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一位养蜂女,今年51岁,当记者赶到现场时,她正在清理顶棚的蛇皮。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淡定地说道:“我在这里养蜂20年了,独居了5年,和蛇群“同居”了15年。我和蛇之间和谐相处,算得上是多年的老朋友!”
图:养蜂女将顶棚清理的蛇皮展示给记者看
记者是通过群众爆料来到这里的,听到养蜂女轻描淡写地回答,便进屋一探究竟。果不其然,顶棚的另一端,盘踞着大大小小,都无法数清的花蛇,把记者吓得背脊发凉,连忙退了出来。
这是发生在黑龙江农垦八五四农场里的真实事件,下面,我和大家一探究竟!
关于养蜂女和蛇群的来龙去脉
黑龙江农垦八五四农场,地处三江平原地带,农场占地面积平方公里,西邻低山丘陵,东接冲积平原,垦地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
这里的一方水土,也养育了很多野生动物,人们也经常和它们照面“打招呼”。
年时,养蜂女刘玉平为了补贴家用,在山上盘了一个场地养蜜蜂。为了缩减成本,她干脆在山上盖了一间土房,在花粉旺季时,她干脆就住在这里不回去了。
图:养蜂女刘玉平在山间的土房子
这山上,杳无人烟,除了她和蜜蜂外,就是各式各样的野生动物。跳起走的,爬起走的,横起走的,五花八门。动物们也识趣,她来这里5年了,也就老鼠是“常客”,个别爬虫、昆虫都是“稀客”。
可就在年的某一天,她巡查蜜蜂归来,意外发现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是一条“登门造访”的花蛇,大概一米多长,虽说刘玉平胆子大,但“谈蛇色变”,更何况还是一柔弱女子,不怕才见*了。
受惊吓的刘玉平,可不欢迎这位“稀客”,拿着旁边的木棍,准备以绝后患。可这条花蛇,没有丝毫要攻击她的意思,她心一软,这也是一条生命啊!我赶走它得了。
于是,刘玉平用木棍“恭恭敬敬”地把花蛇“请”出了寒舍。总算是虚惊一场,她也没当回事儿。
可好心却带来了“好报”,没过几天,这条花蛇又回来了。
它不但自己回来,还带来了一位“女朋友”。这是什么神仙操作?难道前几天那条花蛇是来考察地形?甚是满意后,回去就和邻家妹子私奔到此了?
心善的刘玉平,这里权当给“小两口”度蜜月了吧,看样子它们对自己也没攻击欲望,得,我也不驱赶了,没准几天过后,它们就自行离开了。
接下来几天,因为蜂场的事情,可把刘玉平忙坏了,回屋简单对付两口后,倒头就睡,她都忘了屋里还有两条花蛇的事情。
图:在养蜂场忙碌的刘玉平
作为“客人”的两条花蛇,可是“好心肠”呀!看见“主人”这么累,不留下来作陪找点乐趣,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
于是,自以为是的两条花蛇,就自作主张了,盘在顶棚上,卿卿我我,赖着不走了。还从未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蛇”。
图:真实图片易引起不适,不过,这两条蛇也很可爱
更离谱的是,它们想给刘玉平“舒缓身心”,趁她在炕上睡觉的时候,它们就爬到被子边上,准备给“主人”来一个“蛇式按摩”。
这这这,睡到流口水翻身时,一摸一手凉,胆子小的,估计都翻白眼嗝屁了。这换作谁,也接受不了啊!刘玉平也不例外。
图:刘玉平向记者描述当时的画面
可她发现,它们并没恶意,估计是炕上暖和,它们只是想取暖而已。
刘玉平也是一位人间奇女子,她居然默许了花蛇睡炕上。她在这面睡,蛇就在那面睡,两者互不打扰,倒也和谐。我估摸着,刘玉平把自己想成许仙了。
图:面对记者采访的刘玉平
这花蛇“两口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卿卿我我下,居然都把小蛇给造出来了。看着一窝一窝的小蛇破壳而出,直让人头皮发麻,心生胆寒。
图:怎么回事?蛇肚子都大了?
