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为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原名“鲮鲤甲”。《图经本草》称为“穿山甲”。
拼音:ChuānShānJiǎ
别名:鲮鲤甲、鳣鲤甲、鲮鲤角、川山甲、鳖鲤甲、山甲、甲片、麒麟片、麟片、随碱片、山甲片、钱鲤甲
来源:为鲮鲤科地栖性哺乳动物鲮鲤的干燥鳞甲。生成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般多栖息于山林、丘陵或灌木丛杂树林之较潮湿的地方,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带。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捉,捕后杀死,剥取甲皮,放入沸水中烫,等鳞片自行脱落,捞出,洗净,晒干,名“甲片”。
原形态:鲮鲤,身体背面、四肢外侧和尾部披覆瓦状角鳞片,头细,吻尖,眼小,舌长,无齿,趾(指)爪强健有力。全身的鳞片间杂有数根刚毛,颜面从下颌开始,过胸腹直尾基以及四肢内侧无鳞而着生稀毛。两颊、眼、耳周亦被毛。四肢精短,前肢比后肢长;前足爪长于后足爪,中间趾爪特别粗长,是为挖掘的强劲工具。鳞甲颜色有黑褐色和棕褐色两种类型,以前者为多见。老兽的鳞片边缘,呈橙褐色或灰褐色,每一鳞片自基部始有纵纹,年龄越大纹数越短少。初生兽则鳞软色白,1月龄后渐次角化并变为褐色。鳞片形状大体有3种:背鳞呈阔棱形,较扁平;腹侧,前4肢近腹内侧和后肢鳞呈盾状,鳞片中央有龙骨状突起,该突起亦随年龄而减少,老年个体几乎沙失;尾侧鳞呈折合状。
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此外,湖南、福建、台湾、浙江等地亦产。国外产于越南、缅甸、印尼等地。
性状鉴别:鳞甲因生长部位不同,形状大小也不一致,一般呈扇面形、盾形或三角形,长约1.7~4.5厘米,宽约1.9~6厘米,中央厚约1~3毫米,边缘较薄呈刃状,背面有多数纵向排列的线纹,腹面底部近缘有数条横皱纹;中部有一条孤形棱线。表面棕褐色,腹面色略浅,较光润。角质,微透明,坚韧有弹性,难折断,不带皮肉者(习称清水甲片)为佳。
功效与作用:
1、降低血液粘度作用:1.1.对大白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取大白鼠30只,体重±20g,随机分成2组,分别腹腔注射穿山甲片水煎液(浓度10%)及等容量生理盐水,1小时后,再次给药。然后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鼠尾取血,测定玻片、毛细管凝血时间及毛细管高度。本实验结果表明,穿山甲片的水煎液有明显延长大白鼠凝血时间的作用和降低大白鼠血液粘度的作用。
1.2.对小白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取小白鼠36只(18±2g),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灌胃穿山甲片水煎液及等量生理盐水,3天后,眼眶后静脉丛取血,用毛细管法测定凝血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穿山中片的水煎液有明显延长小白鼠凝血时间和降低小白鼠血液粘度的作用。
2、抗炎作用:取小白鼠84只,随机分组,灌胃穿山甲片水煎液和生理盐水,1周后,将小鼠左耳正反面涂以巴豆油液(内含巴豆油2%,无水乙醇20%,无水乙醚78%)使其发炎肿胀,4小时后,将小白鼠处死,迅速剪下两耳,以直径4mm的不锈钢圆冲冲下一圆面,精称,左右耳之差即为左耳实际肿胀重量,计算肿胀百分率,结果见表4。实验结果表明穿山甲片的水提液、醇提液均有明显的抗巴油油引起的小白鼠耳部炎症作用(P<0.01,P<0.05)。
3、对小白鼠常压缺氧的耐受能力的影响:穿山甲片中的环二肽Ⅵ和Ⅶ能够提高小白鼠常压缺氧的耐受能力。
炮制:
穿山甲: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炮山甲:取净穿山甲,大小分开,照烫法(附录ⅡD)用砂烫至鼓起,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醋山甲:取净穿山甲,大小分开,按上法烫至鼓起,醋淬,取出,干燥。用时捣碎。每kg穿山甲,用醋30kg。
