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酊 http://m.39.net/disease/a_6195032.html文|楚西南
刘星:木叶飞歌02:39来自苗疆闻见录
房屋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建筑,还是多少家庭最温馨的港湾,是家园理想里婴儿的出生地和老人的谢世处(医院替代),也是日常祭祀祖先的地方。因而,房屋除了居住功能,还有祭祖功能,是我们个体和这个世界以及祖先共存、互通,一个链接着已知与未知,孕育与死亡,过去与未来的神圣空间。
房屋的建造,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大事,对于苗族人来说尤其如此。即是一个人辛勤工作的结果,也是一个家族开枝散叶的结果,是繁荣和勤劳的双重结晶。因而可以说,建房是一个人一生当中和婚礼并列的大事。因而,建房的礼仪在苗族社会中是隆重而神圣的。
天柱县瓮瓦溪苗寨
天柱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隶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县共有人口约43万,少数民族占比98.2%,其中苗族约占总人口的30%,即约有13万苗族。其中分布于竹林镇坌处镇一带的苗族大多数操苗语中部方言东部土语,总数一万余人;其余地区的苗族操“酸汤话”,他称“酸汤苗”“酸汤佬”。苗族主要分布在清水江沿岸的乡镇。
其中“酸汤苗”分布在湘黔交界的五县二十多个乡镇,总人口30万人左右,而天柱最多,在天柱县境内主要分布于远口镇,地湖乡,白市镇,江东镇,瓮洞镇,蓝田镇,渡马镇等地,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天柱县境内这一支苗族的建房礼仪。这是至今当地苗族家家都信仰而不衰的习俗。
择屋场
苗族传统居住为干栏式建筑,在天柱县这一支苗族的社会中多数是落地式干栏建筑(也叫穿斗式建筑),部分采用吊脚楼式。历史上天柱县是清水江“苗木贸易”最中心的区域之一,木材繁盛,建筑都采用优质的杉木建筑。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思想观念的改变,新建木房子的越来越少,新建砖房的越来越多。但是,关于建房的礼仪依旧在苗族社会中顽强的传承着,并不因建筑材料和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或被舍弃。
建房的第一步是择宅基地,俗称择屋场。房屋的朝向,宅基地海拔的高低,均有讲究。选择宅基地首先要请风水先生以罗盘观测何处为阳宅吉地,同时风水先生还会定下房屋的朝向,俗称选向山,定向道。
选定哪里可以做屋场,然后就是一个仪式:“敕水”。在选定的土地上摆上一碗清水,插三根香,少许纸钱,念诵咒语然后用点燃的香在水碗上画符,以此水淋于地。这个仪式不一定需要掌墨师,文武教的掌坛师,只要是学过法,得过法水的都可以。普通人则不可以。“敕水”需选吉日。“敕水”以后,屋主象征性的在地上挖几锄土,示意已经动工。有的在“敕水”当天开挖基础,当然也有选择其他方便的时间延后几日再开挖基础的。
在开挖宅基地以后,现在大多数先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地基,风水先生会用墨线在现浇板上弹出中心线,定好方向,再定出左右前后的起止。屋主再在线内画出自己房屋的房间结构设计位置,木匠以此定位起木房子,泥水匠以此线砌砖砖墙和现浇柱子。
起房
木房子的起房需要先准备木材。屋主请的木匠里有一个掌墨师,掌墨师是房子能否成功建好的灵*人物,尺寸调度全靠他心算。掌墨师会先和屋主确认开间,几柱几瓜,屋顶坡面的角度等等问题,然后才能开出一个需要的木材清单,包括每一根柱子、木枋需要的长度和大小。屋主就按照这个尺寸去山中选择杉木,准备木料。
