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端午节,也称端阳、重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
端午节蕴涵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岁月的传承,多民族节俗融合成一体。传统节俗表达了人民对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的美好祈盼,端午节尤其如此,端午节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象征着人民奋进昂扬的民族精神。端午时节的园博馆是生机勃勃的,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杨柳低垂、菖蒲明媚、茉莉淡雅......展现着独属于端午的魅力。
一、纪念屈原爱国情怀
端午节起源有多种说法,民间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近现代傅抱石《屈原图》图片来自于故宫博物院
屈原是战国时期诗人、政治家,创作《离骚》、《天问》等诗篇,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诗文中倾诉了屈原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国家的变动使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百姓们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以屈原的尸体为食,逐渐形成端午吃粽子的习俗,这种习俗也正反映出人民对屈原爱国情怀的尊崇和敬畏。
二、体育运动强身健体
中华民族自古有着许多体育运动,不仅有着健身的乐趣,更代表着“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龙舟竞渡
据考证,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经存在。吴越之地于春秋之前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楚辞》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的记载,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竞渡的风俗。
△清《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五月竞舟”(局部)竞舟图片来自于故宫博物院
端午节赛龙舟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体现出人民奋进拼搏、奋勇不息的精神。在传统书画《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五月竞舟”中,清朝雍正皇帝身着汉服,与子民同坐阁楼中观舟,湖面上一艘艘皇家龙舟努足了劲儿地你追我赶,显示出民族大团结下的昂扬精神。
打马球
△《明人朱瞻基行乐图卷》(局部)打马球图片来自于故宫博物院
在辽代到明代时,北方地区还有着端午节打马球的习俗。明朝诗人王直所作《端午日观打球射柳应制·其一》中“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仗奋觉星流。”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精彩比赛场景。北京的白云观和天坛就曾经举办过民间打马球的比赛,足见此项运动深得百姓喜爱。年,打马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民的运动文化代表之一。
三、饮食佩戴驱虫避灾
古代人民将中医药学中的科学道理结合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饮食起居到日常佩戴,从实际作用到美好祝愿,无一不是对美好生活的努力和期许。
采百草沐兰汤
△清《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五月竞舟”(局部)碾药草图片来自于故宫博物院
古人认为端午节采集的药草药效最好,因此端午也有着采百草的节俗,这些药草有着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用来泡澡,古代将热水称为“汤”,因此泡在有兰草的药汤中称为“沐浴兰汤”,后来“兰汤”里还加入了艾蒿、菖蒲等多种药草,用来驱虫避灾,也表达出人民对药草和药汤的重视。
饮雄黄
农历五月气候逐渐炎热,蛇虫鼠蚁增多,故古人会在端午节时饮用菖蒲、雄黄、朱砂等酒类用来驱虫避邪,还会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画上一个“王”字,用来模拟百兽之王老虎,以老虎的威风来镇邪,表达出长辈对小辈的关爱之心,也或者将雄黄酒洒在房前屋后,以避免蛇蝎等五毒的侵袭。
系采丝
△清徐扬端阳故事图册之“系采丝”图片来自于故宫博物院
端午所系的彩丝,是代表吉祥的饰物,又称为“长命缕”、“续命缕”、“避兵缯”、“五色丝”、“长命寿线”、“五色缕”、“朱索”等。古代以五月为恶月,于是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分别代表五行,并象征五色龙,“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风俗通》),使人健康长寿。
悬艾草
△清徐扬端阳故事图册之“悬艾人”图片来自于故宫博物院
《荆楚岁时记》注文云:“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艾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可制艾绒灸穴,治病又可驱虫。五月正值艾草生长的旺期,端午时人们争相采摘艾草,编织成人形,悬挂在自家门口,妇女头戴艾花,孩子身贴艾虎,祈祷消除病灾。
佩香囊
端午节佩戴香囊的节俗由来已久,宋代五月端阳节,无论是皇宫内院还是黎明百姓之家,都有佩戴香药、香囊的节俗。宋末杂史《武林旧事》中就有分赐后妃香囊、软香龙涎佩带的记录。明清时期,香囊成为了端午节重要的佩饰,香囊里不仅装有沉香、龙涎等香料以示对节日礼仪的重视,还会在香囊中放朱砂、雄黄或是艾叶等中药材,香囊外缠上五色线,有着驱虫的实用功能和避五毒的吉祥寓意。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唐李隆基《端午》片段
在园博馆首都科普研学基地——秘密花园中有一个“有味道”的角落,圆形的花箱中种植了多种芳香植物,艾蒿、百里香,迷迭香,碰碰香,美国薄荷、荆芥、茉莉花……这些芳香植物有着许多功能,可以食用、观赏,也可以作为中药来使用,还有一部分植物具有驱虫的作用,因此,家中也可以种植一些芳香植物。
△碰碰香,别名一抹香
植株低矮、叶片翠绿、造型小巧可爱,香味浓甜,接近苹果味道,闻起来神清气爽,具有提神醒脑,驱避蚊虫的效果。
△迷迭香
迷迭香性喜温暖气候,原产欧洲地区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远在曹魏时期就曾引种中国,园林中也有应用。
△百里香
欧洲传统上认为百里香象征勇气,所以中世纪经常用它赠给出征的骑士。
在中国称为地椒、地花椒、山椒、山胡椒、麝香草等,产于西北地区。元朝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载用于餐食佐料使用方式。
在这个仲夏端午,我们将选取色白如玉,味道独特,同时还可以用来治疗目赤肿痛,有着止咳化痰功效的茉莉花(Jasminumsambac(L.)Aiton)装进香囊之中,与家人一起,在骄阳夏日感受清凉香甜的传统文化和夏日芬芳吧!
端午节传承着传统文化的历史文脉,是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让我们重温文化韵味,共同追寻文化记忆,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中国园林博物馆线上更多精彩展览与科普内容,邀请大家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