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型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6185405.html古人是如何过端午的呢?或许,我们可以从文物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在扬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其中不少都与端午节的主题有关。
高云摄影
很多人对于扬州博物馆里的龙舟,印象最深的当属博物馆二楼中庭的唐代竞渡船了。这件文物年3月出土于今施桥乡夹江内,船厂13.65米,宽0.75米,内深0.56米,使用整根楠木刳成。
据唐代史籍记载,扬州风俗,每年端午节要在江边支流上举行“竞渡采莲龙舟之戏”,观众数万,热闹非凡。当时,扬州制作的龙舟不仅远销各地,还进贡京师。
汪鋆所作的《龙舟竞渡图轴》
画面中,几只大小不一的龙舟在湖上竞渡,岸上柳树依依,画面近处有一座桥,桥上及岸边均有数人正在观赛,画上题“扬俗龙船五月朔至十八日为一市……船长数丈,前首后尾俨然龙也,四角枋柱扬旌曳旂,以金鼓振之,与水声相激……”显示出极其热闹的赛龙舟场面。而令人感觉尤为惊喜的是,在画面中的远处,就是扬州地标性建筑白塔。看来,汪鋆记录下的这次热闹的龙舟赛事,应该就是在瘦西湖内了。
藏顾让《端午景图轴》
描绘了几个小孩斗蟾的场景,一旁的桌上,还放有一支枇杷,画中题跋为“乙丑年端午节前”。据介绍,这是顾让仿“扬州八怪”画家华嵒的笔法所作。
汉代就有“蟾蜍辟兵”的说法。在成书于后魏的《齐民要术》中,有五月捉蟾蜍制药的记载。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在门上插上艾草,喝过雄*酒之后就带着自己家里的孩子们到池塘稻田阴凉处捉蟾蜍去了。他们翻遍阴凉处的水草丛,翻开岸边的潮湿的石头,看见蟾蜍就一个猛子扑上去抓起来,赶忙放进布口袋里。
民国婴戏纹壮罐中,同样有孩童斗蟾的场景,孩子们穿着清凉,逗弄着草地上的一只蟾蜍,在画面边上,一个人物手中还拿着一束菖蒲,真是“妥妥的”端午景了。
木版版片“天师镇宅平安灵符”的木版年画
画面中一位天师手执长剑,其周环绕“五毒”,画面显得十分丰富生动。端午节,则有辟五毒的习俗,常说的“五毒”是指蜈蚣、壁虎、蝎子、蜘蛛和蛇。在扬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中,与“五毒”有关的文物也十分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