将杉木砍伐、剥皮阴干完成以后,便是择日请掌墨师携众木匠们开工了。一般这一项工作会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柱子、坊、檩子、盖壳都依靠手工加工,榫卯自然贴合,不需要一根铁钉,也不需要图纸,全靠掌墨师的腹稿和现场调度。
一般的,这一切都准备妥当以后,会选择一个*道吉日将房子立起来,并当日上梁。上梁是建房的所有仪式最神圣、最集中的展示,是人生建房礼仪的高潮,也是建房活动中最讲究的一天。
木房多数为四扇屋,也就是三开间,对称式结构,中间为堂屋,左右为房间。一般为两层,一楼住人,二楼为仓库。三层的吊脚楼一楼一般为猪圈和牛圈,二楼住人,三楼为仓库。也有少部分房屋有七扇房。
当下随着建砖房的越来越多,建砖房也有必要一说。笔者发现天柱苗乡建砖房的习惯和外地也有不小的差异。
苗乡砖房除了乡镇上因为商业需要而层数较多较高外,寨子里的砖房以三层为主,少部分为三层半,四层或者两层者少见,其中三层,三层半占所有砖房的80%-90%。和天柱苗乡相去不过数十里的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东中部地区的砖房基本上就以两层为主了(以前建木房时该地多为一层,苗乡多为两层到三层),天柱以南的地区如笔者所见的广西桂林等地区均以二层为主。可见各地风习自成传统,虽二三十里外,也有不同。
苗乡的砖房多数为三开间,堂屋在中间,空间布局和木房一致。现在也有部分为两开间或者四开间的。两开间的,一般以由屋内视外的左手边一间为堂屋。苗家以左为尊为贵。则梁木也上在屋顶上对应堂屋正中的位置。如果是四开间的,大多数是两兄弟合建,都以当中两间为各自的堂屋。各自都要安家先,各自都要上梁。并非是一栋房子只上一个梁,而是看怎么分配,如果是几兄弟的,各有堂屋的,那么每个堂屋都必定对应一根梁木。在苗家的观念里堂屋空间和梁木是一体的,堂屋的神圣空间由堂屋、家先(神龛)和梁木三者共同构成,缺一不可。
天柱苗乡的砖房90%都装有瓦屋顶,现在多数都是彩色琉璃瓦,也有的用传统青瓦片。屋顶和木房子的做法类似,不过檩子的下面是砖头罢了。这却不是*府的要求,而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是木房装饰传统的延续。科学的来说,在多雨潮湿的南方,屋顶不仅是装饰物,也有利于保护顶层的现浇板减缓风化速度,可以防止漏水,渗水,在炎热的夏天还可以起到隔热层的作用,顶层房间也和一楼一样凉快。可以说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也是美观和实用的兼得。
如笔者家乡的瓮瓦苗寨,一个两百多户的寨子,除了几户采用红色琉璃瓦以外,其他砖房均用蓝色琉璃瓦,木房是黑色瓦片,这样自然形成的传统,既美观又协调,形成了苗乡的新风貌。
砖房多数是泥水匠团队制作,一般一二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结构,以上采用砖混结构,牢固美观。从开挖地基到砌筑完成整栋房子需时约半年。笔者走过许多苗乡,比如湘西苗乡、贵州西部苗乡,甚至凯里等地,新建砖房都喜欢用空心水泥砖,而天柱苗乡竟然没有一例,均采用更加牢固的红砖。在天柱苗家的想法里是如果没有准备妥当,甚至宁愿住原来的木房,也绝不草率制作。
和许多地方不同的是,天柱苗乡建砖房一般从开挖地基到建好房子,装修内饰完毕,购买家具,上梁,入住,一般均在一年内一次性完成。所以前期的准备时间也较长。
和其他地区喜欢拆掉老房子原址新建不同,天柱苗乡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在木房旁侧或不远处新开地基建房,许多人家同时拥有木房和砖房各一栋,这一点笔者在其他苗乡倒是见的不多。抑或是乡愁使然?他们热爱留下这些历史?