这还没完,估计是“蛇夫妻”感觉到了“人间温暖”,把这里当成了风水宝地,它们居然回去把好哥们和好姐妹都叫过来了。
这可热闹了,光顶棚上趴窝的大花蛇,都可以凑成5桌麻将,若加上小蛇,不得十来桌?
图:刘玉平家中都变成蛇窝了
这些花蛇也挺好,就自己使劲折腾,从不伤害刘玉平。冷了就到炕上暖和暖和,热了就爬到棚顶乘凉。
刘玉平心也真大,吃饭、睡觉、养蜂,养蜂、吃饭、睡觉,三点一线,对于这些蛇,自己一个人在这里,也没一个伴儿,就权当给自己作伴了。
闲暇之余,刘玉平躺在床上,看着棚顶翻来覆去的“朋友”,她也在不断地了解。
她发现,这些蛇并不是一年四季都蜗居在这里,它们也有云游四海的时候。在每年4月份左右,它们就摇晃着身体来了,你情我浓地繁衍后代,到7月底左右,它们就带着孩子们“出游”了。
到了第二年,又来一批,一窝一窝的生,在棚顶翻来覆去的,不知情的,还以为这个土房,是一个幼蛇繁殖基地呢!
更为神奇的是,在15年间,这些花蛇不但不攻击刘玉平,就连她的家人也不攻击。当刘玉平说话时,这些蛇好像还通人气,能听懂她的意思。
比如,刘玉平一边说话,一边敢徒手抓它们,蛇不但不攻击她,反而还一副依偎的样子。对于这种结果,家人们也从抵触,变得欣然接受。看来,刘玉平和这些蛇相处得还不错,有点儿意思。
图:敢徒手抓蛇的刘玉平
当然了,这些花蛇的贡献也不小。
在之前的每年里,刘玉平的蜂蜜都要被老鼠偷吃,不但要啃蜂箱,还要跑到家里来,明目张胆的吃。气急败坏的刘玉平,毫无办法。
这下好了,花蛇的到来,直接把老鼠给消灭地一干二净。自打家里有蛇后,就没有其它动物敢光临了,蜂蜜也没有半点被啃食的痕迹。
图:刘玉平向记者介绍老鼠从哪里进去
以前也有小偷光顾,当看到一窝一窝的蛇,盘踞在一起时,吓得屁股尿流,下次都不敢来了。
时间久了,刘玉平也不知道棚顶上,到底有多少蛇。她只知道,自己在这里太过孤寂,有了蛇相伴,好歹能解解闷。
图:面对采访时,刘玉平介绍棚顶的蛇在哪里
从刘玉平的行径来看,蛇虽然是冷血动物,但万物皆有灵,冷血的蛇也被她的热炕捂热和了。彼此之间做到了互敬互助,刘玉平给了蛇三分地,蛇还了刘玉平一亩田。
动物的感情是纯粹的,谁对它们好,它就忠诚地报答,义无反顾。
看完刘玉平和蛇的来龙去脉后,大家是不是疑惑重重?下面,容我一一道来。
这些蛇都是什么品种?
它们,正是大名鼎鼎的菜花蛇,也有地方叫松花蛇和大花蛇,来自农村的小伙伴都知道它。不过,它的学名叫王锦蛇。这种蛇适应性强,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菜花蛇属于游蛇科锦蛇属,是一种无毒的蛇类。记住,是无毒,这在蛇科中,岂不是被毒蛇压制得死死的?可又为什么说菜花蛇是大名鼎鼎的呢?
