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屈原与端午节2022年教师培训讲稿
TUhjnbcbe - 2025/2/9 18:31:00
白癜风患者工程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517/4390755.html

引言

毛主席《沁园春·雪》中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风骚”一词就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在古代这是对读书人一个极高的赞誉,如清代赵翼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而骚就是指屈原的《离骚》。《诗经》篇是由不同的作者创作,编辑整理的诗歌,而屈原是有独立作品的第一诗人。创造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以及以“兮”字为代表的“骚体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正因为如此,我们以往介绍屈原,大多从他的文学作品入手,称为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将《离骚》称作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今天我们还是将屈原取得的成就与各位进行一下分享

一、政治成就

屈原,首先是一位政治家,这是我们以往容易忽略的。

(一)屈原虽为楚国贵族,由于家庭中到衰落,在民间长大,因此他非常关心百姓,悲悯民间疾苦,心系天下苍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二)组织武装力量:长大后,他曾组织青年抵抗秦军,智退秦军,因此被楚怀王赏识,由此进入朝廷。

(三)教育工作:24岁开始,长时间担任三闾大夫,主要承担教授贵族子弟的任务。

(四)改革精神:他35岁担任过左徒,帮助楚怀王编写《造宪令》,相当于宪法或改革新规。提倡“美政”如‘有德在位’‘举贤授能’‘勤俭治国’‘法治观念’等,正是这种民本思想的表现。但他的“举贤授能”,因反对旧贵族势力把持朝政,也就为他被嫉妒、被流放的主要原因: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经过了一系列变法改革的楚国综合国力确实开始有了一定的提升,秦国因此不敢轻举妄动,楚国也因此得了两年喘息的机会。

(五)他主张合纵,联齐抗秦,曾经让楚怀王一度成为合纵长,五国联军伐秦。但最后兵败函谷关,无功而返。但是由于楚怀王听信谗言,两次被张仪欺骗,最后克死秦国。

二、个人修养

(一)内外兼修: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二)独立精神:屈原在江边与渔父有一段对话,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说你可以选择随波逐流、和他们一起酩酊大醉。他说我听说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弹掉帽子上的土,刚洗完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服上的尘土,我怎么可能用我的清白之躯参与到浑浊的世道当中呢?我宁可死在湘江中。最后渔父唱了那首《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问》

三、家国情怀

(一)对家乡的眷恋: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颂》

(二)对人民的情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三)对国家的忠贞:屈原认为活着的意义比活着更重要;楚悼王时期的吴起、秦国的商鞅都因变法而不得善终,但是屈原却很向往这样的死法,为国而死,死得其所。在他眼里,个人的生命和楚国的兴盛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四、后世的美誉

(一)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

(二)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

(三)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苏轼

(四)屈原是“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梁启超

(五)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鲁迅

(六)因一个人,而确立一个节日——端午节

(七)屈原,在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精神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端午节

典故一:端的意思是正,农历五月初五就是最中正的午日。据闻一多先生考证,楚地、吴地,很早就有龙图腾崇拜,这是一个祭龙的日子。后来屈原抱石投汨罗江,人们将端午节纪念他。

典故二:端午节在民俗界还有祭祀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和东汉孝女曹娥的说法,但三人的去世都与江水有关。

典故三:端午节家门口挂菖蒲与艾草辟邪,菖蒲是神仙除妖魔的宝剑,艾草是斩妖的鞭子,大蒜是杀怪的锤子。菖蒲、艾草、大蒜号“端午三友”

典故四:端午节包粽子,古人祭祀,以带角为贵,因为动物的角是人神沟通的灵物,所以包粽子要带角,因此粽子最初叫“角黍”。为了喂给水中恶龙,以免恶龙吃了屈原的尸体。粽子大概分类为南咸北甜,南方多肉粽、火腿粽,北方多红枣粽。

典故五:赛龙舟,人们听说屈原投汨罗江后,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到洞庭湖。后来为了表达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演变为赛龙舟。

典故六:五月初五恶月,夏历开始,正月建寅,五月正是午月,初五的五又与午同音,阴阳争,血气散,因此端午有避恶祛毒的习俗,人们引用雄黄酒、朱砂酒和菖蒲酒。挂钟馗像。因此端午节我们不祝福快乐,而是端午安康。

典故七:五彩丝线,又叫避兵缯、朱索,东汉应劭《风俗演义》中记载,将五彩丝系在手腕上,可以避免兵鬼的骚扰,不染瘟疫,五彩丝可以系在手腕、脚腕和脖子上。

典故八:卫生保健,采集中药,端午节采集中药是一项较早的节俗,《夏小正》记载,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中药中最受重视的是捕捉蟾蜍,制作蟾酥。采集佩兰,煮水,然后沐浴。

典故九:避五毒,五毒是指青蛇、蜈蚣、蝎子、壁虎与蟾蜍。有将五毒绘制成画,贴在墙上,再用五根针刺入五毒。还有为小儿做红肚兜,绣上五毒,端午节驱五毒的用意就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

1
查看完整版本: 屈原与端午节2022年教师培训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