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主要的风俗习惯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放纸鸢、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打马球、跳钟馗、斗草等,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标志性的习俗。
品粽子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赛龙舟
赛龙舟的目的意义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都与纪念屈原有关,昊川亦不例外,但吴川人扒龙船还有赶"鬼驱邪的意思。吴川江河湖海众多,以前水利设施落后,经常有水灾水患,古人以为有"水鬼"河怪作素,因而五月初五想通过扒龙船来赶走“水鬼”,驱邪消灾,以求得平安。
无论咸甜,阖家团圆才是最好的馅,重要的节日多陪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