菜花蛇身上可大有学问了。
图:真实图片易引起不适,大家自行脑补画面,谢谢
在菜花蛇的食谱里,它不但要吃鸟儿、青蛙和老鼠等动物,它还要吃蛇,甭管你是有毒还是无毒,只要体型在我之下,我就会主动上前整你,没有商量的余地。
因此,菜花蛇在民间闯出了名号,“百蛇之王”是给它的高度荣誉。
作为区区的无毒蛇,菜花蛇凭什么这么豪横?来看看它的四个“过蛇之处”!
第一:体重决定咖位。
除了蟒和蚺,菜花蛇算是蛇科中比较大的。成年时,普遍在2.5米以上,虽然长度不足以体现它的威风,但粗度是它的优点啊!平均5公斤,最大10公斤的体重,除了眼镜王蛇能与之媲美,还有谁?
蛇捕猎的“必杀技”是缠绕绞杀,因此,菜花蛇仗着“身强体壮”,能把大部分的蛇治得服服帖帖。
第二:绝技决定防御。
菜花蛇也不是憨憨,要想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求生,它自然有保命的“法宝”。在它的肛门内有肛门腺,肛门腺大家都知道,无论是犬科还是鼬科,从肛门腺排出来的液体,没有最臭,只有更臭。
从菜花蛇肛门腺排出来的液体也不容小觑,遇见比自己小的,吃掉,遇见自己打不赢的,一个屁殿后,转身逃跑。
图:菜花蛇肛门腺排出的臭味非同小可
第三:抗毒决定王者。
五步蛇都知道吧,被咬一口,走几步试试,ohno!被毒死了。虽然有些夸张,但它是致命的毒蛇。可在菜花蛇这里,它的蛇毒被免疫了。
这是因为菜花蛇对血循毒(一旦被咬伤会流血不止的蛇毒)有较强的免疫力,这部分蛇,就是菜花蛇的绝味“辣条”。但是,菜花蛇对神经毒(眼镜蛇科)和肌肉毒(海蛇科)几乎没有免疫力,硬刚之下,只能双双毙命。
第四:领地决定性格。
菜花蛇虽是人畜无害,但它是一个暴脾气,在蛇科动物中,它的领地意识超强。无论是何种蛇闯入它领地,一番缠斗下,除非它死了,不然胜者几乎都是它。
农村老人常说,“一里王锦蛇,十里无毒蛇”,“地头蛇”说的就是它,“强龙”来了也不好使。
综上所述,菜花蛇的大名鼎鼎,实至名归。虽然真正意义上的“百蛇之王”是眼镜王蛇,但民间还是比较认可菜花蛇的。
问题又来了,领地意识超强的菜花蛇,又为何会住进刘玉平的土房中?
从农场的地理环境,以及刘玉平的讲述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图:黑龙江农垦八五四农场鸟瞰图
第一:农场自然资源丰富,有可能是人类侵占了菜花蛇的领地。
早些年间,菜花蛇可是香饽饽,就连我小时候也捉过,一条能换一件棉大衣呢!可想而知,大人们有多猖狂。
现在不行了,禁止伤害野生动物,看见它们也要绕道走。可是,人们却通过另一种方式在伤害它们。
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大自然过度开发,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它们自然会出现在人类家中。
现实中也不乏很多例子,比如鸟儿进屋、蛇进屋、野猪下山、老虎进村等。
这里的菜花蛇也不例外,没准这个土房周围,就是属于它们的领地。在前五年,它们可能在领地的另一头活动。到了年,被侦查到这个土房适合繁衍生息,一招呼下,就全来了。
图:刘玉平在山中的土房
第二:刘玉平的土房有它们需要的东西
首先是老鼠、爬虫和昆虫等动物。刘玉平也说过,老鼠是“常客”,其它是“稀客”,恰巧这些都是菜花蛇的食物。
在之前,老鼠面朝一片蜂箱,背靠遮风土房,生活悠闲自在,无忧无虑。菜花蛇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嚣张的,既然发现了,岂有不捉的道理!
