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日分享你知道唐卡是怎么绘制的吗 [复制链接]

1#

画唐卡前首先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就颜色而言在你所要画的唐卡上所需要的各种颜色事先要配出来,不仅是主色,还要配出多种混合色。如果你能自如的配出各种混合色和掌握其规律及特点就对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季节的差别等都能够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地加以表现。

藏区本地产的五种主色有白、黄、红、青、绿等原色相配所产生的各种混合色叫副色。下面对五种主色的加工方法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主要产于康区,属矿石类。其加工方法首先在平滑石槽内干磨成粉,然后在石臼内湿磨三至四天。印度河产的自然黄丹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矿石色。在铝表面寄生的黄丹加工方法是在热水中浸泡后用纱布过滤干净即可。如有咸味将来其颜色会变黑,因此需用清水反复冲刷,此类称印度黄丹。

产于尼木县和甲绒地区,这两种颜色源于一种矿石,经过加工后才分离成两种颜色,首先将其矿石砸碎后用石磨磨成粉,然后放进陶罐内加几滴植物油再加适量的水煎熬,浮在上面的是松儿石绿色,沉在底部的是藏青色,应分开保存。另外,在石臼内湿磨五至六天后在水中自然沉淀出的最上面一层为淡青,二层为三青,三层为二青,最底层为头青。

也按同样的方法分最上面一层为三绿,二层为二绿,底层为头绿。这类矿石颜色永不变色。

产于尼木县和甲绒地区石绿,也可由绿松石等代替

产于洛扎地区的大红色叫“免”,其颜色可于印度红媲美。因封矿而早已无法开采。有时在雨水冲下来的泥中可捡到少许。后藏地区也产一种色相较好的大红叫“藏采”。以上两种称自然红,其加工方法是首先把矿石磨成粉,然后在石臼内湿磨五天左右即可。有一种从银中提取的大红叫朱砂,产于内地和印度,这种红由于质量好属于常用色。

西藏唐卡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与普通的绘画样式是不同的,它的颜料的制作、绘画方法、目的和思维途径的迥异,伴随着特色的绘画群体而产生及其独特的画种。本文通过对唐卡绘画颜料、做工调研与比较,阐述唐卡这一种文化现象的特色。

矿石打碎后在石臼内湿磨

唐卡因为其制作工艺的精美、独特而广为收藏,也有很多人因为其画像庄严而悬挂作为家中成为美化的装饰品。有人说唐卡接近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油画,或是类似于江南的一种手工刺绣,又有人说是一种宗教法器,唐卡繁多的种类可以让人们联想到许多,其实这些都是唐卡艺术多样性的一种体现。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唐卡绘画在表现一定意义的形象同时更具备其独特的一面。

颜色不同,磨制的方法和所加的配料也不同

这种特殊性在于它具有明确的绘画程序,例:颜料的炮制、涂色和绘画步骤,甚至绘画唐卡的场所和画师都有具体的规定,因此我们在分析研究唐卡的设色属性时必须明确知道唐卡设色不是简单的“随类赋彩”。

磨制好后用纱布过滤干净等待晾晒干的颜料

唐卡篇幅一般不大,但精工细描,形色兼备,做工讲究。并且绘画色彩颜料的配置有着秘密的传承性,其口诀都是家族绘画流传下来的,并保存在藏文经卷中。从金唐,黑唐、朱砂唐等唐卡绘画的命名上,也可以感觉到唐卡在用色上的特殊与神奇。

磨制好后的颜料

唐卡绘画的颜料在这一方面很有特色,全部用天然颜料绘制而成。颜料产于雪域的天然矿藏中,耐光、耐候性和稳定性都很好。众所周知的因西藏而得名的”藏青色”,与其它地方所产同类颜料相比,具有色彩历久不褪的稳固特色,并且与金黄色等相配后能较好地映衬出庄重、高贵、庄严的绘画气氛,已成为唐卡独特的专用色之一。而这些用于生产颜料的矿物、植物很多被藏医入药,显示出古代藏族人民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聪明才智。

