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zong)午(zi)节啦!
可别光顾着吃,玩出花样才有意思!除了粽子,你知道还有哪些端午传统习俗?一大波端午节玩乐节目即将为您送上,玩得不要太溜哦~
绑五色丝线
在袋鼠麻麻小时候,端午节这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在手腕、脚腕、脖子上绑上五色线。
五色线不能随意解开、剪断或丢弃,要等到端午节后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或水渠里。据说,绑五色线可以避开蛇蝎等毒虫的伤害。下雨时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雨水将瘟疫、疾病都带走,由此可以保孩子平安、健康。
佩戴香囊、荷包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保身体健康的民俗。
香囊又叫香包、香袋、荷包,是将雄黄及各种避疫、驱虫的香草,如艾叶、紫苏等装入花布或锦缎缝制而成,给宝宝戴在胸前,清香四溢。
点雄黄酒
雄黄作为一种中药材据说有“杀百毒”的功效,所以在端午节时,很多地方有用雄黄泡酒,抹在孩子的额头、耳朵、鼻子、手腕、脚腕等处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各种毒虫不近身。
TIPS:雄黄实际是一种砷化物,即四硫化四砷(As4S4)的俗称,虽然溶解度低,少量外用风险较小,但还是不要让孩子接触为好。
挂艾草,洗艾水澡
艾草自古就被认为可以招百福、禳毒气,在五月初五这天插在门口,可以保全家身体健康。
有的地区还会用艾叶加水熬煮,然后兑冷水给宝宝洗澡,有防治痱子、防蚊虫叮咬的作用哦!
贴五毒
用红纸剪成蜈蚣、蛇、蝎、壁虎、蟾五毒,贴在门窗上,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心灵手巧的妈妈爸爸们,不妨和宝宝一起动手剪剪看~
包粽子、吃粽子
最后咱们来说说压轴项目:包粽子、吃粽子!这可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一项习俗。
包粽子这么有趣的事情,就应该全家人一起玩嘛,该如何让宝宝参与进来呢?
可以让宝宝看着妈妈包粽子,摸一摸、问一问粽叶的味道。但不要把糯米、红枣之类东西给宝宝抓着玩,当心宝宝顺手就往嘴里塞!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认一认包粽子用了哪些材料,数一数包好的粽子有几个?和妈妈一起包粽子,不用拘泥于形状,只要不漏米,让宝宝尽情发挥创造力吧!
想在端午节和宝宝享受好吃的粽子,咱们可要注意几点:
①太小的孩子不能吃:1岁以下的宝宝不能吃粽子,1-3岁的宝宝也要少吃,家长可以把粽子切成小块、压散,盯着宝宝吃,当心噎住。吃东西时不要引逗宝宝说话、大笑。
②尽量选择杂粮粽:可以用少量糯米搭配多种杂粮、豆薯做配料的包成“宝宝特供版”粽子,没有普通粽子那么粘,营养均衡也相对好消化。
尽量少吃肉粽,因为糯米本身已经很黏了,和油腻的肥肉、蛋黄等配料混在一起,宝宝吃完很容易胃胀不舒服。
③趁热吃:因为糯米放冷后会变硬,更难咀嚼和消化,所以一定趁热吃。尤其是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
④搭配其他食物:粽子热量高、难消化、营养不全面,一定要搭配着其他食物一起吃,可以做一些清淡适口的蔬菜、豆制品和粥,不宜配过多的油炸食品和偏咸辣口的菜。
糯米做的粽子很黏,有时还包着红枣、果仁、肉块,无论大人孩子都有噎住窒息的风险。这时候掌握海姆立克法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