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白癜风 http://www.paisufa.com/医院订阅哦!
欢迎各位考生在端午节小长假来到我们的考试现场!
不好意思,这里没有圆锥曲线,没有复合函数,没有络合反应,也没有牛顿系列定律!
请务必沉着冷静,认真答题
题目类型:诗词赏析;
满分:分;
考试时间:端午小长假期间。
端午出题背景
石榴花染红了五月,栀子醇厚的香气袅袅袭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粽叶和艾蒿的缕缕清香,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时节了。
考题内容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鹂时一弄,犹瞢松,
等闲惊破纱窗梦。
一.请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这首词(15分)。
译文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5分)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酒以驱邪避害。(10分)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15分)
二.请简要赏析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感情。(20分)
赏析《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是宋代欧阳修的一首关于端午节习俗的词。主要描写一位闺中女子的端午节生活以及离别后独自一人的情思。(5分)
上片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表明了人们在端午节的喜悦之情。(10分)
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饮下雄*酒驱邪的风俗。后面紧接着抒情,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青丝。(15分)
欧阳修《渔家傲》写的闺中女子,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享用粽子后,未出阁的姑娘,在家休息,梦醒后想出外踏青而去。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情思。(20分)
三.^_-关于端午节,你了解哪些?(65分)
1.关于起源(30分)
说法甚多,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10分)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20分)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30分)
2.南北差异(35分)
相对而言,北方端午节习俗要比南方少一些。(5分)
南方一些地区会举行“送瘟神”仪式以求祛除疾病,竞技类活动比如“赛龙舟”也比较多,北方过端午则以家庭范围为主,除了吃粽子外,重点在于给女孩过端午,如佩戴续命缕等物。(15分)
在饮食方面,南方北方虽然都讲究吃粽子,但口味也并不统一。北方以甜粽为主,南方则有咸粽、肉粽等很多口味,花样相对较多。(25分)
在很多地方尤其江浙一带,人们还讲究饮雄*酒“避五毒”。(35分)
什么?你回答不上来?
没有关系!
山人自有妙计!
隐藏在我体内的学霸血液啊,
我以学渣之名命令你:封印解除!
loading...
已成功解除!
小管温馨提示:端午节之后,期末考也临近了,希望大家抓紧时间复习功课,期末要取得一个好成绩哟~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期末快乐!
(文中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
出品/管院新闻中心
编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