植物颜料卡久丸

在藏区有着极为丰富的颜料矿藏,为唐卡绘画提供了优越的色彩条件,这也是唐卡绘画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藏族在使用藏传矿、植物颜料绘制壁画和唐卡时,根据各种颜料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技法。在藏族经卷参见门拉登珠、杜玛格西丹增彭措《西藏佛教彩塑彩绘艺术》一文,《中国藏学》,年第6期,第74-75页。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例如:藏青色是一种颗粒较粗的颜色,因此,涂绘时先要在色料中调合较浓的胶进行一次平涂,然后调入较淡的胶再涂一遍,晾干后在上面再平涂一次清水,然后,用手指轻轻磨擦一下,再用九眼石(也可用玛瑙)打磨,经过这样的技术处理,会去除藏青色的粗糙感,而产生平整、油润、厚重的效果。绿色的处理方法与藏青色完全相同。青色通常是专门用来表现天空的,所以藏语名称也就叫”天空淡青色”,其具体使用方法是:首先将唐卡上表现天空的部分用三青色平涂两遍,再用二青色湿染两遍后进行点染,点染时落笔要轻而且点与点之间不留痕迹,点染第一遍时每一笔的点面可以大一些,再后的点面应越来越小,并向横处平整地进行点染。石绿色主要用于描绘地面、树叶、彩带、身色等。石黄、雄黄、黄丹、朱砂、白粉以及其它所有副色类颜料,使用时调入适量的胶水即可用于涂绘。

由植物中提炼的植物颜料,也是藏传绘画中的常用颜料。大部分藏传植物颜料,色泽纯正,耐光耐热,具有极佳的色彩寿命。

植物色的加工工艺较为简单,主要经过采集、精选、清洗、浸泡、熬煮(或加碱)、蒸发、制丸等工序。其中熬煮和蒸发是关键的工序,熬煮时应注意水量与沸煮时间。这与早期的油画调色剂的制作颇为相似,但使用的调和材料很不相同。西方绘画在早期的植物性制剂中与唐卡很相似,但今天大都是运用化学制剂,例如:核桃油,氧化剂和氢化甲熬制很久,加入一些植物配料,用火力蒸发冷却等,对环境和人体都有一定的伤害。唐卡绘画中用植物汁来调和颜色。用黄莲花等植物熬煮,需加少许土碱;为减少颜料丸粒中的杂质,在蒸发前有一道过滤提纯工序,在蒸发过程中需保持蒸发环境的清洁,此工艺一直保持到今天。

在传统藏地绘画调料加工工艺中,植物色的蒸发提取方式是,先在炭火上放置许多小瓷碗,然后将经熬煮出色的液体一点一点地滴注于碗中使其蒸发。蒸发过程中,炭灰等杂质易落入植物色中,加之传统工艺中通常没有过滤提纯工序,因而植物色丸中杂质含量往往较多,所以在使用植物色时需先进行浸泡和沉淀,在绘画时也不可搅混使用,以免影响色彩的纯正。植物颜料如胭脂、花青许康草、草绿色、黄莲花、小蘖花等,通常用来,绘制水、石,云、花、宝、宝房、肉色等。其使用方法是调合淡胶水后进行平涂,再用协调色来分染明暗。譬如:基础色为粉红、淡胭脂、朱砂等,用胭脂色来分染;基础色为藏青、二青、三青等,由花青分染;基础色为茶色、灰色,用墨色分染;白底色花用纯净胭脂水分染,白底云用淡墨分染,等等。

