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西的标志性特色,充满传统色彩的文 [复制链接]

1#

山西阳泉布老虎是山西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代表和传承了阳泉人民大众的心灵追求和信仰崇拜。本文将采用追本溯源法、文化分析法等方法从山西阳泉布老虎的发生发展、特征用途、制作过程、审美民俗意义及其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对山西阳泉布老虎作一个相对理性的赏析与思考。

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

年6月7日,布老虎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老虎

追根溯源,布老虎起源于虎图腾崇拜。原始社会,风雷闪电,猛兽出没,人类自身的脆弱,强大的老虎被人们看作是世界上的强者。而老虎不仅勇猛无敌,而且对自己的幼崽特别保护,民间有“虎毒不食子“的说法。因此,人们把虎作为生命保护神和繁衍生育之神。布老虎以双头虎枕为多见,是崇虎习俗在民俗中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双头虎枕是一个象征阴阳相合的母体,可以祛灾,保护娃娃的平安。而单头虎、直卧虎等则是作为全家保护神的镇宅图腾虎类型。

布老虎是中国汉族传统的民间艺术,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布老虎的存在源于民间百姓对虎的崇拜。虎崇拜最早源于伏羲时期,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一书中讲到:“伏羲本为虎图腾,秦汉以后有史学家以龙为真命天子的思想。”由此可见虎图腾源自伏羲并早于龙图腾。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

布老虎之所以成为布制玩具中的代表,是因为它与中国民间风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早在距今约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原始部族在陶器、石器及玉器上,便布老虎有类似虎的图画,在河南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中,虎与龙分别居于死者左右,从中可以看出虎在先民心中的地位。近数十年陆续在全国各地发现的大量汉朝早期的岩画中,也充分表露出自然界猛虎的形象,画中的老虎正扑向羊群进行捕食。

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们对于自然和疾病都无法科学地去认识,只能归之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恶*。人们希望战胜它,于是便把这个希望寄托在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和老虎这种猛兽身上。老虎之所以成为百兽之王,自有其原因。从原始墓穴中的壁画到用丝绸、象牙和木头做成的艺术品,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赞美虎。虎拥有矫健的体态和高大的身躯,十分威猛。*色的皮毛上配以一道道黑色条纹,额头正中那清晰的条纹像一个“王”字,更衬托出无比的勇健,因此人们便奉其为“百兽之王”。虎的形象,也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布老虎的最早形状已无从考究,但它的出现都是与我国民间所流传的某些习俗紧密相联的。在工业生产较为发达的今天,人们依旧喜爱手工缝制的布老虎,因为在它的身上,不仅体现着中国妇女特有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更多的则是老一辈对新一代的期望与祝福。从一针针、一线线的缝制中,将满腔的爱意缝入其中。民间布老虎没有统一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因手头材料的不同,随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了形态迥异的布老虎。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

新中国成立以前,医学不发达,新生的娃娃夭折多,要把一个小孩养大成人确实不容易。乡民们把孩子夭折认为是邪魔作怪,而老虎被认为是威力无比的象征,能降伏一切。因此,人们把老虎作为娃娃健康成长的保护神。妇女们用布做一些老虎放在家里。端午节,把做好的布老虎里边装上艾叶,缝在娃娃肩膀上,叫“艾虎”,用来“镇邪除恶”。

同时,鲁南地区流行送老虎枕头的育儿风俗。新生儿要在出生8-12天时绞头,一般是女孩第9天、男孩12天。俗称“九绞娘娘十绞官,十二绞得是状元”,也有的则是“九绞娘娘八绞官,十二绞得是状元”。姥姥来绞头,并送布老虎,表示祝福。

布老虎无尖角、硬刺,突出了团块美,符合民间玩具共有的造型法则,显现出一种简约美和质朴美。在沂水农村,布老虎伴着小娃娃长大,白天是玩具,晚上是枕头。小孩枕这种枕头不易落枕,十分舒服。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角度看,布老虎在艺术创作上,仍然要坚持集朴素与美观于一身,要保持民族的精神和风格,依照民间美术和手工技艺的特点进行扶持、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