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是药三分毒,是不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概念
TUhjnbcbe - 2024/7/13 21:24:00
北京白癜风治疗技术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40708/r6psy8d.html

“是药三分毒”,是不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概念?

一提到中药的毒性,中医粉就用“是药三分毒”来掩饰。他们的意思是说,所有药品都会有一定的毒性,尽管有些中药有毒,但吃少了并无害,想治病就不能怕这些毒性,他们还说西药的毒性更大。

这本来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就连食品也有不良反应的,如果你过量食用馒头面条,也会肚子疼;肉食吃多了,反应更强烈。而中医把所有食物都当成药物来看待,如羊肉的药用:御风寒,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有疗效。“虚寒哮喘、肾亏阳痿”——不知从哪里借来的概念!

首先,“是药三分毒”的“三分”是多少?这是一种模糊不能测量的数量概念,是与科学的准确性相违背的,现代医药科学要求一般用数字或图像来说明问题。

他们总是说中药虽然有毒性,但远小于西药。一般来说,中医药取自天然动植物,本来药效就低或是无效,其毒副作用是比较低的。但中药并不是没有毒,有些中药的毒性并不低,如马兜铃,而且中药有时候使用毒性比较大而疗效很低的矿物,如朱砂、水银、砒霜、雄黄等含砷、汞的物质,完全没有药效有毒性的人中黄、夜明砂、童子尿等搞笑的药物等。

中药有没有毒副作用,其发生的机制是什么,中医界都没有搞清楚,也无法搞清,也不想搞清,完全是一笔糊涂账,其实连中药的有效成分也没有搞清。

药物一般都存在着不良反应,分为毒作用和副作用。现代医学(西医)的一项任务,就是搞清这些毒副作用的存在和发生条件,通过合理用药来规避这些毒副作用。如对于不同体质的病人,使用疗效相近的不同药物。如通过皮试,检测对青霉素过敏的人群。当然,医生在开药的时候,会从效益与风险中找一个平衡点,如果效益可能大于风险,就会给开药。如化疗、放射等治疗癌症。

有些癌症病人使用吗啡、杜冷丁等上瘾的药物来缓解疼痛,是不得已而为之。

你打开任意一种西药,其说明书上都详细地标明了它毒副作用,以此让患者来识别,指导正确用药。在药典中,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还要详细。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是通过双盲试验等科学手段获取的。有些药品标明“毒副作用不明”,这就是一种对患者不负责任的态度,中成药里面大概就不少样例。

现在的论坛上,马兜铃的毒性是一个热闹的话题,中医粉们不断地辩驳,说毒性不过一根香烟。很早以前方舟子就在博文中说到这种药物的毒性,是一种肾毒,毒性很大,在国外发生过严重的病例。

“是药三分毒”可何矣!

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是药三分毒”。讲这句话的大多数都是针对中医药的。就算中药是药三分毒,而西药没有一种不是毒的,百分之百是毒。

中药分了五个层次:

上上品,是我们天天可以吃,无毒无害,无副作用,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繁衍生息的日常吃的食物。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属于中药的上上品,至高无上的。

上品,我们的调料是上品,吃多了受不了。为什么吃多了不行呢?因为吃多了会发热发燥,它由15—19种中草药组成,花椒、八角、茴香叶、香蒿、陈皮、桂皮、丁香、肉蔻、孜然、香叶等。历史上有一个说法:“凡膳皆为药”。合理膳食极为重要。合理膳食是养生的首位,比用药还要好,重于用药。

中药的上品,可以作为日常保健用,不能过量。过量以后会出现热、燥、干、湿这样的现象。中药的上品、中品、下品,都是取其偏性,取其温、凉、寒、热、升、降、沉、浮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温凉暑湿燥热的错误。

在古代,到了病比较严重的时候、急救的时候,特别虚的人才用药。一般情况下正常的保养是用食疗,不去用药。也有用针灸、拔罐的,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拔罐都是乱拔,把后背拔满,拔了几次,把阳气都泄掉了,人没劲了,再也精神不起来了,这辈子都精神不起来了。满背拔罐,没有经过辩证,后背有全身每个脏器的反射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背上拔罐,会把相应脏器的气拔出来,会造成脏器的气虚。

