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端午节,就有一些人戴香包、喝雄黄酒,这是过去比较流行的习俗,据传源于这样一件事:从前有位叫贾平的青年,他拜方道人为师学道。一天,师父说:“五月五日你家有灭门之灾。”贾平跪求避祸之法。师父叫他立即返家,在端午那天全家戴上香包,门前、檐下挂菖蒲艾蒿,不能出门,在家喝点雄黄酒,就可免于灾祸。贾平遵嘱照办。果然那日中午,鸡、狗、猪、牛、羊全都死去,仅贾平家人丁平安无事。所以每年端午这一天,戴香包、挂艾蒿、饮雄黄酒就逐渐成了习俗。
传说归传说,令人难以置信。其实,端午节戴香包既是为了美化生活,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香包是用棉布做成的香袋,袋上用丝线绣有花卉、鸟兽、鱼虫、五谷、瓜果、人物等各种优美生动的图像,是一种小巧玲珑、精巧美丽的民间工艺品。尤其是小孩戴上它,就显示出“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爱”之美。戴香包不仅好看、具有美学价值,而且有芳香馥郁、驱虫去毒的好处。因为香包里面装有山奈、细辛、白芷、丁香、甘松等药物,这些药物具有清洁、避秽的功用。戴上它,就令人清爽、怡神、舒心,因而不止小孩喜欢戴,老年人也喜欢戴。
端午节喝点雄黄酒,在房子内外洒一些雄黄粉,在孩子的耳朵、鼻子和额头上涂抹点雄黄酒,早已在我国许多地方成为一种习俗。雄黄是一种中药材,有解毒杀菌的作用。在《本草纲目》中就有“雄黄味辛性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功效”的记载。据说在还没有碘酒的年代,我国人民用白酒浸泡雄黄、白矾,酒挥发干后成了雄黄矾,用它涂抹在虫子叮咬的皮肤上,会起到消毒止痒的作用。所以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
人们在室内外洒雄黄粉,可以预防和杀死毒虫。不过,雄黄主要的化学成分是硫化砷,有毒,使用时要注意选择。要选择像鸡冠色的红黄色雄黄;不能用白色结晶或外面红里面白的雄黄,因为这样的雄黄含有剧毒,切切不可煅烧雄黄,否则会分解为砒霜。误用雄黄,会给人带来危及生命的后果,必须特别谨慎小心。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