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端午节放假通知及安全教育温馨提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价格 http://pf.39.net/bdfyy/zqbdf/141009/4489467.html

植善于心立德强基

端午放假安排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精神,现将年端午节放假安排如下:6月2日(星期六)至4日(星期一)放假,共3天,6月5日(星期二)照常上课。

安全教育温馨提示

端午节,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由来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纳祥、辟邪攘灾。习俗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每到端午佳节,各种贺节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节味浓郁,热闹喜气。正如歌谣:“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是避免孩子安全事故最好的作为。为了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有意义的节日,请家长在放假期间做好以下安全教育和科学养护: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目前疫情防控依然严峻,学生假期要最大限度减少外出活动,不接触疫情地区的人员,不到人员密集场所,不参加聚餐聚会,注重个人防护,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等。配合学校要求,对孩子做好防疫健康教育和体温检测以及离校、返校途中和居家个人防护。

2、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

时值夏季,天气炎热,是每年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截止目前,全国各地已发生多起学生溺水身亡的惨痛事故。所以,恳请家长假期务必对孩子进行防溺水事故方面的安全教育,加强孩子在家的日常管理,严禁孩子未经您同意和陪同,私自外出游玩或到水库、江河玩水等。告诉孩子发现他人溺水,立即呼救,不盲目下水施救,要智慧救援。

3、注意交通安全。

放假期间,学生一定要遵守交规,安全文明出行。外出、离校及返校途中乘坐有资质的、车况好的营运车辆,严禁乘坐黑车、摩的、农运车和超员车辆等,到达目的地后及时给教师、家长报平安。行走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要左右观察确定安全后再通过。 

4、注意消防安全。

夏天天干物燥,要时刻预防火灾发生。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煤气灶、卫生浴具,不要乱接电线,乱动电器等;出门前检查气、电,不要在家或野外玩火预防火灾发生。 

5、注意饮食安全。

夏季天热食物易发霉变质,要注意食物的购置与存放,食品要加热做熟食用。不购买“三无”食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误食不卫生食品、过期变质食品,造成食物中毒。

6、注意活动安全。

告诫孩子要牢记自己学生的身份,以学校的纪律和社会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抽烟不喝酒,不进网吧、迪厅、KTV等娱乐性场所,不结交不良青少年。多开展有意义活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7、督促孩子假期学习。

孩子在家,希望您能督促您的孩子合理安排假期时间,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安排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到劳逸结合,指导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8.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利用端午假期,让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指导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教育与实践活动会使假期更有意义。

9.对孩子进行自救自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遇到紧急情况,会使用应急电话0、9、20。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白芷,喝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元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格,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书)。公元前年,秦*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由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的蛟龙.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

端午节,你知道多少?

端午节民俗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酒。

吃粽子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等多种馅料。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赛龙舟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湖南汨罗市,赛龙舟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端午节戴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

香包

香包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菖蒲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端阳之歌》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挂香囊,

五彩线,手腕绑,

吃粽子,蘸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喜洋洋。

END

更多资讯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