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是浓情端午特有的味道,香包艾草是祈福健康古老的象征。赛龙舟是对中华民族的一脉传承,忆屈原是对民族英雄的深刻缅怀。端午节这个传统文化的规律符号,让我们在经典中聆听时代的心声。
1,挂艾草。在民间传说中,这种草是神仙的宝剑。传说在远古时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来做它的地盘,可是这样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怜悯地上的百姓,想了一个办法,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宝剑,找水怪决斗,胜利后水怪答应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孙,它就不去侵犯,只要是墙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就属于神仙。端午的时候,水怪来了,发现有人住的屋檐下都挂着艾草和菖蒲,只好回去了。原来那天决斗后,神仙就将用来做宝剑的艾草和菖蒲撒到了人们住的屋子上面。后来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和菖蒲来吓退水怪。
2,五彩线。五彩线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青,白,红,黑,黄,从阴阳五行学说上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也象征东西南北中蕴含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五彩线可以在前一天晚上火端午节早上佩戴,一直带到端午节后,下第一场雨时摘下扔到雨水洼里。还有不同的说法时带到六月六才能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3,赛龙舟。赛龙舟不仅时端午节一项重要的活动,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屈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十分哀痛,纷纷去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之后每年端午的这一天,屈原故乡人们主要的活动就是看赛龙舟。
4,粽子。粽子时端午节的传统节日食品。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十分哀痛,纷纷去江边凭吊屈原。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就不会咬屈原大夫的身体了。渐渐人们想去用树叶包饭,外缠丝线的方法防止饭团被吃掉,最后发展成为现在的粽子。地域不同,粽子的口味也各不相同。
5,雄黄酒。雄黄酒是端午节除粽子之外的另一特色饮食。雄黄酒用研磨成粉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说话间,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被药晕了的蛟龙。于是每年端午节,人们便往江中倒入雄黄酒,来祈求屈原一直不被江中的水怪所伤害。这个习俗发展到今天,人们也会在端午节当天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将雄黄酒涂在小孩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这样能使孩子不受蛇虫的伤害。
特别强调,雄黄酒里含砷,而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请谨慎饮用。
6,屈原。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史记中记载,爱国诗人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忠臣,后遭到诬陷,被免去官职,流放到原乡流域,写下了离骚,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秦军攻破楚国后,屈原抱石投江。拥护屈原的百姓得知屈原投江身亡,悲痛不已,纷纷往江内投入饭团,雄黄酒等物,来防止屈原的身体被伤害。后来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也都成为纪念屈原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