性味:咸,微寒。
归经:入肝,胃经。
功能:消肿溃痈,通经下乳,通络散风。
主治:痈疽肿毒,乳汁不通,瘀血经闭,风寒湿痹。
临床应用:
1、用于下乳,治哺乳妇乳汁分泌不足,可用炙山甲配王不留行、宣木瓜、*芪、木通等,效果不错,方如山甲下乳汤。
2、用于治痈疽。内服以炙山甲配银花、皂角刺等煎汤治痈肿初起,促进脓肿消散,方如消疮饮(见银花项下)外用可用炙山甲末或炮山甲末和药调敷疮疡。但痈疽已溃的病例不要使用。
此外,穿山甲也可用于治高血压病,配丹参、代赭石等;治神经衰弱用炙山甲配熟枣仁。生地、磁石、阿胶等,效果较好;治癓瘕积聚用炙山甲配莪术、三棱、当归等。
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气血虚弱、痈疽已溃者及孕妇禁服。
贮藏:置干燥处。
处方举例:山甲下乳汤:炮山甲4.5g,王不留行9g,宣木瓜9g,*芪18g,木通8g,水煎服。
复方:
①治痈疽无头:穿山甲、猪牙皂角(去皮、弦)各一两。共炙焦*,为末。每用一钱,热酒调下。其疮破,以冬瓜藤为末敷,疮干即水调敷之,诸疖疮皆可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②治肿毒初起:穿山甲插入谷芒热灰中,炮焦为末二两,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半,温酒下。(《仁斋直指方》)
③治痈疽,托毒排脓,五毒附骨在脏腑里,托出毒气,止痛内消:蜂房一两,穿山甲,蛇蜕、油发(并烧带生存性)各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入乳香末半钱,暖酒调下。(《普济方》穿山甲散)
④治吹奶痛不可忍:穿山甲(炙*)、木通各一两,自然铜半两(生用)。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计时候。(《本草图经》)
⑤治乳汁不通:穿山甲炮,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单骧·涌泉散)
⑥治便毒便痈:穿山甲半两,猪苓二钱。并以醋炙研末。酒服二钱。外用穿山甲末和麻油、轻粉涂之。(《仁斋直指方》)
⑦治聤耳出脓:穿山甲烧存性,入麝香少许吹之。(《鲍氏小儿方》)
⑧治瘰疬溃坏:鲮鲤甲二十一片。烧研敷之。(《姚僧坦集验方》)
⑨治蚁瘘疮多而孔小:烧鳢鲤甲。猪膏和敷。(《补缺肘后方》)
⑩治气痔脓血:穿山甲一两(烧存性),肉豆扣仁三个。同为末。米饮调二钱服。甚者加猬皮一两,烧入。中病即已,不必尽剂。(《本草衍义》)
⑾治喉癣:甲片五分(炙),白霜梅一个(炙),雄*五分,枯矾一钱。上共研末。吹喉内。(《疡科遗编》穿山甲散)
⑿治中风,手足偏废不举:川山甲、红海蛤(如棋子者)、川乌头(大者,生用)各二两。上为末。每用半两,捣烈葱白汁,和成厚饼,约径一寸半,贴在所患一边脚中心,用旧帛裹紧缚定,于无风密室中椅子上坐,椅前用汤一盆,将贴药脚于汤内浸,候汗出,即急去了药,汗欲出,身麻木,得汗周遍为妙。切宜避风,自然手足可举,如病未尽除,候半月二十日以后,再依此法用一次。仍服治风补理药。忌口远欲以自养。(《三因方》趁痛膏)
⒀治但热不寒疟:穿山甲一两,干枣十枚。上同烧灰留性,研为细末。每服二钱,当发日,日未出时井水调下。(《杨氏家藏方》)
⒁治痢,里急后重:穿山甲,好蛤粉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好酒空心调服。(《普济方》)
⒂治疝气膀胱疼痛:穿山甲(炒)三钱,茴香子二钱。为细末。每服二钱,滚水酒送下。(《滇南本草》)
⒃治妇人阴颓,硬如卵状:穿山甲五钱。以沙炒焦*为末。每服二钱,酒下。(《摘元方》)
⒄治痘疮变黑:穿山甲,蛤粉炒。为末。每服五分,入麝香少许,温酒服。即发红色。(《仁斋直指方》)
注:我国穿山甲的产量少,不能满足药用,尚有一部分进口。一般进口的穿山甲,分大、中、小三种。其中大甲片长、宽约在8厘米左右;中甲片,长、宽约在6厘米以上;中央厚约4~6毫米灰*褐色,习称“铜甲片”;小甲片,长、宽在6厘米以下,棕褐色,习称“铁甲片”。习惯认为小甲片便于炮制,质优。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