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宁过端午节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宁江炳

吃粽子,喝雄*,挂菖蒲,戴香囊。艾叶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稻花香……

唱着这歌谣,就到五月初五了。最初,凡是月之五日都叫端午,据古书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端即初之意,“午”属天干地支中的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与午同音,五,五相逢,故端午节,又名重五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盛大节日,建宁人俗称五月节。

说到端午习俗,地处闽西北的建宁有许多新颖独特之处。

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美食。建宁人一般在初一、初二裹粽子,但建宁端午节裹粽子颇有讲究。头年秋收之后,农民就留足次年包粽子的糯谷。端午节前夕,农妇们背上竹篓上山采撷鲜嫩硕大的箬叶,早早备好包粽子的配料:豆子、花生、莲子、香菇、腊肉、火腿等。粽子的品种主要有红豆粽、花生粽、莲子粽、香菇粽、肉粽、水果粽等。无论哪一种,煮熟出锅后,色泽青*,粽香扑鼻。

建宁人过年,正月有拜年习俗,端午节前亦要送节。一般初三开始送节,多为晚辈向长辈送节,如女婿给岳父母家送节,外甥给娘舅家送节。礼物除送粽子外,还有猪肉。旧时,生活物资匮乏,送猪肉亦是很有脸面的事。建宁民谣:“五月五,雄*烧酒过端午。”端午时节,气候炎热,毒气上升,饮雄*酒能驱邪解毒。《清嘉录》载:“研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旧时建宁几乎家家酿雄*酒,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只能蘸酒涂抺面庞耳鼻手心足心。送雄*酒,是期盼对方酷夏健康快乐,过上平安好日子,现代人多以名贵药酒代替之。送玩具,在建宁民间端午节相当于儿童节,如果对方有孩童,则送节要有玩具,以表示对对方家庭小孩的关爱。送扇子,夏季暑热,送扇子就是送凉风、送清爽、送健康。送面条,面条是白色的,有洁净之意,且有事事顺利之寓意。

送节的人回家时,主家亦要回礼篮。一般情况下,除收下酒和肉外,粽子、玩具、扇子、面条照回,外加一块毛巾或香皂等。

给孝家送节,一般在五月初三、初四进行,端午节这天不给孝家送节。送孝家的礼品必有粽子,其他礼品一样。左邻右舍裹了粽子后,都会提一挂粽子给孝家。

据《荆楚岁时记》,赛龙舟是为驱散江中的鱼,以免它们吃掉拯救屈原的遗体,后人演变为带有体育竞技性的活动。建宁端午节前几天,濉溪河上,来自水南、长吉、河东、邹家、溪口闽清人的几条龙舟,红、*、蓝、绿、紫诸色一字儿排开,清一色壮汉排坐舟中,伴随着鼓声阵阵,拼力挥桨,开始赛前训练,每天都能引来许多观众。到初四形成高潮,每条龙舟集中城关大桥底下,往返竞渡穿越桥孔,场景甚为壮观。龙舟赛后,还有一个尾声——送瘟神,这个活动就是每家每户做好一个小纸船,纸船中装有剪好的锡箔纸箱、香烛之类,放到两条龙舟里,再由人划着这两条龙舟送濉溪口,把所有的纸船放入水口,任其自由漂走。此举表达建宁人保平安、祈健康的美好愿望。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挂上菖蒲、艾草和葛藤,有的人家还在厅堂、门头贴上诸如“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箭射千邪”的对联,借以迎祥辟邪。男女老少都用香藤兰草浇水沐浴,然后换上新衣服。主妇们还会缝一个诸如“鱼儿钻莲”“猴子偷桃”等小香荷包给小孩佩带,用以辟邪祈福。香包里装着丁香、艾叶、细辛、甘松、白芷等中药粉。

端午美食,有民谣道:“初一糕点,初二桃果,初三插艾,初四食螺,初五佳肴宴。”描述的是建宁民间食俗。特别是端午节这天,家家蒸果煎粽,户户荷叶炖猪肉,最有特色的是“田螺粽子宴”。建宁盛产田螺,节日的田螺汤特别加工加料,再辅以几样特色风味小菜,让人大饱口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