分梁外始至内终,根部暗深边外淡,广用渐渐淡染法。点染笔触要均匀,点染点迹要相同,平染不能留笔痕,粗染不应见笔触。红泽表现华丽,青泽表现润泽,黄泽表现雄壮,黑泽表现威武。唐卡的绘画条理与绘画程序极其的细致,并且有很长的历史文化传承与运用规则,而且这也是所有的唐卡画家都是必须遵循的绘画原则。一方面这些原则与规则有利于唐卡绘画的流传,另一方面也会对唐卡绘画的创新有一定的局限。

唐卡的制作过程与西方油画很相似木制框架、布面绘画、自制画笔工具、运用调和油并且反复画法。同时画法又分透明和反复法。绘制唐卡所用的笔更是很特殊,一般都是唐卡画师本人亲自制作的,有些是一代代老画师传下来的。材料选自动物的皮毛,根据画的题材所选用的笔也不同,而且种类也很多。选择尺寸适当的画布,再将画布(近期多为细棉布和府绸等)展开,固定在一个有四条和普通铅笔粗细差不多的树枝制成的画框上(以前大多用棉线缝补),然后用绳子撑在名为“唐卓”画架的下面,按“之”字形把细木画框的四边,同大画架的四边绑在一起,与西方的油画的画框的制作形式大致相似,都是在布面上进行绘画的基础处理,以上这些制做过程都是由唐卡画家本人亲自完成的。

在作画前,需要对画布进行一番精细的处理,先把画布用石灰水浸泡以软化布质,然后把画布辅在光洁的木板上用滑润的石块反复砑磨(与圆丝生绘绢入石灰水,再经槌砑令圆丝偏平的道理一样)最后涂胶矾水,令画布光细。这与其它在布上绘画的过程是一样的。在画布上刷一层胶脂用来填平画布的孔隙,一般是涂一层胶脂调和白灰或其他石粉的涂料,再用一种动物胶与与滑石粉调和成的糊状物均匀地涂在画布上,待画布干了之后,把画布放在桌子等平坦的地方,用贝壳,圆石等光滑的东西磨擦画布,一直到看不见画布的布纹为止。绘制唐卡时用毛笔从盛放颜料的碗里蘸颜色叫“蘸笔”。根据不同颜色的特性,蘸笔也有其特殊讲究。如:白色、石黄和雄黄,如从雪山顶处取;大红、桔红、副粉色、金粉、银粉和金属色,类,务须从碗壁蘸取;青绿色类则需从海底捞。可见,蘸笔的技法直接关系到画面色彩效果。唐卡绘画有着一套特有的色彩体系。在藏传佛教中,唐卡所描绘的诸佛、菩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色彩符号,所以画师们必须遵循这些固定的程序与原则,在此基础上,围绕着这些特定的主题而展开创造力。

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全部取自天然物质,以产于雪域的天然矿物、植物为主要生产原料,色泽纯正、品质优异,耐光极佳、耐候性极强,事实证明其历千年而不明显褪色,因而享誉四海。以出产于西藏而得名的“藏青色”与其它地方所产同类颜料相比,具有色彩历久不褪、色相艳而不俗的特点,与金黄色等相配后能较好地映衬出庄重、高贵、典雅的气氛,已成为独特专用色之一。金、银、珊瑚、玛瑙、珍珠、宝石、藏红花、茜草、大黄等唐卡颜料,其用料之珍贵,在世界绘画史中少见。用这种珍贵颜料画像,色彩艳丽、色亮凝重、图案层次分明、壮观,具有保持时间长、不易褪色、不易变质的优点。如当代宗者拉杰先生设计的全长米,宽2.5米,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卷轴画《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其中“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这一标题,就是用金粉书写的。许多画的细部,都用金线勾描过。使画面熠熠闪光,富丽堂皇。因为用料特别。长卷的质量如同布达拉宫的壁画一样,永不褪色。整幅画灿烂辉煌,光彩夺目。

