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谓之端午,亦称“端五”,“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中正”也,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此外,端还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被称之为“端午”。
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习俗众多,尤其在饮食上有不少的讲究,吃粽子、打糕、煎堆、油糕、艾馍馍和薄饼等。除此之外,在很多南方地区还有吃“5黄”的习俗,不管有钱没钱,别忘了老传统,寓意端午安康、平安顺遂。
“端午须当吃五黄,枇杷石首得新尝。黄瓜好配黄梅子,更有雄黄烧酒香。”江南传统中的5黄其实就是指5种带有“黄”字的食材,黄瓜、黄鳝、黄鱼、咸蛋黄和雄黄酒。在民间传统中,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吃“5黄”寓意着驱邪避暑,同时还表达了希望家人平安顺遂、身体健康的愿望。
1、黄瓜
“五黄”中的黄瓜有“第一瓜果”之称,虽然以现在的技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黄瓜,可是与农历5月新上市的黄瓜,口感是不能比的。所以也就成了端午节的必吃之物。而且,黄瓜还有清热解毒和解渴生津的作用,对炎热的端午来说太合适了。
黄瓜的做法有很多,凉拌黄瓜卷作为一道快手家常菜,不仅颜值高而且别具风情,绝对可以为端午家宴增一份满满的仪式感。
黄瓜洗净后在淡盐水里浸泡15分钟,然后用剥皮刀削成薄片,再用手卷起来摆好。调好作料:大蒜切末再加两小勺辣椒油、鸡精、盐、生抽、白糖、麻油和醋,搅拌至白糖和食盐融化,再淋到黄瓜卷上即可。
2、黄鳝
民间素来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说法,此时的黄鳝不仅肥美鲜嫩,而且营养丰富,在30多种常见的淡水鱼类中,黄鳝的蛋白质含量位居第三,而且还是一种低脂肪的食物。但在食用时一定要记得吃最新鲜的,因为黄鳝死后容易产生组胺,易引发中毒现象。
给大家推荐一道,可以在买黄鳝的时候让老板处理好,回家立马进行烹制,既减少繁琐的处理又保留黄鳝的鲜美。回家后反复冲洗干净血水,然后切小段,放入2大勺食盐,抓匀之后再冲洗干净。
锅内放入适量的油,然后放入拍扁的大蒜,炒出香味后倒入黄鳝翻炒,加入姜片,翻炒至黄鳝卷起发白。倒入3勺料酒、2勺生抽、3片姜、1勺老抽、少量胡椒粉和白糖,翻炒均匀之后,倒入足量清水,以没过黄鳝为宜,盖上盖子焖煮15分钟即可出锅装盘,再撒上少许葱花。
3、黄鱼
黄鱼作为端午时节的主打海鲜,此时的黄鱼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刺少肉厚,又鲜又嫩,理所当然地被列入端午必吃“5黄”之中。端午吃黄鱼还寓意着家人身体强壮、平安顺遂。
给大家推荐一道,黄鱼去内脏去鳞,冲洗干净,鱼大的话还需要在鱼身上打花刀,以免不入味。黄鱼两面拍上面粉,然后下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将准备好的米醋沿锅的边沿淋入锅中,然后改中火盖上盖子焖煮20秒后再打开。锅内倒入足量清水,以没过黄鱼为宜,加入葱姜蒜、八角和花椒。烧开后转中火,加入酱油、料酒、白糖和盐焖煮10分钟,为了鱼更好地入味,中途将汤汁淋几次到鱼身上。
4、咸蛋黄
吃咸蛋是端午必不可少的习俗。因咸蛋黄中有个“黄”字,因此也列入“五黄”之内,端午吃咸蛋黄,寓意着健康平安。
推荐一道,外酥里糯,半咸半甜,味道香浓,男女老少都适宜。咸鸭蛋取出蛋黄,用勺子碾碎备用。南瓜清洗干净后去皮切条,放入锅中焯水1分钟,捞出过凉水再沥干水分,放入淀粉拌均匀。锅内热油,放入南瓜条慢火炸至金黄变硬后捞出。另外起锅,留少许底油,加入碾碎的咸蛋黄,小火慢炒,加入适量食盐和白糖翻炒,炒至起沫后放入炸好的南瓜条,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
5、雄黄酒
端午节喝雄黄酒自古就有,传说喝了雄黄酒可以杀菌驱虫、解五毒。而在经典影视作品《新白娘子传奇》中,就有喝雄黄酒解五毒,避百邪的说法。也出现了白素贞因误喝雄黄酒而现原形的经典一幕。所以让人们更加相信雄黄酒能避邪驱毒的说法。
事实上,雄黄酒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传统民俗中,雄黄酒在食用前需要放在太阳底下晒,所以大家在端午饮用雄黄酒时不要多饮。
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传统习俗和饮食习惯值得我们去延续,老传统方式过端午就图个心安,也祝愿大家平安顺遂、端午安康。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击、或者,如果有问题或者不同的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