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端午岁岁酬端午年年赋诗情
TUhjnbcbe - 2025/2/11 17:48: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有哪些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

奶奶都会摆好箬叶、糯米

手把手的教我包粽子

每一个歪歪扭扭看似不成样的粽子

因为拥有了亲手制作的温度

而变得格外美味

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吗?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白鹿村的狮峰观景台不失为端午节登高的好去处)

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已成为国人普遍行为。

1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在外打拼,到了端午节,即使买到的粽子多贵,多特别,在心中,却也总是不及家乡的味道。也总思念起和家人在鹿亭郊外采粽叶的欢喜。

3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妖魔鬼怪上身是因为自己发病),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4

挂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时,家家大门两边都要悬挂菖蒲和艾叶,一边两串。此外,很多人还喜欢将晾干后的菖蒲或艾叶熬水,给娃娃洗澡,避免蚊虫叮咬。

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而且艾草还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

5

点雄黄酒,吃五毒饼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人们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五毒指的是蟾蜍,蛇,蜈蚣,蝎子,壁虎。人们在这一天把饼上印上五种毒虫,当天吃下去,可以避开这几种毒虫所带来的瘟疫。

以上就是端午节的由来及传统习俗

通过我们的介绍

你是不是对端午节

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最后

祝大家

端午节快乐。

1
查看完整版本: 端午岁岁酬端午年年赋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