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趣谈
白来勤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牡醴。今天,人们过端午节,主要有四种纪念意义。
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因不愿于权贵同流合污,在楚国屡被秦国侵略占领时,深感绝望、悲愤,投汩罗江而死,著有《离骚》、《楚辞》等多篇著名诗章。相传古代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其被鱼鳖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至于流传全国各地。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音云yún),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伯嚭(音皮pí)受越国重贿,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东门之上,以看越国*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之大怒,令取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时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终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孝女曹娥之墓,今在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的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
关于端阳节的起源,说法颇多,其一为浴兰节说。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其二为“恶日”说。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其三为勾践操练水*说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其四为民族祭祀说。闻一多先生曾指出,端阳节的起源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是与龙有关的节日。还有学者认为,端阳源于夏至,端阳节为阳气之端点,指夏至。《荆楚岁时记》有“夏至节日食粽”之说,可以为证。但大多数人都有敬仰屈原的品质及高风亮节,因而,在端阳节的许多民俗活动中,都与纪念屈原紧紧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的习俗很多。
吃粽子是全国各地的普遍习俗,也有些颇具地域特色的风俗,甚是有趣。周处《风土记》载:“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又以菰叶裹粽黍米煮之,状似尖角,故名角黍。”用芦叶包粽子是明朝出现的事。宋朝诗人陆游在《过邻家》中写道:“端午数日间,更多同解粽,”说明群众过端午吃粽子,已是很早就盛行的事了。在江淮地区,家家端午节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相传唐明皇开元年间,一次明皇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一大一小,小*穿大红无裆裤,偷楊贵妃之香囊和明皇之玉笛,绕殿而跑,大*则穿蓝袍戴纱帽,捉住小*,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奏曰:“臣姓钟名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降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在端午节,几乎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悬于门楣以避邪。将艾叶悬于堂中,剪彩纸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清洁空气,以利防病。据传,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之神效。唐代诗人殷尧藩有《端午日》诗云:“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足见端阳节的风俗活动都入了古代诗人们的作品了。
赛龙舟也是端阳传统风俗之一。古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仍不见屈大夫踪迹,这便是龙舟竞渡之起源。古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龙舟竞赛活动十分热烈,唐人元稹有诗《竞舟》写了乡民为了竞赛龙舟所做的准备工作,张建封的《竞舟歌》则生动描绘了竞赛场面:“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叫,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用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用艾、蒲、白玉兰等花草。
饮雄*酒,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关中地区早年亦然,据说可避邪健体。戏曲《白蛇传》及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对此的渲染颇为传神。但据今人的科学研究,多饮雄*酒有损无益,故当慎之又慎。
游百病的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
佩香囊之俗,各地皆同,端午节不光小孩佩香囊,甚至不少少男少女乃至大姑娘小媳妇也争相佩戴,因其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相互媲美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珑珑夺目,惹人喜爱。
画额是指端午节时以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虎为兽中之王)以镇邪。
在关中地区的农村,还有在端午节的日出之前,用白酒调和雄*,涂抹小孩的耳、鼻、肛门之处,据说可祛百虫、五毒不侵。笔者当年蜗居乡野时,每遇端午,辄有族婶娘端雄*前来为犬子涂抹,然总有先来后到的,有的为来迟而感到歉意,有的为落后于人来关心犬子感到惋惜。使人倍感乡风之淳朴。
在至关中农村,每到端阳节前的三五天,过门的姑娘就催促丈夫为娘家父母筹办节礼,做母亲的便亲自或催促儿女为自己娘家父母(孩子的外祖父外祖母)或兄弟(孩子的舅舅)筹办节礼,主要礼品一般是粽子十个,油糕十五或二十个,时兴鲜、干果若干;未成亲但已有婚约的男青年也急不可待地为岳父岳母办节礼,礼品除上述外,二斤五花猪肉、一斤白酒是必不可少的。岳父岳母见了女婿常常高兴得合不拢嘴,打鸡蛋,擀长面,热情款待做好饭,故俗语云:“丈母娘见女婿,扑愣得像只老母鸡”。由于节礼主要是女婿家送的,所以关中一带谁家要是生了女娃,人们便说:“这下可有油糕粽子吃了!”
《陌上风文艺》
主办:金穗文学社
主编:王新靖杨新刚
主创:白来勤亦凡杨崇德淡雾王安之苏银东毕琼孔凡勇白春业完颜蕙蕙
编辑:单连强张建忠吴杰明
信箱:shirihe
fox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