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的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714638.html《白蛇传》里有一个桥段大家都记得清楚,到了端午节,白娘子和许仙喝了雄*酒,结果现了蛇身,把个许仙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很奇怪白娘子那么高的道行竟然不知道喝雄*酒会穿帮。
从古至今杭州一带的谚语就说:“五月五,雄*烧酒过端午。”《清嘉录》记载:“研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酒。”看来这酒江南一带一直还是要喝一点的,当然,只限于大人,妇女和儿童则不能沾,前人也知道这不是什么美酒而是有毒的,但他们认为雄*酒可以灭五毒,所以在端午节这天以毒攻毒。
那孩子怎么办呢?“惟有儿时不能忘,持爻簪蒲额头王。”意思是家里的大人拿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个“王”字,再涂在耳、鼻、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免受蛇虫的伤害,也避免“疫疠”之气,寄托着“驱避百邪”的美好愿景。在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中也曾提到过雄*酒,他说:“喝雄*酒。用酒和的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因为古人相信,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画个“王”字倒没什么,只是这雄*酒到底该怎么喝呢?“雄*”也叫雄精、石*、薰*、*金石,虽然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但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是一种高毒矿物质。少量饮用,可治惊痫、疮毒。所以郑重提示,即使是少之又少的量,也一定要经医生指示,并遵古法泡制的雄*酒才能喝。
《本草纲目》里说得很明白:“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而入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泄痢,积聚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为水。而方士乃炼治服饵,神异其说,被其毒者多矣。”意思就是受雄*之毒的人不在少数。
在清代梁章钜的《浪迹丛谈》卷八里就记载了这样一例:
他有一个表亲姓钱,就是他在端午那天敞开了量大喝雄*酒,结果没多一会儿,就觉得肚子痛得难受,家里人误以为是痧,想方设法给他治。后来来了一个懂医的,说:“雄*很烈,得烧酒而愈烈,现在他喝了这么多,麻烦大了。”家人这才知道是雄*酒的问题,再想办法去治的时候,很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一斑録》里这样说:“雄*能解蛇虺诸毒,而其性最烈,用以愈疾,多外治;若内服,只可分厘之少,更不可冲烧酒饮之。”
用现在医学来解释:饮用加热的雄*酒实际上是在服毒。酒可以扩张血管,加速砷在消化道和皮肤的吸收,时间短者十几分钟、长者四五个小时即会中毒,轻者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大便呈“米泔样”,重者至死亡。
所以,给孩子画个“王”字这些好玩又有些寓意的传统不妨来一下,以增加一些节日的气氛,要是真喝雄*酒,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一定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