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节不只赛龙舟这几件事做对了一年都好运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

今年5月30日是端午节,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的日子,还是驱虫避邪的好时节。端午节都有那些习俗,有怎样的讲究呢?一起来看看吧!

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端〞有〝开始〞的意思,而五月有〝午月〞的说法,所以〝端午〞被认为是〝端五〞演化而来。

◆端午节的粽子为何包着粽叶

端午节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与传说中的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有关;当时为了保护屈原不让鱼虾吃了,就用竹筒子装了米煮熟、蒸熟投入汨罗江里,到后来渐渐演变成用竹叶包糯米。

古时候中国人认为春天应该吃小麦、大麦,夏天应该吃绿豆,秋天应该吃麻(胡麻、黑芝麻),冬天应该吃黍(即黏米)。也就是说,糯米是黍类,应该在冬天吃,因为它能量高,吃了以后身体会发热,能祛寒。可是五月初五是最热的时候,却吃黏米做的粽子是不是会有些问题?不过这也体现出中国人的智慧,因为糯米很热,应该冬天食用,要在夏天吃就太热了,于是就用竹叶来包裹。

中医讲寒热温凉。竹叶是凉的、寒的,所以中医很多的药方子里含有竹叶,例如:竹叶石膏汤、竹叶黄耆汤等等,其中的竹叶就是让它凉的,然后入心,让心凉下来。这样一热一寒,等于中医讲的〝一阴一阳是为道〞,就是谋求寒热平衡,人吃了这个东西就不会发生不好的事。

◆菖蒲艾草〝驱虫驱邪〞

在中国很多地方,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外,当天早上就得在家门口挂上菖蒲、艾草、榕树叶等等,现代人说是驱虫子,古时候的讲法,这些东西是驱邪(气)的。那些不好的东西在五月的时候最多,尤其是五月初五,它会来伤人的。

所谓邪气包括天气的邪气,就是过度的风、火、溼、燥、寒。老天爷给人在世上生活就是要有风、火、溼、燥、寒,一旦过度了就叫邪气。除此之外,我们周遭环境还有邪气,包括所谓的五毒,蛇、蝎、虫子等等,这些不好的东西都在五月出来。尤其是蛇到处出没,中国人认为它是阴毒的、很不好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避免碰到它。雄黄是它最怕的东西,假如人身上涂一点雄黄的话,蛇就不会沾到人身上了。

◆雄黄是〝毒药也是良药〞

雄黄是中医药里蛮重要的药物,它是有毒的,称之为砷毒,它是毒性很强的东西,所以一般来说雄黄酒只能喝一点点,喝多了会毒害人的。也可以用雄黄涂在脸上,写个〝王〞字,所谓的五毒就不敢碰到你了。雄黄是一种矿物,在山中取的雄黄、雌黄、硫黄等等矿物,也可以当药,中国人的智慧就是这样,除了植物可以当药以外,矿物也可以当药,甚至水都可以当药。

◆立蛋换来一年好运气

据说端午节的中午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一刻,这一天的中午,地心引力也特别强,更容易将鸡蛋竖立起来。民间流传,如果有人在此时立蛋成功,就能够得到一年的好运。

虽然科学家证实,端午节当天的地心引力强度跟平日没有差异,但民间的大人、孩子还是对端午节立蛋有兴趣。

◆民间端午配香囊习俗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有百病配香囊〞。配香囊也是中国古人在五月初五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这个香囊就是避毒用的,在台湾叫香包,里面塞一点草药,让它出一点香味,然后带在身上,随时拿来闻一闻,其实它真的有好处。不妨在草地上找香附、三棱、莪术等等这些有香味的草,把它拿来闻一闻对身体都有帮助。尤其在五月初五这一段时间,百毒都出来的时候,把香草佩在身上,不但五毒不能够侵害,天气的邪气也不能够侵扰。天气来的邪气,过度的风、火、溼、燥、寒都叫作邪气,这些都是造成人感冒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现在人叫细菌、病毒。其实我们佩带含有香味的香包在身上,而且经常拿来闻一闻,就可以刺激脑内一些结构,把所有侵扰进来的邪气排除出去,什么意思呢?就是增强我们的免疫能力,病毒、病菌等等就不能侵扰我们了。

◆传统习俗暗藏大智慧

五月正是五毒出笼的时候,所以必须有一些不同的习俗。习俗和文字都是从古早的时候神传下来的,但现在的人认为它是迷信,但对我们来说,它不但不是迷信反而是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可是我们现在的人相信西医胜于中医,那就没办法了,我只能尽量呼吁,能够听得懂的就来,听不懂的我们也没有办法了。

五月正是五毒出笼的时候,香草佩身上,不但五毒不能够侵害,天气的邪气也不能够侵扰。五月正是五毒出笼的时候,香草佩身上,不但五毒不能够侵害,天气的邪气也不能够侵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