如果某个脏器过剩,可以在某个腧穴上拔一个罐。拔罐一般不超过15分钟,时间长了会起泡。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拔罐治病,只看到了表象。后背的腧穴都有一个副交感神经直接通到到脏器上,而且这些脏器都有一根像琴弦似的东西拉着它、提升它、固定它,就像钢筋骨架似得,来固定和悬挂脏器的中药的上品,举几个例子,比如杏核、龙眼肉、榴莲、香蕉、苹果……果实、坚果类的、水果类的,大多属于中药的上品。

中药的上品,比如苹果,可以天天吃,但是吃多了不行,会造成寒性体制;比如龙眼肉,也天天都可以吃,但是吃多了也不行。水果有温凉寒热之分,属于中药的上品,不是上上品。

再比如大枣是好东西,“一天七粒枣,终生不显老。”我研发的回春粉里用来调节甜度的就是新疆的大枣。回春粉里面有巨大的能量,地球上目前除了咱们家有这个东西,别的地方都没有。它平和、安全,天天都可以吃。但是它只是中药的上品,不属于上上品,因为不能拿来当饭吃,但是一天吃30克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为了做这个实验,我一天吃了克,没什么不良反应,反应就是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今年夏天,我在上海做新的实验。

因为回春粉里面有一种原料,各地产的颜色各不相同,我就分别做了实验,我吃的量非常大,仅仅半个月的时间,我的体重减了十多斤,保守算来放出去多个屁,身上多余的脂肪全部代谢掉了,还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有一股巨大的能量在我身体里面,时时刻刻保持着这种状态。吃再多也没有副作用。它补充的正能量不是激素型的、也不是元素型的,完全是能量型的,是以宇宙的浑然正气、阴阳之气来补充的。

中药的中品,是取中药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错误。比如人参、鹿茸、细辛、附子等。附子应该是中药的下品,我觉得它是中药的中品,利用好了又是中药的上品,在于什么人去利用它。人参是大补的,过去的人吃不饱、穿不暖,营养比较缺乏,生存环境恶劣,人们喝人参汤来补,白参补气,红参补气又补血。人参就属于中药的中品,人们取它补的偏性来调节人体的虚证。

中药的中品大多是不太毒,吃多了有小毒的。中药的中品里面有大热的、大寒的,但是没有剧毒的。而且中药讲的是性、气、味。中药有温凉寒热四性。在药典里面一查,这一味药性是什么?再往下看,有毒还是无毒?再往下看,吃多了以后如果导致中毒有什么来解毒?因为世上万事万物相生相克,这个东西有毒,必然有另一味来解它的毒。所以了解一味中药,最好把中药的介绍要看明白,如何用也要记明白。

还要知道你用的药在炮制过程中解毒了没?因为国家不让个人炮制中药。中药的中品有很多,比如陈皮、橘红等。比如枇杷核(琵琶肉止咳),枇杷核可以治疗肺气肿,龙眼核能治疗儿童的疝气,橘子核可以治疗睾丸积液,盆腔积液。我研制了一款囊瘤克星,可以治疗卵巢囊肿、盆腔积液、子宫肌瘤、多囊肝、多囊肾、多囊卵巢、肝血管瘤、肺气泡等,里边的成分,橘核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比例。

所以,找我治疗以上疾病的,我就给他(她)这么一个药丸,他(她)吃了以后,睾丸积液没了、盆腔积液也好了、疝气也好了……子宫肌瘤也缩小了(不能说全部好了,有个过程,因为肌瘤形成的形式不一样,和人的脾气性格有关系,药绝对有效,是起作用的,但不能去根,因为病根在你心里,你是什么性,就生什么病,不能指望某一个医生给你去掉病根,必须把自己生这个病的性化掉)。下品和下下品。

中药的下品大多有毒,毒有多大呢?中医没有指标。因为量化标准是仪器说了算的。人是三界生的,与天地、宇宙接轨,如果用机械化的、实验室的仪器的标准来看待人,就大错特错了,违背了天、地、人、宇宙。人是无限的宇宙,包含着巨大的无形的宇宙。中药的下品多数都是有毒的,比如附子,他可上、可中、可下,看你如何利用。往往治病救人的时候,用得就是中药的下品和下下品。中药的上上品是养人的,中药的下品是救人的。

