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香喷喷的粽子,还有入口甜香的菖蒲酒呢?众所周知,端午节在中国由来已久,每个地方过节都有不同的习俗。不过,在距离中国东北不远的韩国,他们也同样在过一个叫江陵端午祭的节日。和我们过的端午节不同,韩国的端午祭一般从农历的4月初5持续到5月初5,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祭祀山神,开展演艺活动,比如演出假面剧,即让演员们头戴高帽,涂上胭脂,在无声的情境下,仅凭动作进行演出,还有类似于荡秋千和拔河这样的民俗活动。和中国的端午节差距还是挺大的。不过年11月25日,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正式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这一举动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在这之后,虽然专家纷纷出来辟谣,但就端午节这个节日而言,它到底是不是韩国的呢?而这就要从端午节的发源讲起了。有这样一种说法,在古代历法中“午月”是后来的农历“五月”,而端午节始源于夏至,关于夏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礼记》这样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也就是说,在古人眼里,午月就是五月,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月份。这个月不仅湿热难耐,而且疫病频发,被古人称之为“恶月”。由此看来,端午节前身的具体日期在春期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形成现在这样众多的习俗。而在大约三百年后的两汉,“午月午日”这一概念逐渐演变成了具体的日期——五月五日。比如司马迁写的《史记孟尝君列传》和东汉王充的《论衡四讳》等都记载了这样的习俗。
至此,相比于战国时期“五月五日“代替了”午月午日“,还诞生出了更多的习俗,而在汉代之后的魏晋南北朝,”端午“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代替了两汉的”五月五日“。端午节为什么不叫”端五节“,是因为有资料称五月五日在古代代表了不吉之日,为了避免忌讳便做了改动,从此“端午”两字便沿用至今。而且不同于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生产力要更为发达,这导致人们的思想相较于以前也要更加开放,所以关于端午从战国时期传承下来的神话面临着信仰力不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取代老神话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的故事了。
端午节用来纪念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说法,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公认。楚国大夫屈原虽然擅辞令,也推行了许多良策,却因自己的君主楚怀王听信谗言而被疏远,而后又被太子兰流放,屈原看到了国家的腐败,救国的理想也跟着破灭了。在写完绝笔《怀沙》后,跳汨罗江殉国。百姓们为了保护屈原的身体不被河里的鱼虾吃掉,就集体划龙舟寻觅尸体,并把装米的竹筒投进江里。虽然屈原一度被人们认为是端午节的源头,但是有学者认为早在春秋屈原死前的年左右,端午节祭祀就已形成,而这种习俗源于吴国大夫伍子胥。
春秋时的伍子胥,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他是楚国人,父兄都被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去往吴国,助吴伐楚,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儿子夫差继位,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忠言。吴国宰相,受越国贿赂,用谗言陷害子胥,夫差相信了。并且赐子胥宝剑,让子胥自刎。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死前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的东门上,我要亲眼看越国*队入城灭吴”,夫差闻言大怒,在五月五日这天用皮袋把伍子胥的尸体装上投入大江,奇怪的是,这个皮袋不仅没有沉到水底,反而逆流而上的滑着,人们觉得是神灵显现,称伍子胥是“波神”,因此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伍子胥死后的年左右,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据说在绍兴一带,每年的五月五日都会在龙舟竞渡时设立曹娥的排位,以示纪念。
关于端午节的历史传说有很多很多,更令全国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江南一带多举行赛龙舟,北方没有这么多的湖泊就多插艾草喝雄*酒等等。而这些习俗和韩国相差甚远。所以部分学者称中韩两国端午节彼此之间并没有关系,虽然两个节日可能都起源于中国,但是因为流传到其他的国家和当地文化整合之后,习俗也就出现了地方化的现象吧。8年我国把端午节列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不再相信波神的存在,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还要过端午呢?其实小编觉得在通信发达的时代,即使是最亲的人,我们也越来越少的见面,而有一个机会,能够让团圆在饭桌前的家人们,唠叨着久远的话题,让远方漂泊的孩子,也能抽出时间问候以下父母,而天下所有的国人,也都因为文化的关系,虽然身处不同的时空,却感怀着一些同样的历史故事,同样吃着粽子,在同一时间做着同一件事的浪漫,或许是这个时代端午节带给人们的馈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