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在这个节日里,我们有很多习俗,比如赛龙舟、佩香囊、挂艾草、饮雄黄酒等,其中最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当属吃粽子了。
粽子,是由粽叶包裹糯米和各种馅料而制成的一种食品,有甜的有咸的,有肉的有素的,形状也各异,南方多为三角形,北方多为长方形,口味和风格也因地而异,但都是美味可口,令人垂涎三尺。但是,你知道吗?
吃粽子不仅是一种节日的习俗,也是一种养生的方法。粽子里蕴含着中医的智慧,不同的馅料和粽叶都有不同的食疗功效,适合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时节食用,可以起到清热祛湿、健脾开胃、补气养血等作用。那么,粽子是如何养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粽子的主料——糯米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也叫江米、元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等功效,适合脾胃虚寒、食欲不佳、气虚体弱的人食用。
端午节正处于二十四节气的芒种前后,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湿热交织,人们容易出现少气懒言、头晕无力、困倦少食等症状,吃粽子可以起到温补脾胃、增强体质的作用。
但是,糯米也有一定的缺点,它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胃肠道的不适,所以,痰湿证、痰热风病、胃酸过多、消化道溃疡等人群不宜多食,普通人每日也不宜超过两个。
粽子的包装——粽叶粽子的包装是粽叶,也有用芦苇叶、竹叶或荷叶的,这些叶子不仅是绿色的食品包装,还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凉血通淋;竹叶可以清热除烦、生津利尿、退虚热;荷叶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这些粽叶经过高温蒸煮,不仅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充分地浸透到内馅部分,增强了粽子的食疗功效,还可以为粽子提高口感,增添一股清香。
所以,吃粽子可以起到清热祛湿、除烦止渴的作用,对于夏季常见的中暑、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状有一定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粽子的馅料——各种食材粽子的馅料是各种食材,有甜的有咸的,有肉的有素的,不同的馅料也有不同的食疗功效,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常见的馅料。
红枣糯米粽:红枣糯米粽是北方粽子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甜口的粽子。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养血生津、调营卫的功效,是补中健脾的佳品。
在温补脾胃的糯米中加入红枣,提高了粽子健脾的功效,非常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食用,不过湿痰、积滞的患者宜少食或不食。
荷香鸭肉粽:荷香鸭肉粽是南方粽子的一种,是一种咸口的粽子。鸭肉味甘性凉,具有滋阴补虚,清热利水消肿的作用。
初夏时节,人们常常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低下症状,鸭肉是比较适合夏季食用的肉类。荷香鸭肉粽具有滋肺阴、养气血、助阳气的功效,很适合因天气变化而感到疲乏的人食用。
赤豆糯米粽:赤豆糯米粽通常有两种做法,将赤豆同糯米整粒混合或赤豆粉碎做馅,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赤豆味甘酸性平,归脾、大肠、小肠经,具有健脾胃、消热毒、利小便的功效,是应用范围很广的药食两用食品。
利水渗湿的赤豆与糯米搭配不但健脾胃,还增强了祛湿热的功效,特别在适合湿热交织的天气食用,也适合脾虚水肿、小便不利者食用。
板栗粽:板栗粽也是市面上常见的粽子类型。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功效。
因此,添加了板栗的粽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比较适宜肾虚腰膝无力、内寒泄泻者食用。
杂粮粽:目前市面上很多养生粽是以杂粮粽的形式体现,如三豆粽、养生乌米粽等。杂粮粽中通常加入的食材有紫糯米、大黄米、粘高粱、粘小米、莲子、薏米、燕麦、大麦、花生、绿豆、黑豆、芸豆等等。
这些食材一方面可以为粽子增强食疗功效(如以“三豆汤”中的黑豆、赤豆、绿豆为配料来做粽子,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营养成分,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铁、钾、镁、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植物甾醇、多酚等。
不但使得粽子的营养价值提高,而且由于血糖生成指数低,饱腹感好,适合三高人群选用。
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是一种节日的习俗,也是一种养生的方法。
粽子里蕴含着中医的智慧,不同的馅料和粽叶都有不同的食疗功效,适合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时节食用,可以起到清热祛湿、健脾开胃、补气养血等作用。当然,吃粽子也要适量,不要过量,否则会导致胃肠道的负担过重,影响消化。
同时,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口味,选择合适的粽子,才能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祝大家快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