其次是土房的环境。周边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广,土屋内阴暗潮湿,地处偏僻较安静,这些正好是菜花蛇安居乐业的绝佳场所。
试问,哪里还能找到这么好的风水宝地,有了先前“两口子”的召唤,自然住进来了很多蛇。
领地意识超强的菜花蛇,又为何不攻击刘玉平?
这不得不聊一聊菜花蛇的进食属性。
其实,不光是菜花蛇,所有蛇类动物在进食时,都要确保猎物死透后才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自身安全,以及出现意外时及时抽身逃走。
有毒蛇在捕猎时,会执行:喷洒毒液、缠绕和吞食这三步(前两步也可协作进行)。而对于蟒蛇、菜花蛇等无毒蛇,它们捕猎时,就把“喷洒毒液”这一步换成了“咬合”。
对于这些无毒蛇,它们的牙齿大多为“反曲状”,意思为,它们的牙齿只能把猎物衔住,并不能咬碎。要想吃大餐,只能将猎物整个吞噬。
蛇之所以能进食比自己大的猎物,那是因为蛇嘴巴的下颌骨,以及咽部强大的肌肉系统,具备超强的扩张和收缩功能。
它们是这样进食的:张开大嘴靠反曲牙衔住猎物,然后依靠变宽的下颌骨左右交互运动。当左边往咽喉送一点时,同侧的牙齿钩着猎物,转换为右边往咽喉送,然后再由右侧的牙齿钩住猎物,转换为左边。
它一边往咽部送,一边分泌唾液,达到润滑猎物的目的,就这样,左右交叉反复,慢慢地把整个猎物吞进肚子里。
当然,它们也有自知之明,嘴部扩张最多°,当掂量自己的实力,不允许猎杀对方时,只要猎物不惹怒它,它也不会自找没趣。
所以,通过进食属性不难看出,人体体型太大,不在菜花蛇的食谱范围内,以及刘玉平没有攻击它们,它们自然就不会攻击刘玉平了。不过,如果换成个别蟒蛇,那就不一定了。
虽然蛇是高度近视,但它拥有超强的热感和震感,它们与刘玉平相处久了,也熟悉了她身上的味道。就像亲人一样,当刘玉平抓它们时,它们也不会反抗或逃走。
只要彼此之间互相坦诚和信任,动物的情感比人更纯粹和干净,自然就不会攻击刘玉平及家人了。
所谓万物皆有灵,蛇难道也像猫、狗、猴子、大象等动物,也具备灵性吗?
农村老人常说,“孩子,如果在野外看到蛇,要么打死,要么不打,否则蛇会报复你。”难道蛇也有灵性?
虽然有夸大的成分,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蛇虽然是冷血动物,那是因为它们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才认为它冷血。其实它也具备“灵性”的一面。
比如,蛇并不会轻易伤害人类,它们遇到人类,反而会尽快离开。如果人类善待它,个别蛇还可能和人成为“朋友”。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和刘玉平相同的例子,甚至还有人将蛇作为宠物(比如云南一少年枕着蟒蛇睡觉)。
如果人类破坏它们的领地,或离它们太近,让它们感到威胁的话,它们受刺激的大脑,会条件发射地反抗,这只是它们的一种自卫行为。
这时,人本无心,可蛇要攻击你,人为了自保,肯定会将蛇打死,以绝后患。
蛇要报复,其实也是夸大后的结果。它高度近视,看不清你,加上自身感应范围有限,也不知道你在哪里。它们只对能捕猎的猎物,和身边的危险感兴趣,报复人是不可能的。
菜花蛇在民间本来就充满传奇色彩
人类文明的崛起,从野外到山洞再到房屋,人们有吃的,有住的,自然也会吸引其它动物来访。比如爱偷吃粮食的老鼠,爱在屋檐下筑巢的燕子。恰巧,这些动物都是蛇的最爱,自然也会来到人类家中。
时间久了,人们也发现了这些蛇,这些蛇不但不攻击人,反而还为民除害。好事的人,就称这些蛇为“家蛇”、“镇宅之宝”、“上古神灵”。当民间故事广为流传时,很多老人本就有信仰,都高度认可这种说法。
恰巧,菜花蛇就喜欢到人类家中捕鼠,它的传说流传了千年。
比如在贵州、云南以及福建闽南等地,“家蛇”还被视为“巡视的平安使者”,只要谁家有,谁家就平安顺利,顺风顺水。
在河南商丘和湖南莽山,更是出现了供奉蛇的情况,把蛇视为图腾。
图:供奉蛇的村民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不成立的,但每个民间传说,都有自己的涵义,我们要报以尊重和理解。
比如流传的蛇怕大鹅,就是不争的事实(大鹅的粪便中有一种致命物质,蛇沾惹到会全身溃烂感染而死)。
如果遇到蛇,甚至被蛇攻击,我们该怎么应付?
