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些端午知识你知道吗确定不来看看 [复制链接]

1#

今天是六月三日,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悄然到来。以下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你都了解吗?快来看看吧。

”端午“的含义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书中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端五亦称端午,“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端午节的别称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当午汛、夏节、五月节、菖蒲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天医节、端礼节、五月当午等。

端午节由来

纪念屈原

公元前年,秦*攻破楚都。屈原眼看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不苟活,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

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助吴伐楚,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吴王夫差不听,后听信谗言将子胥处死,子胥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之东门上,以看越国*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之大怒,将其尸体沉入大江,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因子胥死时正值端午,受到吴地和苏州人民追思。不同于吴地纪念子胥,子胥是苏州城的缔造者,对于苏州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

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并在当日纪念曹娥。

纪念介子推

介子推除了和寒食节有关系外,还和端午节有关系。因为在东汉蔡邕《琴操》当中有所记载,在介子推被烧死之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五月初五不得生火,并且将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且将放火烧山的这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而粽子作为寒食的一种,五月初五端午吃粽子就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流传了下来。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习俗主要有:赛龙舟、食粽子、挂艾草、菖蒲与蒜头、聚午宴、端午浴(浴兰)、放纸鸢、荡秋千、避五毒、饮蒲酒、雄*酒、朱砂酒等等。

除了这些常见的习俗以外,不同的地域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端午习俗,比如系百索子、赠香扇、晒百日姜、挂*葛藤、画额、佩香囊、佩长命缕、拴五色线、采药制茶、立蛋、比武、击球、躲端午、佩豆娘、贴五毒图、游旱龙、划喜船、打午时水、浸龙舟水、九狮拜象、放纸龙、点艾条、薰苍术、抢青、马拉溜、挂钟馗像、品花宴等等。

不同地域的特色节庆食品:粽子、咸鸭蛋、五*、艾草糕、艾糍、打糕、煎堆、茶蛋、五毒饼、菖蒲酒与雄*酒、午时茶等。

以上是端午节的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相关内容也要注重落实和巩固。给家长们推荐几本关于端午节的绘本,可以帮助孩子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端午绘本推荐小艾的端午节

讲述了小艾和妈妈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到江南小镇的太婆家里过端午的故事。描写了江南小镇地域特色、家庭亲情、端午习俗和太婆高超的粽子手艺等内容,浓厚的端午气氛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是方的不是圆的

讲述了老鼠一家过端午的故事。鼠爹鼠娘带了一个粽子回家,鼠宝们结合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对粽子进行探索和享用,全文对端午习俗--挂香袋、吃鸭蛋、画额等进行描绘,节日氛围浓厚,充满趣味。

小粽子,小粽子

你喜欢吃甜粽子还是咸粽子呢?自古以来,粽子便有南咸北甜之争,咸粽子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等,甜粽子有:八宝粽、白水粽、蜜枣粽、甜茶粽等。除了描写粽子种类,还介绍了粽子形状、食材、粽叶等内容,让人获益匪浅。

端午节的故事

绘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源、习俗,插画古色古香,人物形象饱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对端午节的历史文化认识更加深刻。

伊伊,端午节快乐

这是一个关于亲子交流和文化传承的故事,融入节日手工、英语学习的内容,游戏性与知识性相结合。通过游戏的方式代入节日的文化传统,有强烈的参与感,引导孩子动手动脑快乐过节。

了解更多趣味绘本故事,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