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端午佳节,大家总是会回味起家中粽子的香味以及江流中激烈的龙舟竞赛。可这只是端午节发展到现在的一些习俗,那回到过去,古时候的端午节又是怎样的一番风景?其又有着怎样的习俗呢?
一、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对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一般人都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但实际上,经过专家的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一种普通的食品,而且最初吃粽子也并不是固定在端午时节,并且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祭屈原,也只不过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属于民众内心反映的一种心愿罢了。
虽然端午关于屈原的传说被实锤,但其典故还是要给大家写一下:在公元前年,爱国诗人兼楚国大夫屈原,他正面临着亡国之痛,于是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他悲愤地怀抱着大石投身与汩罗江。人民知道后,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便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来装米,然后投江祭奠,而这便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可是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出现的相关文字记载是出自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书中显示了食粽子的习俗早在屈原去世前的多年就已经出现了;而西晋周的《风土记》中也有记载:“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见那时候的古人夏至也有吃粽子的习俗,因而粽子并不只是端午节专有的美食。
二、古时候的龙舟竞赛
说完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另外的节日,那就是赛龙舟。而不少人也认为赛龙舟其实也与屈原有着一定的联系,也是人们在他投江自尽后,为了纪念他而举办的一项活动。然而,事实也并非如此。据考证,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春秋之前吴越之地已经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而且在屈原本人的一些作品中也出现了竞渡这一形式,从而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竞渡的风俗起初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本人,正如其《楚辞˙涉江》中就写道:“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而舲船实质上就是当时一种竞渡用船。
关于其起源,除了祭屈原之外,还有用于祭曹娥、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甚至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不过流传最广的起源就是纪念屈原说和沅陵盘瓠招*说。
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但是却无奈遭到了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无奈之下,屈原只好遭馋去职,并因此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为了寄托自己的悲痛,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年,秦*攻破了楚国京都,楚国灭亡,屈原不忍舍弃祖国,便在五月初五在写下自己的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身于汨罗江而死。当时就有传说,在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不少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而这些行为也演变成了赛龙舟。之后便以每年的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屈原的死亡。其目的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而另一个流传的说法,发生在屈原之前。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有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父招*。由于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然后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的祭巫活动。由于沅陵龙舟起源5千年前,所以其比纪念屈原的说法更有地方特色。
三、古时候的“避五毒”
除了以上熟知的习俗外,古时的端午节还有避五毒之说。当时民间百姓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而初五又是毒日,因而便产生了“五毒”之说,其中五毒就是指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而且此月也被人认为是多灾多难,因此人们想了不少办法来应对。而这避“五毒”是民间百姓过端午节的初衷,由于端午前后正值初夏季节,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许多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人们将艾叶编成老虎形状,而制成老虎是因为老虎有威慑百虫驱邪辟瘟的能力。
还有传说菖蒲的形状如箭,有辟邪的作用,当时人们便用菖蒲做箭,插于门楣,旨在驱*退魔,为这些行为也俗称为“蒲箭斩千妖,艾旗招百福”。
由于老虎有驱邪避毒的功能,于是在端午节,有些地区的百姓便用雄*酒在小孩子额头上画上“王”字,有避邪之意;而且有些地方还专门缝制五毒衣、五毒背心,让小孩子穿上护身;在有些地方,妇女们要忙着缝制虎形、人孩形、鸡心形、粽子形、菱形、绣球形等各种香囊、香包,也有形状如虎、葫芦,内装雄*、艾叶、香料,用五彩丝线悬挂在孩子胸前,以图辟邪驱瘟;也有人在孩子脖颈、手腕、足颈上缠绕五色丝线,以求长命百岁;大人们还给孩子穿上老虎鞋,围上老虎兜,据说可以避“五毒”之害,等等。
此外,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还要赐扇,捕蛤蟆,沐浴兰汤,贴永安符,举行钟馗赛会等等习俗。
这些习俗原意都是驱邪避祟,但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如今这些风俗又多了一层祝福纳吉、审美娱乐的含义。
四、古代江南女子佩戴的“豆娘”
最后的一个要说的端午习俗是关于旧时的女性。其被称为佩“豆娘”。而“豆娘”是端午节妇女佩戴的一种头饰。其多见于江南。在一些地区这些配饰也被称作健人。据说此物源于古代的步摇,另外一说是艾人的别样形式。而《清嘉录》中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除了“豆娘”之外,“艾虎”也是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在中国古代,虎被视为神兽,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其中《风俗通》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魅,……亦辟恶”。因此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的制作或以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综上,古时候的端午节是真的有着粽子与龙舟,而且古时候还有着现在已经快失传的习俗,如佩“豆娘”等。不过即使习俗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节假日美好的气氛却一直相似,只不过许多寓意的载体发生了改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