对于蛇,最好是敬而远之,如果去到丛林、沼泽、潮湿等地方,最好长衣长裤,带好工具,有条件的,也可以带一下刺激性的东西(驱蛇粉、雄*粉、风油精等),也不要驻足太久。
如果发现蛇,不要去刺激它,最好保持3~5米的距离,一般它都会主动离开。
如果蛇发怒了,它会先发出喘气声来警告,此时千万不要转身就跑,不然刺激到它,肯定会追你。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之对视,然后慢慢的向后退,离开它的攻击范围。它们并不会主动追人。
图:人类,你到底跑不跑?不跑我可要动粗了
如果实在退不开,请保持耐心,寻找趁手的东西挡一挡,比如衣服、背包等,再伺机退离,这样也好防备蛇突然袭击降低伤害。
如果蛇开始攻击你了,请使用手中的任何工具,去反抗吧!蛇也有命门,所谓“七寸”就是蛇的心脏,能打到最好,打不到就绕圈去攻击它的肛门(也叫泄殖腔)。一般这两个位置就能让蛇非死即残。
如果都打不到,只要实打实地打到蛇身上,都会有效果。前提是要保证,自己不被蛇咬到,或沾上它喷洒的毒液。
野生动物是不能随意伤害的,如果不想打它,最好在防备的情况下,千万别腿软,请加足马力逃跑吧!
蛇是爬行动物,它爆发洪荒之力,也只能达到13公里的时速,它遇到树枝、山包、杂草、石头等时,还会降速,请相信自己,18~30公里的时速,能跑过它。
万一不小心被蛇咬伤了该怎么办?
遇事不要慌,先发一个朋友圈?可不要这样,不慌是假的,但也要冷静,如果允许,先拍一张蛇的图片,这并不是发朋友圈,而是方便医生快速找抗毒血清。
然后打电话求救,接着用随身的衣物等扎紧伤口的近心端,防止毒液蔓延。
在之后,请慢慢移动到车辆可以到达的地方(咬伤的地方通常在山上,救护车到不了),如果有打火机的话,可以给伤口简单消毒,最后等待救援了。
千万不要用嘴去吸,因为你不知道是哪种蛇毒,蛇毒要想发挥功效,必须要有伤口或皮下注射,本来你已经遏制毒性蔓延了,不曾想,你有口腔溃疡,这一吸,直接over。
图:常见的毒蛇头型
最后,呼吁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就像开头刘玉平说的,她养蜂20年,和蛇群“同居”了15年。她和蛇之间和谐相处,算得上是多年的老朋友!
万物皆有灵,冷血动物也是有感情的,所有动物的天敌都是人类,只要人类不过度伤害,人类敬畏它们的同时,它们也会敬畏人类。
人类给它们一些生存空间,它们将还人类一片美好蓝天!
最后,我倡导: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切莫因一己私欲而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