大寒的、大热的、大酸的、大咸的……大咸的是芒硝,芒硝因为胡万林事件被消灭了,大家可以看看芒硝的功效,就知道芒硝有多好。我们不用好坏来评价他,看它适合哪一类人。如果身体里有积水了,腹胀拉不出了,需要用大黄。很多人减肥、大便干了用番泻叶、用大黄,错了,这个东西只能用一两次,用来急救,不是长期可以喝的。它强行增强大肠蠕动分泌水分,临时通便。

如果总用这个东西,反而会导致大肠缺水,以后更干燥,最后把大肠弄干了,导致不喝番泻叶就拉不出大便。我遇到这样的病人,就给他(她)用滋阴的药,滋阴的药是养水的,就是帮助他(她)涵养住水分。一天一两块钱的药,后来可以每天大便都正常。用药需要知道药的性和人的性,这样的病人爱急躁、火气大,肺一热,大肠就干。给他(她)滋阴润肺,水分涵养住了,人体不缺水了自然就分泌水分。

如果缺水,当然就没有水分可以分泌,肺阴虚了、干了,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自然就干了。滋阴的药有哪些呢?滋阴之首是龟板,其次是女贞子、龙骨、石膏,石膏是大凉的,一般少用或者不用。可以用龙骨、女贞子、龟板、少量的石膏。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决定毎味药的用量,配合使用,不能拿着一个方子给所有人去用。一人一方、万病万治才是中医的精华。有很多单方,单一治疗皮肤病、肝炎、胆囊炎等的秘方,非常好使。

但是如果把中药的配方全部都产业化,那么只会有三分之一的人用对,三分之一的人用得不错也不对,还有三分之一的人用错了,所以必须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所以中药的下品也是根据它的性来纠正人体的错误。比如火大就用点凉药。寒而热之,热而升之,升而降之,降而升之。

比如高血压就是气血往上升,那就给用往下降的药,萝卜籽、半夏是往下降的,用点这类的药,让他(她)的气给降下来,使其气归经、血归路,高血压就降下来了,针灸也同样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毒药,大家常听说巴豆、砒霜,还有斑蝥,芦荟(不是市面上的芦荟植物,是从芦荟里萃取出来的黑色的物质,奇苦无比),这些中药的下品特别苦、特别辣、特别酸……五色、五味入五脏,胆病要用苦药、肝病要用酸,胃病要用甜,肾病要用咸……现在雄黄、芒硝都不让用了,其实芒硝是很好的东西,用于急救的时候。如果受了风寒感冒,用芒硝煮水一泡脚、出一身汗,感冒就好了。芒硝实际就是一种盐,和食用盐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是它在岩洞里呆了几亿年,它的性非常寒,吃了以后人的火气往下降,具有泄水、降逆的功效,如果胃胀难受,喝点芒硝水,一个小时就好了。医院吃耗子药,吃多少年也好不了,因为那都是霉素,不懂得升降沉浮,都是高科技垃圾,西药很毒,但是救急的时候是管用的,在药里面属于下下下品,中药的下下下品救急的时候比西药更好使,但是利益集团要消灭中医药,所以大家要看清这个问题。

一个合格的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为懂得很多东西、知道很多方法才能成为大医,才能辩证施治,该出手就出手,该用药就用药。该正骨就正骨、该针灸就针灸、该艾灸就艾灸、该拔罐就拔罐,问题一下子就解决,给病人调理身体,很多时候是以“秒”来出效果,以“分钟”来解决问题的。现在很多做疗程的医生、治疗师,你们想想是疗程解决问题?还是用对方法解决问题呢?你好不好是你想不想好。

你想好的时候,找对了人就好了。

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这种说法是基本正确的,用药的原则就是药物的副作用比疾病本身的损害要小,益处要大,一些小毛病如果不治疗,也会出现大毛病的,所以有病时还是需要用药治疗的。

指导意见:中药同样是有副作用的,比如川乌等中药的毒性是非常大的,很小的量就可以导致死亡,所以所谓的中药没有副作用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不过性对来说,多数中药的副作用确实比西药要小一些,祝健康幸福

1
查看完整版本: 是药三分毒,是不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