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端节、菖蒲节、天中节等。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传统节日中名称最多、包含内容最广的民俗活动。在旧时的北京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多姿多彩,并在诸多的史册中留下印记。
《端阳故事图》册(清)徐扬绘故宫博物院藏
球场射柳马如飞
辽金以来,北京地区的端午节既传承了我国端午节的整体特征,又有独特之处。《金史》载:“金因辽旧俗,以重五、中元、重九日行拜天之礼。”拜天礼毕,“行射柳、击球之戏,亦辽俗也。金因尚之”。射柳时,“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击球则“各乘所常习马,持鞠杖。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分其众为两队,共争击一球。先于球场南立双桓,置板,下开一孔为门,而加网为囊,能夺得鞠击入网囊者为胜,或曰‘两端对立二门,互相排击,各以出门为胜。’球状小如拳,以轻韧木枵其中而朱之。皆所以习跷捷也。既毕,赐宴,岁以为常”。
元代和明代,射柳逐渐成为一项固定的端午武戏,在皇城及*队中流行。《万历野获编》载:“今京师端午节尚有射柳之戏,俱在天坛,俱勋戚,中贵居多。各边文武大帅,例亦举射,行宴犒礼。”如果说金元时期端午节以朝廷拜天仪式为中心,辅之以具有演武性质的射柳、击球竞技,是一种国家主导的节俗形态的话,那么明清以后,北京的端午节已演化为天坛避毒、金鱼池走马观鱼等占据主导地位的节日民俗活动。明末清初之《北京岁华记》亦载京师旧俗,“端午用角黍、杏子相遗,挈酒游高梁或天坛,坛中有决射者,盖射柳遗意”。《北京风俗杂咏》中描绘端午习俗时,也有“球场射柳马如飞,艾叶催装七事衣”的诗句。
《天坛勒骑图》(清)陈卓绘故宫博物院藏
金鱼池位于天坛公园北侧,今金鱼池东街、金鱼池中街、金鱼池西街均为金鱼池旧址所在。过去这里分布着大片水坑和小湖泊,是金、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饲养金鱼的地方,称“金鱼池”。附近居民以培育金鱼为业,数十亩池塘星罗棋布,培育出许多优良的金鱼品种,然后到市场上出售。金鱼池一带曾有不少达官贵人的园亭楼阁,明代武清侯李伟的新园就很有名,园内有鱼池,可以泛舟,还有梅花亭、凫楼、船桥、鱼龙亭、长廊等建筑,极为秀丽壮观。园中之水引自北面的三里河,南穿金鱼池流入龙须沟。从天坛北墙到这里,地势空阔,适于举行赛马盛会。金鱼池四周种植了许多柳树,每到端午时走马观鱼,池边游人相望不绝。清初文坛领袖王渔洋有诗云:“记来剧饮暮春天,络马青丝白玉鞭。却倚回廊望珠箔,吴歌赵舞为君妍。”
五色新丝缠角粽
流行于清代中后期的百本张岔曲《端阳节》中,对老北京过端午节的习俗有段很生动的描述:“五月端午,街前卖神符,女儿节令把雄*酒沽,樱桃、桑椹、粽子、五毒。—朵朵似火榴花开瑞树,一枝枝艾叶菖蒲悬门户,孩子们头上写个王老虎,姑娘们鬓边斜簪五色绫蝠”。
粽子是端午节的应节食品,北京的传统粽子是江米小枣、江米豆沙粽。每次端午节前,胡同里的街坊亲友有互相送粽子以及樱桃、桑椹、荸荠、桃、李、五毒饼、玫瑰的习俗,借以表示祛疫消灾。五毒指毒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五毒饼是把刻有五毒形象的红色印章盖在特制的玫瑰酥皮饼上,也有一种用模子刻出五毒图案的桃酥式圆形糕点。《燕京岁时记》载:“京师谓端阳为五月节,初五日为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之。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并附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李,及五毒饼、玫瑰等物。”
五彩粽供图:新华社摄影:刘开福
