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每到端午节
父母都会提前准备好五彩线、香囊等配饰
趁着清晨轻手轻脚地为熟睡中的我们戴上
醒来的第一件事
就是用浸泡艾蒿、桃枝的水来洗脸
这独特的“仪式感”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
早饭的餐桌上
白白胖胖的糯米粽子散发着粽叶的清香
蘸上白砂糖轻轻咬一口
软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除此之外
伴随营口人长大的端午节习俗还有哪些?
它们又有着怎样的来历?
点击动画,了解更多端午知识点吧!
02:00插艾蒲、挂布猴
(挂件)
端午节的早晨,辽南的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口的东侧挂一束由桃树枝、艾蒿扎成的把子,下面还拴有身穿*马褂、手拿金箍棒的小布猴,以及纸葫芦、小布桃和用五色麻编成的扫帚和小篦子。
《盖平县志》载:“五月五日为端阳节,又名五毒日,盖五月属午,五日为端午,二午相属火旺之相,过旺则为毒,故用艾蒿、桃枝、朱砂、雄*等物以解之。门悬*布猴,手执彩麻小帚,取扫除灾祲意,并悬剪纸葫芦,取可盛药饵意。”
这个习俗延续至今有了些许改变,现在市场上卖的把门猴出自《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形象,手里的扫帚变成了金箍棒。纸葫芦仍然保留,又配有纸桃。桃与逃同音,有逃出一切灾难之意。葫芦与桃枝乃道家法器,亦有长寿之意。
营口地区西部水草丛生,过去艾蒿不多,但蒲草(菖蒲)举目皆是,于是端午节便有了插蒲草的习俗,也有二者兼插的。为什么悬菖蒲呢?蒲又名“水剑”,悬在门上可避邪,菖蒲又是中药,古人曾以菖蒲制酒,以强身禳毒气。
戴佩饰
(五毒镜)
(肚兜)
过去,辽南人不论男女,端午节的时候身上都佩戴一个用五色布作底的佩饰,上面会钉一个用五色麻扎成的小扫帚,再加上一对小布桃、小葫芦或小粽子。一些青年男女还要佩戴香荷包。在清朝、民初,人们还要戴上新肚兜。小孩的肚兜上绣有五毒,中间绣一只大公鸡,有的干脆只绣一只大公鸡,鸡谐音“吉”,可吃掉“五毒”,还有绣长命百岁等图案的。
戴五彩线
戴五彩线是辽南的普遍习俗,熊岳以南叫“轳轳线(象轳轳上的线子),《盖平县志》叫“五色丝线”,《营口县志》称“五色丝”,还有叫“续命缕”“长命结”“拴命线”的。这个习俗最早流行于汉代,汉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日以五彩丝系臂,避*及兵,令人不瘟病。”五彩线一般为五股,古代认为五色为吉祥之色,但亦有七色的。端午节的早晨,先给孩子们的脚脖、手脖都系上五彩线,还会在孩子们的脖子上系上装满香草的小荷包或小布桃。等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雨时,孩子们便会将五彩线解下来,让其随着雨水飘走,以求驱灾。
钟馗像
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而钟馗像是最好的镇宅驱邪之物。清朝乃至民国,辽南农家多有挂钟馗像的,材质分为木版印刷和绘制,绘制的钟馗像一般是过端午节时挂上,过了节便取下来。
采药
辽南地方旧县志皆认为五月为“毒月”,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在营口地区,人们在初四采集艾蒿、桃枝、桑叶等浸泡在水盆中,放在院中放露。第二天早晨,用浸泡好的水洗手、洗脸,还要给小孩擦身子,这种做法据说能去毒,防止蚊虫叮咬。民国《营口县志》亦有饮雄*酒的记载,到了建国前后,由于饮雄*酒对身体有碍,便以饮*酒、白酒代之。
吃粽子
营口地区包粽子基本上用苇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粽子叶,苇叶煮熟后有一股清香的味道。粽子的形状以三角为主,也有包成四角的,绑绳一般采用马莲。在粽子馅儿的选择上,水田区多用江米,旱田区以黍米即大*米为主,亦有用小*米的,农村大部分放枣或饭豆。辽南有些农村,在这一天要吃煮熟的鸡蛋,当地人说:五月节吃鸡蛋不肚子疼,还有的说,吃了鸡蛋“不哭夏”(小孩一种大肚子病,俗称“积块”)。还有在午间或晚上要吃顿饺子,有企盼交好运的意思。
端
午
安
康
部分内容摘自《营口民俗文化》
总监制/王忠陆监制/张旭勇
记者/王佳蕊夏文编辑/王梦茹
责编/朱琳魏家鹏制作/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