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上的粽子
三角的、四角的、塔型的、锥形的、奇形怪状的粽子让小编流下幸福的口水但看上去可可爱爱的粽子满满的都是卡路里其实,有些人也不适合吃粽子
昨日,一位20多岁的漂亮女孩子
医院营养科就诊
她不停打嗝,还有口臭
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张泽林询问得知
这个女孩前一天一口气吃了
五!个!粽!子!
这意味着
一大堆糯米和馅儿
在她的胃里停留了近一天一夜
胃撑大、无法排空
时间一长,温度高、发酵
美味就“变味”了
这种情况
张医生也没有什么良药
让她多喝温水、喝点益生菌、酸奶
交给时间来消化
那么,端午节期间
面对粽子、咸鸭蛋这样的传统美食
怎么才吃得健康呢?
听听张医生怎么说
1、趁热吃粽子应趁热吃,如果不是刚煮熟的粽子,最好重新加热,一则避免细菌超标问题,二则也有利于消化。
2、替代主食吃粽子属于主食,而不应当点心吃,一天1~2个即可。
3、搭配蔬菜豆浆例如早餐吃一个肉粽,再搭配各种蔬菜,鸡蛋加上一杯豆浆,营养会较为全面。
4、先吃些其他食物糯米的特点是餐后血糖升高较快,而且下一餐之前的血糖下降较猛。如果先吃些蔬菜、豆制品、蛋类、奶类,再吃粽子,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血糖波动。
5、减少油腻食物糯米食物和油腻的配料混在一起,如肥肉、蛋*等,消化能力差者食用后可能会感觉不舒服,热量也高。
6、胃酸过多者少吃黏性的糯米能促进胃酸分泌,故胃酸过多者和胃溃疡患者吃粽子可能会不舒服,有烧心感,应少吃。
7、便秘的人黏食不要吃的太多尤其不要吃冷的黏食,每年这个时候肠梗阻的人都会多一些。
8、糯米升血糖比普通大米快也就更加不抗饿。普通的糯米粽子或八宝粽子,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热量均较高,而加了“料”的粽子,比如加了白砂糖、油、肥肉或蛋*等,其热量就更高了。
俗语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端午一直有吃咸鸭蛋的习俗。
营养分析:鸭蛋属高蛋白食物,咸鸭蛋需经食盐腌制制作而成,因此钠含量也非常高,一个咸鸭蛋(约g)含钠量达.1mg,超过了我国正常成人钠的推荐摄入量mg/天。
建议:切成小块和家人分着吃,少量食用;要注意高血压、肾脏疾病、心功能不全、浮肿等需要限制钠盐的人群不建议食用。
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湖北省第一批知名中医、医院退休中医主任医师胡献国提醒:
因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性黏滞,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不可多食,下列人群最好不食或少食:
1.肉粽子和猪油粽子等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老人和儿童不宜多食。《本草纲目》言“糯性粘滞难化,小儿、病人、最宜忌之”。粽子性极柔粘,难以消化,故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3.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后会增加消化道负担。患有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4.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进食后可增加血糖浓度,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或诱发昏迷、中毒,故糖尿病者不宜服食。
5.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肉粽、蛋*粽等脂肪、蛋白含量过高的粽子,以免诱发或加剧症状。
胡献国还提醒:端午节有饮雄*酒的风俗,但雄*内含砷、汞等有毒物质,喝雄*酒不当,可能引起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死亡。
建议喝雄*酒改为擦雄*酒,将其外涂在毒虫叮咬、生痱子或长包长疖的地方。需注意的是,痈疖初期涂雄*酒效果好,但出现伤口破溃就不要用了,而且不要长期、大量外用,特别是小孩子尽量不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