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些老上海人的端午习俗,侬还记得伐 [复制链接]

1#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端午节即将要到了

身处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

在高楼林立的水泥丛林里,

快节奏的生活中

端午节龙舟河道难寻,

艾草菖蒲也难见

许多人把端午节

过成了只有吃粽子的节日

繁忙的都市人

对端午的感觉渐往渐远

传统的节日带

只能成为心底最向往的回忆

柏拉图把节日称作为“喘息的时刻”,

古希腊人认为过节的本质就是欢乐。

有人说:

“旧时生活里的每一天,

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而节日带给我们的,

并不止于对平安健康的祈求,

更是对未来的一片赤诚,

和那颗愿意妥帖照顾生活的心。”

端午时光,浓浓乡情。记起小时候还看到过母亲包粽子,在节前几天便买好了碧绿的棕叶,洗净了用清水泡着,将糯米淘的雪白,加上红的蜜枣,再用棉线细细地捆扎好了,进锅一煮,不多久,裹着棕叶和糯米清香的粽子味便弥漫出了端午节的气氛。

至于像《白娘子传》、《边城》里描写的那些男女老少一起穿着过节的衣裳赶集、看赛龙舟、洒扫庭院、在门上插艾蒲、喝雄*酒、给孩子缠小葫芦、用雄*酒在额头写“王”字等等老习俗,浸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与文明的传统节日就这样越来越远地淡出了历史舞台。

有很多习俗不仅单纯是为了过节,也与老百姓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亦如素来对美食十分“讲究”的老上海,过端午节的时候,遵循的习俗往往和江南一带风格近似。

只不过,除了吃粽子,老上海的端午文化你还知道多少呢?

端午吃粽子是由来已久的习俗,但是对于老上海人来说,赤豆粽是上海人餐桌上经典的粽子口味,亦是他们挥之不去的甜蜜记忆。

做法也简单,只需要将赤豆浸泡一夜之后与糯米混合包成粽子即可。如果实在喜欢甜口的,还可以加入白糖,或者蒸煮熟透之后蘸白糖吃。

端午“食五*”的习俗兴起于江南一带至上海,由五种带"*"字的食物组成——*鳝、*鱼、*瓜、咸鸭蛋*和雄*酒。

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驱邪毒、求吉祥。

在“老底子”的上海,与粽子同锅共煮的还有鸡蛋。上海人把剥了壳的鸡蛋叫做“白和蛋”。不过现在已经很少听到这样的叫法了。

为什么在端午要吃“白和蛋”?多少年流传下来的说法是:那天吃了白煮蛋,皮肤就会如同鸡蛋白一样光洁。实际上,因为五月季节变化蛇虫出动,人易得病,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吃鸡蛋主要是为了进补和增强抵抗力。

旧时候,老上海不称呼为赛龙舟,而称之为竞渡。据载,端午划龙舟的习俗,明清以来盛行于罗店镇。而今,罗店龙船已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趣的是,老上海的端午竞渡还分两种,一种叫“毛快”,比的就是速度;另一种叫做“竹块”,比的是哪艘船的外观好看。

端午时节盛夏来临,蚊虫也增多,挂艾草一方面是民俗习惯,另外艾草本身气味强烈,能起到一定的驱虫作用。

艾草代表招福。在老上海,人们还会将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女性和小孩可以佩戴,用以驱瘴。

“龙潭五月聚龙舟,瓶酒随波没鸭头。”——在这首清朝的诗歌中,“没鸭头”指的就是老上海农村地区的一大习俗——捉绿头鸭。绿头鸭,也就是野鸭子,十分灵活难捉。

而据《本草纲目》记载,鸭肉甘凉、无毒、补中益气、平胃消食,除十二种虫。在端午吃到绿头鸭,看来也是一大喜事。

清明节是吟诗颂词,而端午节更多的是唱戏、看戏。

对于戏剧文化浓厚的老上海来说,端午节看一场戏剧是再欢喜不过了。而跟“端午”有关的传统戏曲也可不少,京剧《白蛇传》,越剧《桃李梅》一开篇就是端午节,还有尹桂芳先生演的《屈原》等等也都是端午题材。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可见古人早就知道端午的重要工作就是预防疾病。所以,老底子上海人继古意承古风,把端午看作一个卫生节。所以也便有了以雄*涂抹小儿额头,驱避毒虫。

古语说:“端午节物:艾花、百索、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银样鼓儿、粽子等等”。所以,端午节传统香囊中的香料大多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对防蚊驱虫有一定作用。“

老上海应该对香包都不陌生,甚至家家户户都有一台缝纫机,每到端午佳节,手工缝制香包,给家人佩戴之后,亦会送给弄堂里的邻里。

来源:上海美一天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