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过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的丝缕玉衣吗?
块玉片被红色的丝缕连缀成一件精美的玉衣,可是上衣和裤筒部位的玉片却做工粗糙,且排布随意,正面以丝带纵横和斜向交叉黏联,背后以麻布贴衬而成,有很明显的拼凑迹象。
关于赵眜的资料,司马迁在《史记·南越列传》中,把他写成了“赵胡”,并说他:“于是胡称病,竟不入见。后十余岁,胡实病甚,太子婴齐请归。胡薨,谥为文王。”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赵眜一开始是假装自己有病,不到长安是去谨见汉武帝。后来,真的就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不久,就薨了。
一个好端端的君王,怎么会说不行就不行了呢?原来都是这“五色药石”的功劳。
年,考古专家从赵眜墓的西耳室中,出土了.5克紫水晶、.4克硫磺、克雄*、.5克赭石和.5克绿松石的“五色药石”。赵眜生前一定是对它们非常的喜爱,才会致死也要让它们一起陪葬。
“五色药石”都是炼丹原料,其实是大毒药,大多不同程度地含有毒物质。也被医家入药,少量服用问题不大,有时还有益处,治外伤和寒症,但长期服用会对身体有极大危害。
炼丹术起源很早,《战国策》中已有文士向荆王献不死之药的记载。在追求“长生不老”方面最为大家熟知的帝王是秦始皇,他身边曾启用众多方士为其炼丹,他强壮的身体也终于被摧残得不像样子,最终暴死于五次出巡的道中。
秦始皇身后,效仿的帝王和达官显贵依然众多。有名的帝王就有汉武帝、唐太宗、嘉靖皇帝和雍正皇帝等。赵眜虽远离中原,但也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
除了“五色药石”外,在展厅里还有一些铅丸、丹砂和药杵,这些应该都是赵眜身体状况急转直下,40多岁就去世的助力器吧。逼得玉匠们不得不赶工拼凑好他的丝缕玉衣。
可惜,赵眜的丝缕玉衣没有能够保持他的尸体不腐。否则,后代人就可以对他进行一次尸检,看他体内含汞、铅等元素的量,是不是会超过正常人惊人的倍数,是真的病死了还是被这些“五色药石”给补过去了。
虽说无数的帝王和官员被“五色药石”炼成的“长生不老”仙药匆匆结束了性命,但制成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算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