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
情
端
午
一
见
粽
情
端午安康
此刻正在聆听的你,今天过得好吗?大家好,欢迎收听中安夜读,我是主播王玲。明天就是端午节了,除了三天小长假可以自由安排,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您又知道多少呢?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已经成为端午节的标志被传承下来。您是不是已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遗忘了节日的文化与习俗?您是不是也想重新唤起自己儿时过端午的记忆?
年岁渐长,寄居他乡,每到这些传统节日,我愈发显得重视起来:清明折柳,端午插艾,中秋月饼,重阳登高、春节团圆……因为离得远,过得少,所以格外珍重。
生活么,总要有那么点文化气息;日子么,总归要有那么点仪式感。仪式感是可以承古接今的。民间的这几个节日源远流长,古老得近乎无从可考,犹如天地日月般亘古常在。
一、挂艾草、佩香囊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当粽叶的清香弥漫在田野村庄的时候,端午节如约而至。把日子过到端午,便是所谓的长夏草木深了。每一种植物的叶子犹如热恋中,把一生中最好的绿纷纷献出来,艾草、菖蒲也不例外,简直见风长。他们仨是植物界端午节的象征,是端午最不可或缺的主角。
尤其是在中国的乡村,端午将至,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有艾与菖蒲双剑合璧的身影。菖蒲的长相酷似宝剑,作辟邪之用。古人擅长在植物身上寄托情感,久而久之,将植物的隐喻功能发展壮大起来。艾,胜在它醇厚绵延的香气上,驱蚊虫,也可作辟邪之物。
还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将至,母亲就开始着手给我们做香包。端午节那天,我们姐弟俩佩戴着香包,浑身散发着一种清香,小朋友们都喜欢凑过来闻,用鼻子对着香包大吸一口气,然后就有点迷迷糊糊的,还有点飘,我们都觉得这是一种做神仙的感觉。
多年以后,方醒悟,那是艾草的香啊!童年的嗅觉似乎不大适应这浓郁奇特的香气,仿佛深陷于一种世外而深感恍惚。
再后来,这种艾草的异味,于漫长的岁月中渐渐沉淀,闻之不够,历久弥香。
每年端午,我都会买几把新艾回来,插在入户门一角。进出间,被艾的芬芳尾随,也是一份岁月之香,年龄愈长,愈浓烈……过后,那些艾渐渐脱水,枯干,焦脆,我把它们折断,包在塑料袋里收储起来,留待寒冬大雪时泡脚,竟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年年如是。
二、吃粽子、赛龙舟
说到端午,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屈原、龙舟和粽子了。
传说公元前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身汩罗江。
屈原逝世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亦不见踪迹。
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其实说到粽子,儿时的一大波记忆又开始袭来。
每年端午将至,母亲总是早早的采摘好了粽叶,挑选好精致的糯米,端午节前一天一大早,就把粽叶清洗干净,将糯米泡上水,泡上一两个时辰后,父母就开始围着桌子包粽子了。
包粽子是个技术活,在翻卷之间旋出漏斗式的形状,填入糯米、红枣、花生等紧压。
粽叶在手指的舞蹈中,变成漂亮的三角粽。
剪一段丝线,随着黄铜针的上下翻飞,粽子们乖巧地被细绳栓牢。
眼馋的姐弟俩,守着包好的粽子下锅,看着沸水中跳舞的粽子,连同父母忙碌的身影,一道融入了记忆的最深处。
小小年纪的我倒腾了很久,才包了一个,而且再三叮嘱家人,我包的那个必须等我自己吃,总觉得自己包的那个格外的香甜。
多年以后,我远离家乡,但只要快到端午,那软糯香甜又夹杂着粽叶清香的味道,就会缠绕着我的舌尖,挥散不去。
端午的粽子在中国南北东西,哪一个角落,皆通行。平素也能吃得到,但,都没有端午当日吃得出仪式感——
粽叶绿茵茵的,采回来洗净,讲究点的人家,放锅里蒸蒸,叶子在蒸汽的激发下更香了,末了,用之包裹泡好的糯米,糯米里夹点儿红豆;或者酱肉,肥瘦适中;或者咸鸭蛋黄……包什么的都有,甚至包上酱好的猪小排,用蔺草绳子扎紧,有三个角的,也有五个角的,花样繁多。
中国的妇女向来勤勉聪明,于饮食上乐于贡献出她们所有的才华与灵气。
除了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有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的习俗。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烘托出端午节那热闹气氛的节目,无疑就是赛龙舟了。
诗意的龙舟,划开了湖面的平静,划出了一种热烈的场面。一条条龙舟,一个个勇士,把节日烘托。
一双双手,一只只木浆,在激情涌动的空气里,让激情在水面上荡漾。
三、吃咸蛋、饮雄黄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端午当日,还要喝一种雄黄酒,解毒之用。把日子过到端午,气温直线上升,慢长的酷夏即至——端午仿佛是一个临界点,得预先喝一杯雄黄酒垫个底子——酒解百毒么。都是仪式感极强的事情。
据说这雄黄酒来源于《白蛇传》,发源于杭州西湖。法海不是叫许仙给小白灌一杯雄黄吗?喝下去,小白便显了原型——你看,中国民间的戏剧多么神乎其神,一杯雄黄酒可以映照出一个蛇精来。
接下来,民间便会参照这个神话演绎,于饮食上给它传承下来,喝一杯雄黄酒,意味着将体内的百毒全部清理出去,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迎接酷夏的到来。这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在安徽还有一些其它的地方,端午当日,是要吃咸鸭蛋的。吃咸鸭蛋的习俗,据说始于江南一带,在这里,端午节午餐要吃十二红,顾名思义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江苏高邮的土特产咸鸭蛋因其蛋黄鲜红,故为十二红之一。清袁枚《随园食谱》对高邮鸭蛋称赞有加,高邮咸蛋也因之声名大振。
俗话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为端午节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再加上气候潮湿,病虫细菌活跃,容易引发众多疾病。古时,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瘟疮蔓延,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而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穿过千古的荷风吹过,田野,麦黄杏熟;河畔,粽叶飘香。剥一个粽子,蘸一点白糖,一口一口塞进嘴里,软糯清香挑动着你的味蕾。喝完雄黄酒,咂么完咸蛋的滋味,接着再来一杯茶,原本平淡的日子,也可以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