端午节前,北京市面上有人把菖蒲、艾草扎成小捆出卖。菖蒲具有消除邪气的作用,艾草有佐阳、避邪、理气血、逐寒湿的功能。北京天安门东侧有条长约米的菖蒲河,由西向东蜿蜒至南池子,它既是西苑三海的出水道,也是紫禁城筒子河向南流经太庙的出水口。菖蒲河古时称御沟,因河内菖蒲丛生,遂得此名。端午节时,人们在这里采菖蒲叶子插在门上。《燕京岁时记》:“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后来又增加了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端”,可与五毒相克。
菖蒲河公园供图:新华社/TAKEFOTO
北京人常说“善正月,恶五月”。五月气候湿热,古人有请天师符和钟馗像来镇邪的习俗。《燕京岁时记》载:“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竞相购买,贴之中门,以避祟恶。”为了对付五毒,古人在端午节还有送扇子,给小孩戴虎头帽等习俗。此外,旧时古人还有喝雄*酒的风俗,认为端午喝雄*酒能避邪毒,还用雄*酒涂在小孩子的额上、耳朵上,防毒驱虫。《清嘉录》卷五:“研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去毒虫。”
端午节还有“女儿节”之称。明沈榜在《宛署杂记》中写道:“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各归家,俗呼是日为女儿节。”从端一到端五,青年女子梳妆打扮,头插石榴花,已嫁之女亦各归家走亲。小姑娘则在节前用五色丝线在硬纸上绕粽子,勒小葫芦、小老虎等小玩意儿。到初一这天,小女孩臂系彩丝谓之长命缕,头上戴用花红线编成的小老虎、樱桃、蝙蝠等,叫做福儿;鬓边插一朵石榴花,身佩五彩丝穿起来的各色花纸做成的小虎、葫芦、樱桃、桑椹、小蝙蝠、小粽子,叫饰小闺女。到了五月初五午时之后,就把这些东西摘下来,连同贴在门楣上的剪纸葫芦也揭下来,一并扔到门外,叫做“扔灾”。
明*色缎地平金银彩绣五毒活计,端午节佩戴之物。(清)故宫博物院藏
端午避毒入天坛
明清两代,京城人士过端午时,有的到金鱼池,有的到高梁桥、满井、草桥、积水潭等处,携觞踏青。《日下旧闻考》上说:“踏青本清明故事,独燕京以五月五日避天坛松林、高梁桥、柳林、满井,藤阴结伴携觞者甚众。近咸集於金鱼池上,他处皆间寂矣。”《帝京景物略》:“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曰避毒也,过午后,走马坛之墙下,无江城系丝段角黍俗,而亦为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耍。”
天坛是皇家禁地,明清两代的平民百姓如何能进去参加端午活动呢?笔者特意请教了天坛公园原总工程师徐志长先生。原来,庄严肃穆的天坛内不仅盖有民房小院,还开着茶馆、酒肆和药店。
早在明永乐十八年()初建天坛时,就在天坛西门、今祈谷坛西天门外南侧与斋宫隔墙相对的位置上建造了神乐观,清代更名神乐署,用于管理坛庙祭祀的乐舞机构和乐班驻地。作为明清两代皇家最高乐舞学府,鼎盛时期署内有乐舞生多人。早期神乐观还在坛外,直到嘉靖朝增辟外坛,才被围入坛内。由于祭天大典并非年年按期举行,道士们闲时就在观外北、西、南地面自建起住房和胡同,并在观内栽花、开设茶馆酒肆、济生堂药店等吸引游客。坛内店铺之多,难以想象,仅清嘉庆、道光时期就达40家左右。
神乐署供图:新华社摄影:罗晓光
天坛南神厨前有座绿琉璃瓦顶六角井亭,井名甘泉。因其水清味甜,祭天祈谷时用的供馔和糕点全用此水调制。传说此井水源在天,被明世宗朱厚熜赐名“天泉”,道士们就高价卖水卖茶。清代翰林王士祯有诗云:“京师土脉少甘泉,顾渚春芽枉费煎。只有天坛石甃好,清波一勺买千钱。”天坛内植物繁多,其中以益母草最为著名,嫩芽叫“龙须菜”,中医用以治疗妇科疾病。道士炼膏以售,名“天坛益母草膏”,很受购买者欢迎。此外,天坛又增加了神乐署摸影壁,以求去除五毒,祈福避祸的民间习俗。雍正朝供职于皇宫的潘荣陛著有《帝京岁时纪胜》,书中记载“帝京午节,极胜游览……于天坛长垣之下,骋骑走繲。更入坛内神乐所前,摸壁赌墅,陈蔬肴,酴馀酒,喧呼于夕阳之下,竟日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