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四大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跟春节和中秋节的喜庆不同,端午节是以祭祀为主的节日。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五月被老祖宗称为一年当中的“恶”月,即“毒月”。民间亦有“善正月,恶五月”之谚语,老祖宗认为正月吉利,五月而不吉。民间更是把五月出生的孩子叫做“五月子”,视之如敝履。五月中的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这九天称为恶月中的“九毒日”。以五月初五为首,所以端午节的这天便是“恶日”。据说这九天是伤人元气、耗损精气的日子。民间说“端午用三宝,一年无病扰”,老祖宗认为端午用了此三宝,在接下来的一整年中都没有疾病的困扰。那么三宝说的是哪三样?有什么说法?
一、雄*酒
众所周知,蛇怕雄*,雄*是一味中药,又叫*鸡、冠石。有清热解毒,杀虫祛痰的功效,常被用于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等症。端午节正值酷夏,又是雨季,在古代农村的一些地方,很容易有蛇虫出没,加之周围环境潮湿阴暗,卫生条件不好,容易滋生细菌和虫卵。医疗的落后,也会导致人们染上时疫之症,继而爆发瘟疫。所以,古人们就把雄*置于酒中泡制,成为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必备饮品。古人还认为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不仅如此,中医还用它来治疗一些皮肤病。在古代,人们受伤的时候没有碘酒消毒,就用雄*酒来取代。端午节的这天,人们都会少量喝点雄*酒,孩子则由大人在其额头、手足,耳鼻等涂抹雄*酒,目的在于消毒防虫、驱邪避灾。同时,在家中的屋角处、床底下均会洒上雄*酒,既可以清洁环境,也可以驱虫。
二、粽子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是当时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食物,而粽子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说文解字》当中,在古时,“粽”又称作“糉”,二者同音,文中记载粽子是“芦叶裹米也”。到了晋朝时期,粽子就已经成为端午节必备的节庆食物。至唐朝时,粽子的形状已经出现锥形和菱形了。随着时代的演变,粽子的食材千变万化,但还是以糯米为主,只是里面添加了各种各样的副食,使得粽子也有很多种类和口味之分。端午吃粽子,也就成了一种习俗,且古人认为“粽”有“功名得中”和“光宗耀祖”的寓意,也是他们对美好生活和健康平安的向往。
三、艾叶
我国的艾文化历史悠久,相传在武王身边有一个叫萧艾的名医,他在无意之中用一种不知名的野草为被火烧伤的将士医治,没想到野草竟然治好了烧伤之症,因此武王把这种野草命名为艾草,艾草由此而来。它虽然是一种很普通的中药材,但是在我国的文化历史上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人们把它运用到端午节当中,艾草其本身具有一股特殊的气味,古代常用它来占卜,认为它有驱毒辟邪的作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常常把艾草挂在门口,有保佑家人平安吉祥的寓意。有的地方会挂菖蒲,用意和艾草一样,不同地区风俗不同,有的也会把两样放在一起挂,都有祈愿端午安康之意。
古人说的端午节三宝,现在已经是家家户户的节庆必备,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生活幸福、身体安康的心愿皆是一致的,先不说这三宝是否真的能够让人一年没有疾病的打扰,就说他们所代表的美好寓意和象征,就值得人们传承下去,经年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