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对于我这样一个标准的吃货来说,提到端午节第一时间脑海中浮现的就是粽子的身影,所以,我亲切的把端午节叫做粽子节,相信有很多朋友也是和我一样的吧。当然,对于端午节的印象并非只有粽子,还有上学时遗留下来的老毛病,提到端午就能想到屈原和赛龙舟,语文课本里的相关内容还残留在我的脑海里。
一直以来,我以为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跳江自杀的屈原的节日,比如能够看到很多记载,说屈原跳江之后,当地百姓为了防止鱼类吃掉屈原的身体,用叶子包裹糯米投入江中喂食鱼类,目的是为了不让鱼类吃掉屈原的身体。
其实端午节的来历并非如此,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的说法,他认为端午节最早源自于战国之前的吴越民族。并非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最早起源可能源于上古时期的天象崇拜,如今逐渐演变为南北方民族共有的传统节日。
农历的五月被称为毒月,是各种毒虫最为活跃的时节,比如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在民间称之为“五毒”,所以在端午节在门上插艾草、在屋里撒石灰、喷雄*酒等等,都是为了趋避这些我们人们不喜爱的小生物的方式。
在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由于地域不同,习俗也不尽相同,当然,粽子是大家在端午节都要吃的食物,区别也仅仅是甜咸之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各地端午节都有什么风俗吧。
划龙舟
这个风俗在南方水乡比较盛行,每年端午都有盛大的龙舟比赛,在北方就比较难了,毕竟赛龙舟除了传统之外,还要有便利的场地支持。
门上挂艾草
在很多地区,端午节这天要在门上挂艾草,据说可以驱邪。还有一说要在端午节当天上午收割的艾草才有这样的作用,有条件的小伙伴记得明天上午去收割艾草哦。
佩香囊
香囊内一般都是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挂在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