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六只历史喵"↑阅读历史小科普
大家新年好呀~
这是牛年的第一期推文
六只历史喵团队
在这里祝大家
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一岁一礼,一寸欢喜。
大家大年三十有没有守岁、看春晚,放烟花呀?初一有没有去拜年呢?
咱们过了那么多年的春节,好像还不太了解春节的起源呢。
那古人的春节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呢?跟着大喵一起去看看吧~
春节那些事儿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岁旦、大年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这还与一个“上古神兽”有关哩。
年兽
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也就是俗称的“年兽”了。每到腊月三十,年兽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年”又窜到另一个村庄,结果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最后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比如贴对联,放炮仗,守岁等习俗并延续至今,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认定俗称的风俗习惯。
对于古人来说,过年其实更多的含有相当浓重的驱除*怪妖孽、保平安祈祥瑞的成分。
关于过年呢,还有另一种说法则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古时候所说的春节,其实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图/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
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春节旧俗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去拜年
这是一首关于春节的民谣,差不多囊括了我们孩童时期的过年习俗。
光是看这首民谣,大喵的嘴角就流下了不挣气的泪水。
除了吃喝玩乐这些热闹的喧嚣与繁盛来庆祝新年的伊始和表达对新年的期待,其实古代的春节还有风雅的一面哩~传统春节习俗——岁朝清供
岁朝,一岁之始,正月初也。
清供,案头陈设,如盆花、瓜果、文玩之类,随时令而不同。
岁朝清供呢,顾名思义是正月初陈设于案头的清雅物件,一般认为是祀神的遗风,给烟火味正浓的春节增添了几分雅趣。
大喵
岁朝清供,的确是一个光从名字看就很清雅的活动了~
“清供”的由来,则是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了。
据传起源于佛前供花。
后面渐渐变得丰富多样,陈设的物件包括金石古玩、文房书画、插花盆景在内,一切可供案头赏玩的文雅物品,都被归在“清供”之列。
(图/清郎世宁《岁朝清供》)
岁朝清供是古代读书人过年时清雅高尚的活动,且各人各有不同,柿子、橘子、佛手、水仙、香炉、古琴、花瓶……
“岁朝清供”陈列的物品多讲究寓意吉祥,多取谐音来表现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1花瓶、鹌鹑意味着“岁岁平安”2柿子、如意意味着“事事如意”3牡丹桂花意味着“富贵荣华”4佛手、桃、石榴意味着“多福多寿多子”
“岁朝清供”这一活动,对于古代士人,也不失为一种雅致的真趣了。
古代的拜年帖——飞帖
古人的春节虽然没有电话跟短信,但他们也有自己表达祝福的方法。那就是“飞帖”。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明文征明《拜年》
“飞帖”其实就是现代的贺年卡,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