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起源习俗禁忌与美食
TUhjnbcbe - 2024/8/17 21:25:00

吴廷晖·龙舟夺标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是中国传统五大节日之一,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进行庆祝。这一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了民俗色彩。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流传的是关于屈原的传说。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和政治家,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华和深沉的爱国情怀赢得了许多人们的尊敬。然而,由于他的政见与当时的楚国王室和一些贵族存在较大分歧,导致他被流放到了汨罗江畔。当屈原得知楚国被秦国所灭的消息后,他深感绝望和悲痛,于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入了汨罗江,以身殉国。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屈原,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以此来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质。除了屈原的传说外,端午节还与古代的天文历法和龙图腾崇拜有关。据史书记载,端午节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龙图腾祭祀。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古人认为这是吉祥的日子,因此将端午节视为“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并举行一系列与龙相关的活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端午节的习俗与禁忌吧!一、端午节的习俗1、划龙舟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一习俗的起源与古代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传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当地人民为了寻找他的遗体,纷纷划船在江上搜寻。

他们争先恐后,划至洞庭湖时仍不见屈原的踪迹。

于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划龙舟,以此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敬意。

据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是日(五月五日),竞渡,采杂药。”这句话描绘了当时端午节划龙舟的盛况。

同时,在《续齐谐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月投泪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简贮米,投水以祭之。”

这些史料记载都表明了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源远流长,与屈原的传说紧密相连。

百度

除了相关记载外,还有一些古代的文学作品也描绘了端午节划龙舟的情景。

例如,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中写到:“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龙舟竞渡的激烈场景,展现了人们欢度端午节的热闹气氛。

吴廷晖·龙舟夺标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端午节划龙舟的活动中,人们不仅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敬意,也展现了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

龙舟上的队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划动龙舟,争取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体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精神风貌。

总之,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2、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一项十分悠久的传统习俗,其背后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用菰叶(茭白叶、竹叶)等包裹糯米或其他食材,经过蒸煮而制成的食品。

百度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为“角黍”;

到了东汉末年,又出现了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与屈原的故事紧密相连。

据南朝吴钧在《续齐偕记》中的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民间传说认为,为了防止水中的鱼鳖吃掉屈原的躯体,人们纷纷将粽子投入水中,于是端午包粽子、吃粽子便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一种习俗。

这一习俗不仅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先贤、传承文化的优良传统。

百度

关于端午吃粽子的史料也十分丰富。

例如,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粽”字本作“糉”,意为“芦叶裹米也”。

这说明在汉代,粽子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食品。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被称为“益智粽”。

在《岳阳风土记》中,也有“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的记载。

百度,碱水粽

此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差异,粽子的种类和口味也逐渐丰富多样。

例如,在嘉兴地区,粽子产业得到了发扬光大,成为了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而在广东地区,则出现了用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制成的碱水粽,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总之,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是一项传统习俗,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通过品尝和制作粽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挂艾草与菖蒲端午节时,人们会在家门口挂艾草和菖蒲。这一习俗起源于古代人们认为艾草和菖蒲具有驱邪避害的作用。这一传统在民间流传甚广,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医学价值。

首先,从习俗的起源和流传来看,端午节挂艾草与菖蒲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

据民间传说,这一习俗起源于古代人民对疾病和邪恶的防范心理。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认为艾草和菖蒲具有辟邪、驱病、防蚊等功效,

因此将它们挂在门前或家中,以祈求平安健康。这一习俗在晋代已有记载,清代则更为盛行,成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百度

其次,从医学角度来看,艾草和菖蒲都是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它们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等功效。

在端午时节,正值初夏时节,雨多潮湿,细菌繁殖快,人们借助艾草和菖蒲的药味,可以驱赶蚊虫,净化空气,预防疾病。

此外,这一习俗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宋代诗人文天祥在《端午即事》中写道:“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也表达了人们对艾草的珍视。

同时,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中也有“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的描绘,反映了端午节饮菖蒲酒、挂艾草与菖蒲的传统习俗。

在民间,这一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

例如,“门挂艾旗驱百病,户悬蒲剑斩千邪气”这一说法,就表达了人们对艾草和菖蒲驱病、辟邪的信仰。

同时,人们还认为艾草和菖蒲的形状像剑,可以斩除一切邪气和疾病。

这些传说故事不仅丰富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加深了人们对这一习俗的理解和尊重。

4、佩香囊

端午节佩香囊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历史悠久且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佩香囊,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蕴含了丰富的寓意。

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朱砂、雄黄、香药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这些香囊形状各异,色彩斑斓,可以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结成一串,挂在腰间或胸前,既美观又富有节日气氛。

百度

端午节佩香囊的习俗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在古代,人们认为佩戴香囊可以辟邪驱瘟、祈福纳祥。

因此,在端午节这一天,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佩戴香囊以求平安健康。此外,香囊还可以作为青年男女之间表达爱意的信物,象征着浓浓的爱意和美好的祝福。

关于端午节佩香囊的习俗,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

例如,《礼记·内则》中提到:“子弟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栉纵拂髦、忽角衿缨,皆佩容臭。”

这里的“衿缨”指的是编结的香囊,“容臭”则是指香囊中的香物。

这段文字记载说明了周代年轻人在父母与舅姑处时,随身佩戴香荷包(香囊),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礼仪。同时,也说明了那时的香荷包尚无装饰意义,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礼仪用品。

此外,《岁时杂记》中也有关于端午节佩香囊的记载:“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这段文字描述了端午节时人们用彩色布料制作香囊的情景,同时也说明了香囊的形状和装饰方式。

在现代社会,虽然端午节佩香囊的习俗已经不像古代那样普遍,但仍然有很多人会在这一天佩戴香囊以祈求平安健康。同时,香囊也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起源习俗禁忌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