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日端午,愿美好接粽而来 [复制链接]

1#
<

DRAGONBOAT

FESTIVAL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浣溪沙·端午》苏轼

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等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

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

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是“飞龙在天”吉祥日

龙及龙舟文化

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潺潺汨罗葬英魂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

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

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在世界上影响广泛

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关于端午节的这些习俗

你知道吗?

吃粽子

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

是中国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

传统食品之一

传播亦甚远

而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

在中国盛行不衰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

粽子形成南北风味

从口味上分

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

南方则有五花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时至今日

赛龙舟已然成为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代表之一

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之一

挂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

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院

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

用以僻邪驱瘴,增加好运

五色丝线

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五色丝线饰

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以辟邪

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

这些习俗传到后世

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饰物

制作也日趋精致

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画额

端午节以雄黄酒

涂抹小儿额头画“王”字

一借雄黄以驱毒

二借猛虎以镇邪

寄予着驱除邪魅的愿望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端午节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寄托

是民间社会生活的重要节点

表达珍爱生命之情

承载着家庭和睦之情

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是中华民族卓越的文化创造

值此端午节

向亲朋好友道一声:

诸事顺遂,端午安康!

原标题:《今日端午,愿美好接“粽”而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