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不仅要祭祖,还要随身携带艾草。当然在端午节,最重要的还要属赛龙舟和包粽子。同时,有关端午节的俗语也有很多,例如老人们常说的“不怕七月十五的*,就怕端午节的水”。
既然是传承多年的俗语,那它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古时候的科技,并没有如今这么发达。古时候的人们,对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只能通过俗语去表达。当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之后,接下来的生活,都会十分顺利。
一、七月十五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字搭配的字不同,词语的意思也就不同。中国人讲究和平,通常都不会把话说得通俗易懂。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他们说话时都会进行铺垫,或是递进或是反转,而重点则在句子的后半段。这么做的目的,一是突出内容,二是让他人更容易接受。
因此在这句俗语中,老人所说的*,其实针对的就是水。在民间,阴历的七月十五是*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阴间的*都会通过*门返回人间,而阳世的人们,通常都会在这一天,为已故的亲人祭祀或者是供奉。阳世的亲人,会为其准备饺子,金箔折的元宝,还有银*香。
白天的时候,他们会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晚上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将元宝烧给已故的亲人。也许这种行为,在很多年轻人看来,是很荒诞的行径。而年长的人们,则坚信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们,会接收到他们的心意。这种行为寄托了,在世之人对已故亲人们的思念。
小时候的我们,在端午节的时候,都被大人们告诫过。在天黑之前,一定要回家,回家的时候不要故意去踩踏这些灰烬与食物,以免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在影视剧中,惹怒脏东西是很可怕的,轻则会生一场大病,重则会导致死亡。
对于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无法证明他们存在,我们也无法证明他们不存在。因此,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于那些已故的人,我们都要怀揣尊敬之心。言归正传,在这句话的后半句,端午节的水竟然会比*还要可怕,这又是因为什么。
想必大家都知道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吧,许仙和白娘子成亲后。在端午节这天,许仙偶遇法海,法海让许仙给白娘子喝下雄*酒。白娘子喝下雄*酒之后,白娘子现出了蛇的原型,这也就导致许仙被活活吓死。而这个俗语中的水,是否也具备这个驱邪的功效。
二、端午节的水
有了前半句的误导,我们自然会把后半句想得更加可怕。但其实查阅相关的资料后,你就会发现端午节的水,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水。这个水并非来自湖泊河流,而是下雨时的雨水,这主要是因为端午节比较靠近二十四节气的芒种。
芒种是指庄稼即将成熟的时候,而农民们大多都会选择在这一天收割粮食。而后去贩卖粮食,农民们再将挣来钱去进行夏粮的种植。在种植期间,天气的变化是尤为重要的。如果天气晴朗,农民们不仅有足够的时间去收割,还有足够的时间去耕种。
端午节的前后,若是一直下雨的话,那这一年的梅雨季节就会提前到来。连绵不绝的雨,会给农业带来极坏的影响。降雨量过多,会降低农民们收割的效率,雨水过多也会让粮食受潮发霉。发霉的粮食,人畜若是食用,会导致食物中毒。土壤中的水,若是含量过多。
农民们是无法播种的,种子对土壤的选择是很挑剔的,太过湿润的土壤,会让种子腐烂。而一旦错过播种的季节,即使后来再怎么补救,也是无济于事。我国的土地面积庞大,地势气候环境也大不相同。小范围的降雨,损失不太大,大面积的降雨,就要当心了。
三、粮食关乎国计民生
在城镇居中的人们,面对暴雨天,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对农业,却是致命大打击。任何产业都是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毕竟民以食为天。若是赶上丰收季,人们在粮食上的预算可以减少。粮食产量若是下降,价格就会上涨。粮食若是没有收成,对于人们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我们时常听说,某些落魄的国家,因为天气导致粮食减产,不足以支撑整个国民。他们就不得不向,他国寻求帮助,以此来保证,国家处于灭国的风险。由此可见,粮食对人们的重要性。而气候又决定了,土壤的湿度,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和储存。
结语:由此可见,古代人民生活的不易。同时他们也是善于思考的,他们会根据气候的变化,再结合日常的生活经验。在合理的运用巧妙的词汇,去告诫世人何时何地,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干些什么。对此我想说,古人的聪明智慧不亚于现如今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