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每到端午节,人们有啜饮、喷洒、涂抹雄黄酒的习俗,但到了现在,很多人则将“黄酒”替换了“雄黄酒”,虽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实质确是相距甚远。
端午节与雄黄酒
端午节,大人将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
传说里,端午节,白娘子喝下雄黄酒现出原形,原来是一条千年蛇精,从此民间认定蛇、蝎、蜈蚣等毒虫惧怕雄黄酒,这也成为饮雄黄酒风俗的一个由来,不过最广为人传颂的说法是:喝雄黄酒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然而雄黄酒真的就是驱恶避邪、健体解毒的吉物吗?
雄黄酒到底是什么
雄黄酒真的就是驱恶避邪、健体解毒的吉物吗?
(五月五产品图)
据《陈氏祖谱》记载,唐昭宣帝天佑元年,为了怀念屈原,当时皇帝封其为“昭灵侯”。而湖北省荆门市陈家湾的陈元梁,更是在端午节,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制作了两种雄黄酒来纪念他。一种是以雄黄石(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有毒)为原料制作的雄黄酒,称为矿物雄黄酒。此酒会在端午节当天,洒在庭院屋角,以驱邪辟虫;另一种是以杜仲雄花和黄精为原料制作的雄黄酒,称为草本雄黄酒。
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避邪,让自己不生病。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雄黄是一种含砷的化学物质,本身具有毒性,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即便不喝,只是把雄黄酒涂在孩子的头上、身上,也不可取。
由于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发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人饮用后即会中毒,毫不夸张地说喝雄黄酒实际上等于吃砒霜,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能不能以雄黄酒之毒攻毒,或者只喝一点雄黄酒不会有事,这样做都是很危险的。
陈家湾处于鱼米之乡,容易受到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的威胁,通过毒性很强的矿物雄黄酒,洒在庭院,防止五毒等动物的入侵。而草本雄黄酒在古代的的作用是驱瘟辟邪。端午前后,正是雨季来临,春夏交替之际,人们毛孔渐开,从中医的角度看湿气、邪气往往在此时入侵。古时人们认为草本雄黄酒正好用于在这个时候进补,扶正祛邪,驱除身体里的邪气。
从科学的角度,雄黄酒需要谨慎对待,而黄酒则有益于人体健康。
黄酒其实是种米酒,与白酒不同的是,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
黄酒中含大量蛋白质、B族维生素、钙、磷、硒等,以及一定量的糖、有机酸和氨基酸。中医上,黄酒可以做药用,生饮对心跳过快、厌食、烦躁等有疗效;热饮可以缓解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
黄酒养人
最佳搭配:话梅。黄酒加话梅,养阴美容的作用显著,还能润肺护肝,缓解酒精对肝脏的伤害。黄酒加桂圆、荔枝、红枣同煮能缓解月经不调、贫血、遗精和腹泻。
最禁忌:喝黄酒最忌牛饮,否则其中的营养物质难以被吸收。
烹调妙用:黄酒做菜可以腌制原料,增香去鲜,也可以在做红烧等颜色偏红的菜时直接加入。
怎么喝:热着喝是有利身体健康的,烫过之后会挥发掉一些酒里的有害物质。
选购须知:黄酒需要陈年,牌子很多,每个厂家在酿造时的态度也不一样,很多小地方的黄酒要比大肆做广告宣传的黄酒好喝很多;专家提醒消费者,选购黄酒时,酒液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清亮透明的产品为佳,如酒液已浑浊,色泽变得很深,则最好不要饮用。
五月五雄黄酒是用杜仲雄花和黄精入黄酒,取杜仲雄花的“雄”和黄精的“黄”组成草本雄黄酒。草本雄黄酒配料中的杜仲雄花和黄精,属于药食同源的植物,既是中药材,又是食品,可以作为安全的原料加入黄酒中,草本雄黄酒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规定。而且入口蜜香浓郁,微有药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饮用五月五雄黄酒被认为是提高人民身体免疫力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