一种文化符号了,再加之佩戴上各种装饰,可以看到是人们借题发挥,以娱乐的心态进行装扮。
女儿节
民国时端午节当天北京城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孩们(图片来源: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