在用色上,几乎所有唐卡,必须加以红、黄、蓝三色边饰。早期唐卡较为单纯,多以各色手工布料缝制而成。红、黄二色饰边多以色彩绘制,这种方法在民间沿用至今。西藏中世纪以后,则选用三色图纹锦缎缝制组合而成,而且在尺度上有一定法则。并在画面上盖以黄色丝幔和二条红色“飞燕”。供养时,将丝幔向上折叠为团花状,成为唐卡饰件,存放时将丝幔放下。可覆盖和保护画面。唐卡的这种表现形式,不仅具有它的装饰属性与保护功能,而且还有它的文化含义:一说红、黄、蓝三色分别代表天、地、火,是构成世界的元素;一说代表天、地和地下三界。而一些唐卡还在下方另缝制一块名贵锦缎,称之为“殊地”或“天梯”作为使众生有情超脱苦海,进入佛界的特别设置。

在佛像造型上,除面部、手势外,还有形体、色彩、道具、饰件等艺术语言来展示与象征其宗教意义。从而更增强了唐卡艺术的神秘性、文化性和艺术感染力。如常见的“吉祥五供天女”,上身赤裸分别为红、黄、白、蓝、青五色,手持鲜花、铜钹、香条、美食、丝绸“五供”来象征色、声、香、味、触五妙欲。体态变形夸张,婀娜多姿。配之以飞扬的彩带形成舞蹈般的装饰韵律。再加之紫色卷纹形背光的衬托,环形莲花累帙的围绕,显得极其优雅、美妙。

藏族唐卡艺人们就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独特的配料、绘画、绘金的科学方法。他们利用当地朱砂、铜矿、黄铁矿和木料等研制出20多种矿物质绘画颜料,为发展唐卡艺术提供了便利条件。

颜色的调配很重要,一般来说,一种颜色大体要用四种颜料配成,如火红中加入适量黑色变成咖啡色,再加入适量的白色变成红色,大红中加入适量菊黄变成浅红色。与西方画派以红、黄、蓝为三种基本色的概念存在显著差异的是,藏族传统绘画理论中,通常把基本色分为白、黄、红、蓝四种,由这四种基本色相配所产生的颜色叫副色。工珠云登嘉措则把基本色分为五种,他在《知识总汇》中称:白、黄、红、蓝、绿为基本色;黄丹(桔黄色)、肉色、淡胭脂色、黑色、烟色、土黄色、深暗色、骨头色、绿松石色为副色;以上副色又可分为三十二种公认的配色。配色种类是无边无际的。

一幅好的唐卡要由30多种颜色绘成,有的达40到50种颜色。一幅画是由丰富的颜料合成的,红、黄、绿、蓝、白、黑、紫、青是最常见的几种基本色。配色是一门学问,其变化无穷,丰富多彩。绘制唐卡时用毛笔从盛放颜料的碗里蘸颜色叫“蘸笔”。根据不同颜色的特性,蘸笔也有其特殊讲究。如:白色、石黄和雄黄,如从雪山顶处取;大红、桔红、副粉色、金粉、银粉和金属色类,务须从碗壁蘸取;青绿色类则需从海底捞。可见,蘸笔的技法直接关系到画面色彩效果。

在具体画的时候,有经验的画师随调随画,宁可调得稍稀些,每次上色都很淡薄。分三次填色才能达到细腻,画布吸收得好,看上去如天然而成,精细美观。唐卡着色上注重红、黄、蓝三原色,色彩冷暖对比强烈。

藏族传统绘画技法讲究用线条描绘形状,用颜色来表现其面貌。就线描与颜色之间的关系而论,藏族画家有这样的比喻:形态虽佳着色差,如同美女着褴褛,难现婀娜娇美体;形劣色佳不足取,如同八旬涂脂粉,难能打动贤者心。这段话比较形象地总结出了形态和颜色之间的紧密关系。不同历史时期的藏画专家们对线描与着色的关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使二者的结合不断完善,藏族绘画在把线描造型放在首位的同时更加注重色彩的作用,从而大大丰富了藏画的表现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