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国的古人都很看中端午节这个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栓五色丝线、悬艾等对节日进行庆祝,现如今的人们,对于端午节的印象恐怕只有好吃的粽子了。
然而在古人这些丰富多彩的老习俗仪式背后,蕴含着祖辈们的大智慧。
首先是吃粽子,不管是南方的肉粽,还是北方的甜粽,无一例外的特点是好吃,但古人的智慧却不动声色的包含在粽子之中。
中国古代哲学将就“包容”,包容是一门学问,学会包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包容的人,就懂得快乐!这门学问,是来自内心“慈悲喜舍、善良仁爱”的自然流露!
而粽子首先体现的一个智慧就是包容,粽叶包出“包容”
粽子的外面是粽叶,里面是粽馅,这一“包”一“容”,呈现给我们的就是“包容”。
粽叶是自然清新的,一颗包容之心则是真诚的。它告诉我们,只有真诚,才能够将心比心,才能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包在粽子里的馅,不管是肉馅还是糯米,果肉,它的形状有点像一颗心,这颗心是由千万颗熟透的糯米粒组成的,预示了只有一个成熟而宽厚的人,才懂得包容。粽子热着更好吃,而一颗包容之心必定是有温度的。因为只有心怀善意、体谅别人,才能感知别人的难处和苦衷,而情愿退一步。
《淮南子》中说: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端午的粽子,正是有着这样的气质。
再就是蒸熟的糯米,一团一团的“温和”
粽子的主要材质是糯米,而糯米是我们日常中常吃的粮食、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比大米更容易消化。粽子所散发出的,是一种“温和”的气息。
一个温和的人,一定待人亲切、进退有度,让人如沐春风,于是像糯米一样使人常吃、爱吃,而吃得开。
一个温和的人,人前不躁,事上不乱,举手投足间皆体现着修养和涵养,不但让人受用,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别人,就像糯米一样滋补。
一个温和的人,说话会照顾别人的感受,委婉而不让人难堪,让人易于接受,就像糯米一样容易消化,让人舒服又感激。
《壶天录》中说: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做一个糯米般温和的人,吉祥。
最后一个就是待人处事“甜软”
粽子千百年来一直受欢迎,既是屈原的精神在延伸、中国的文化在流淌,也因为粽子本身就很好吃——软软的,甜甜的,黏黏的。做人,也要如此。
为人处事,一个“软”字,最是精髓。态度谦虚是一种软,待人和气是一种软,言语委婉含蓄是一种软,行事风格柔和、不锋芒毕露是一种软……你软,别人就会舒服,就像粽子入口。你让别人舒服,自己最终也会越来越舒服。
人的仪态,要甜。举手投足彬彬有礼,脸上常带微笑,就是这甜。做人甜,别人就会喜。就像吃粽子,愿意多咬一口。如此,则什么事都好办。
《道德经》中说“天下至柔,驰聘于天下之至坚”,最柔软的,却可以驱使最刚强的。道家“贵柔”,认为柔能克刚,柔能胜强。粽子好吃,人们才愿意买;做人像粽子那样,别人才买账。
赛龙舟习俗:证明了没有经历风雨,哪来的岁月静好。端午节的特殊在于,它有悲壮的一面,更有给人希望的一面。
阳在中国文化中可以代表强健、积极、正面、阳光的一种人格,可以代表儒家的“君子”。《易经》中乾卦六爻都是阳爻,爻辞中用龙来代表君子,而端午节有赛龙舟的风俗。
所以,没有了精彩绝伦的赛龙舟,端午节便不算一个完整的端午节。
沈从文在《边城》中写道:“十六个结实如牛犊的小伙子,带了香烛、鞭炮、同一个用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到了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烧了香烛,把船拖入水后,各人上了船,燃着鞭炮,擂着鼓,这船便如一枝箭似的,很迅速的向下游长潭射去。”
光是几句笔墨,就仿若身临其境,那响彻天边的呐喊声、锣鼓声更是把观众带入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亢奋状态。竞渡的拼搏精神,总让人不禁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成败得失,但最难得可贵的是,一个人遭受了多少,就领悟了多少。
《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
我们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
佩带香囊:寻求一片安宁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香药,将香囊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系彩丝,用五色丝结成细细的彩色绳索,然后悬于门上,戴在脖颈上,系到手臂上,或着挂于在小孩睡觉的摇篮等处,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这就是咱们端午节老习俗里蕴含的大智慧,小伙伴们有什么想法就在下面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