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恰逢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从两千多年前端午节诞生之日起,酒就与端午节结下了不解之缘,端午喝酒的习俗也流传至今。
01流传至今的习俗——辟邪
《礼记·月令》记载,五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被认为是阴与阳、生与死激烈争斗的月份,称五月为“恶月”,五日为“恶日”。
于是在民间就有“五月到宫,至免不迁”和“五月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邪说。
人们为了“避邪、去毒、祛瘟、止恶”,
逢端午节时,就饮用菖蒲酒、雄黄酒,
久而久之,便习以为常,成了习俗。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是仲夏,
第一个节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亦称为“端阳节”。
其中“端”为“开端”、“初始”的意思,
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配香囊,挂艾草,饮雄黄酒,赛龙舟,
顺应天时来提振阳气,以祛病除疫,防止外邪入侵。
药王孙思邈就在他的《千金月令》里载“端午,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里提到“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瘘,久服耳聪目明。”而且文人墨客们对酒情有独钟,
酒文化是他们创作的重要题材:
夜宴、月下把杯、蕉林独酌、醉眠、醉写。
久而久之,传统节日饮酒也就成为了中国各民族通行的习俗,
比如:除夕屠苏酒,清明春酒,端午菖蒲酒,重阳菊酒等等。
这些从节日中飘出的阵阵酒香,
形成了极具中华特色的丰富多彩的节日酒俗。
02祛除湿寒,开胃消食,安神助眠
对于现代人来说,
端午饮酒已经渐渐演变成人们对生命与健康的期盼和寄托。
葡萄酒,正好符合现代人对饮酒养生的追求。
常年的工作劳累,有不少人到中年以后会患上颈椎病、关节炎、体内湿气重等症状。
端午恰值仲夏,高温多雨,湿气较重;
如果贪凉喝啤酒,会加重这些病症;
相反,适当喝些葡萄酒,可以活血化瘀,祛除体内湿气。
端午期间人们喜食粽子,粽子黏度高,不易消化,
多食会令人脾胃滞胀,是胃肠疾病多发的时间段。
此时,在进餐的时候饮用适量葡萄酒,
既能够增加食欲,还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从而起到健胃的作用。
夏季闷热,晚上难免会失眠多梦,
在晚餐时段,小酌一杯葡萄酒,酒至微醺,可改善睡眠。
03葡萄酒的社交属性
酒也是社交的佳品。
葡萄酒是一种无声的社交语言,
应酬、聚餐、请客等等,无不有着酒的存在。
而且很多商人的生意就是在酒桌上促成的。
中国最喜欢饭局和酒局,饭桌上大家推杯换盏,呼朋唤友。
葡萄酒也是一门学问,涵盖礼仪文化、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懂得越多,见识越多,就越能展示你的魅力和内涵,极具吸引力。
当然,端午佳节也是家庭聚会团圆的传统节日,
难免与亲朋好友小聚畅饮!
这是最纯粹的酒局,朋友间谈天说地,闲话家常。
葡萄酒,不仅可以起到助兴的作用,
还能减低防范的心理,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
不论是小酌一杯,感受腹中温热的快感;
还是豪饮后头脑发热,快人快语的疯狂;
亦或是牛饮一番,沉醉不醒的颓丧......
都有各自美妙无穷的体验。
粽子配酒,天长地久。
端午小长假,让我们一起拿起酒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