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今日端午一年一端午,年年长安康
TUhjnbcbe - 2024/9/8 10:35:00
“吃粽子,赛龙舟,雄黄酒,摆桌头。挂艾叶,戴荷包,五彩线,腕上绕。”这首童谣里提到的,是端午节的民间习俗。作为盛大的民间节日,端午由上古时代的自然崇拜发展而来。由于端午这天,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方的中央位置,正好处于天文学意义上的“中正之位”,因此先民们每到这天,就会进行祭龙仪式。所以,端午节又有“龙节”“天中节”等名称。“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士人周处撰写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自古以来,端午就是人们最为重视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举办形式各样的民俗活动,既为顺应时节驱病辟邪,也为祈求安康、愿诸事顺利。抬龙王过洮河赛龙舟是大家所熟知的端午节民俗。但是,在一些地区也存在着别具地方特色的端午民俗。比如在甘肃临洮,就有“端午节抬龙王过洮河”的风俗。在民间传说里,金龙是一种法力无边的神灵。后来,金龙顺从天意,化身为人,来到黄帝的阵营里成了一员猛将,为黄帝打败蚩尤立下汗马功劳。到了宋元之际,金龙再度投胎。这次他投胎成一个名叫“谢绪”的男子。最初他在钱塘一带救助苍生,过了几年,又来到临洮辛店一带行善助人。不久,传来宋朝江山覆灭的消息。谢绪听后,投水殉国,世人皆赞叹其忠烈情怀。历史的车轮碾过世间,转眼就到了元末时期。朱元璋率兵抗元,这一次,金龙又显灵了。它帮助朱元璋击败陈友谅,获得最终胜利。之后,金龙腾云驾雾来到了甘肃临洮县的洮阳镇,从此过上了隐居生活。由于这一缘故,明朝天子对金龙十分敬重。到了隆庆年间,明穆宗更是追谥它为“金龙四大王”。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但是每到端午节,临洮辛店人都会举行规模盛大的仪式。在端午节仪式上,人们不仅会祭祀金龙爷和各路神灵,还要请金龙爷坐在轿子里,再由事先选拨出来的年轻后生,抬着金龙爷过洮河。抬金龙爷过洮河的队伍可谓是浩浩荡荡,前面有人开道,后面有人护卫。一路上鞭炮齐鸣,道路两边人头攒动。金龙爷下河的地方,通常是在辛店镇外的宽阔河滩上。十几位水性极佳的年轻人,提前在岸边等待着,他们抬着金龙爷的轿子,缓慢进入水中,在水中展示着自己的水性。甘肃临洮的端午民俗,充满了浓厚而独特的地域色彩。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明朝初年,江淮人士迁移到西北地区后,将江南水乡的民间风俗,与西北地区的文化特色相融合,这才形成独具一格的端午习俗。吃“十二红”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回忆道,在他的家乡江苏高邮,每逢端午节,都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从古至今,端午节都被视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西晋时期的重臣周处,在《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旧时人家,盛行在端午这天准备“十二红”。“十二红”并没有特别固定的菜品,主要根据各家财力、社会地位等而有所不同。像红烧黄鱼、切咸鸭蛋、炒红苋菜等,皆是端午节“十二红”中的常见菜品。对于中国人而言,红色是一个寄托着美好寓意的颜色。它象征着如意吉祥,洋溢着喜庆氛围,是传统佳节中,最为常见的颜色。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在如此重要的节日里,自然要将吉祥喜庆的红色,与美味可口的食物结合起来。在满足味蕾之余,也满足了人们的追求吉利的心理。“十二红”中的“十二”,也是有讲究的。十二既是象征了一年十二个月,也象征着每年的四时八节。这十二道红色菜品,正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愿年年吉利,月月喜庆,天天红红火火。别具特色的“女儿节”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女儿节”,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三月初三,或者七月初七。但实际上,农历五月初五也是“女儿节”。在古代,从五月初一到初五,每家每户都给家中未出嫁的女儿打扮起来,一定要打扮得漂亮才好,而且还要折一朵石榴花,簪在女儿头上。这就是所谓的“女儿节”。女儿节这天有许多独特的民俗。《帝京景物略》说:“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曰避毒也。”端午节这天,在中午之前,人们会来到天坛,直到午后才出来。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避五月之“毒”,为家中女儿祈福的仪式。明代文人余有丁在《帝京午日歌》写道:“都人重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头当簪,衫裙簪朵盈盈新。”这首诗描绘的,便是古时候人们欢度五月初五女儿节的场景。据明人沈榜撰写的《宛署杂记》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这是说,农历五月女儿节这天,每家的小闺女都系上端午索,佩戴艾叶和五毒灵符,打扮得十分美丽,即便是已婚妇人,也可以在这天带着孩子,回到娘家,共享天伦。饮食民俗东汉王充《论衡·言毒篇》有云:“夫毒,太阳之热气也……太阳火气,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进入农历五月,也就意味着进入了一年之中的炎热时节。随着酷暑到来,雨水渐多,人体就会遭受暑气困扰,极易生病。况且,此时自然界中的、蛇、虫、蚊、蚁等有害动物进入活跃期,病毒、细菌等不断滋生,会造成流行疫病。诸如沿袭至今的佩戴艾草、菖蒲,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习俗,都是为了驱除蛇虫、防病强身。唐宋时期,端午时节比较常见的应节饮食,除了粽子,还有术羹。宋代的陈元靓在《岁时广记·端午上》中写道:“洛阳人家端午造术羹艾酒,以花彩楼阁插鬓,赐辟瘟扇、梳。”此处所谓的“术羹”,就是把苍术这位中药材,加入到羹汤之中。端午节,喝术羹,看重的正是术羹具有的医疗保健效果。古人认为,五月处于阳极转阴的转变节点,人体极易因为湿热之邪的侵袭而生病。在医疗条件不够发达、生活环境极为有限的古代,人们为了永葆安乐健康,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十分注意。这也体现出古代先民的生活智慧。▽端午佳节,饮酒赛舟,求得不过是个平安吉祥。千年来的民俗传统,流淌不变的,也是这份永恒的心意。悠悠夏日,石榴花红,艾叶清香,美酒醉人。万千乐事,只为一句:端午安康!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端午一年一端午,年年长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