新房子装修完毕,家具家电一应准备完毕以后。屋主会选一个吉日在新打的灶台里点一把火,这叫点灶火,示意新生后的开始。
然后另外则一个吉日,邀请亲朋好友来上梁,贺乔迁,至此,方才到重头戏。这一天,所有的人不仅仅是来吃饭的,还是来欣赏屋主的新家的,空间如何,材质如何,工艺如何,这一切都彰显着屋主的审美和财力。
上梁与安神大吉
上梁是建房礼仪的高潮,不论木房与砖房。当今,面对着外界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苗区改新建砖房以后,把传统的建房礼仪都已经抛弃了。新房建好,请客吃饭也就完了。然而,天柱苗乡却顽强保持了传统的建房礼仪,尤其是上梁,无论是在偏僻的寨子里,还是在交通便利的乡镇上,甚至是在县城里的自建房,无一例外都会上梁。在天柱苗家的眼里,如果只有房子而没有上梁,那么神灵会得不到归依,祖宗会得不到香火,家宅不会得到他们的保护。
则上梁,又必有安家先,安龙、谢土等仪式。只有完成这一切,一个新房才算入住安定。是谓安神大吉。至此,房屋,尤其是堂屋的神圣空间才能构成,只有通过这些仪式和日常行为的规范,人才可能和灵性的世界得到平衡和有效沟通。
因为至今来说天柱苗乡这些仪式,不分木房和砖房都是一模一样的进行着,所以这里就综合一起说了。
砍伐梁木
梁木是上梁当天新砍伐的,一般是卯时(天微亮)时候由掌墨师和几个青壮年带上香和纸钱和酒肉,不声不响去山上预先看中的树下,由掌墨师祭祀并砍第一斧,接着交给其他人砍完,然后马上抬回来制作的。
从抬起梁木回家到上梁完毕,梁木不能再落地。中间只能由人替换抬,回来要架在木马上。接着就是制作梁木,上梁。梁木中途落地被认为大不吉。砍的杉木必须是同根并蒂生两根以上的树。不用独根生杉木。
制作梁木
梁木里需要的物品:
整粒米七粒,
干茶叶一份,
墨块一双,
朱砂一份,
雄*一份,
银子一份,
*历一本,
红布一张,
铜钱四个,
毛笔一双,
筷子一双,
五彩丝线一把。
制作方式是把砍伐来的杉木架在木马去皮,然后按照预定的梁木基座孔径大小,把梁木头尾做成符合大小的六边形。然后在梁木朝上一面的中心点上,画出一个位置进行挖孔,将以上物品逐步放入木内才算梁木制作完成。
开凿孔前,掌墨师将一升米放于梁前,上三根香,酒三杯,烧钱纸,主人家拿一个干净的大簸箕置于梁下。这时掌墨师有一段贯口祭词,然后开凿。凿孔的长度、宽度、深度都有定数,笔者视之大约是两指宽、一指长、半指深,具体的数据我还不知道。凿孔的第一错木皮要完整凿出,其余木渣全用大簸箕接起来。
孔开好后,依次放入七粒米(需完整无损,一般选糯米)、茶叶、朱砂、雄*、碎银子,墨块,再把刚刚的第一块木皮盖上压实。上面再放一本当年的*历,再用一张正方形红布对角把梁木包起来。用麻线穿过铜钱并绑在红布四角,用斧子将铜钱敲入梁木内。以五彩丝线(根数有定数,我亦不知多少)一头捆一双毛笔,一头捆一双筷子,然后将丝线绕梁木数圈系活结,筷子和毛笔自然垂于两侧。梁木制作完成。
上梁的祭品桌子上祭品:
稻谷一盆(脸盆装),
猪头一个(猪头嘴巴含猪尾),
糖果一份,
水果一份,
蜡烛一双,
新布鞋一双,
斧子一把,
母鸡一只,
公鸡一只,
米一升(升子装),
刀头肉一份,
酒十二杯,
竹尺一把,
香和纸钱若干,
“紫微高照”红榜一份。
上梁的仪式
在供桌上将祭品依次摆好,谷盆摆在正中间,梁木则正中放于谷子上,梁头在左侧(前边已经讲过房子左右),梁木中间再贴上“紫薇高照”红榜。一切准备妥当,掌脉师即开始焚香烧纸祭祀。祭辞我并不清楚。念祭辞时掌墨师穿上供桌上的新布鞋,一边念诵,一边以公鸡的鸡冠血分别点在梁头、梁尾和梁中,又以斧头敲击梁头和梁尾。
以前木房是以噶几布背儿带分别捆在梁头梁尾,在堂屋左右中柱上架上小梯子,屋主的两个不成年儿子示意性的把背儿带背在身上,上下其实都有大人托举,然后将梁木拉至屋顶,掌墨师亦从东侧楼梯登楼,继续祭祀。
现在没有背儿带的,多数用红布带代替。砖房则在一楼门口室外祭祀,然后一群兄弟在二楼把梁木拉上二楼的阳台,然后众人抬至三楼屋顶安装。梁木抬离桌子,即刻燃放鞭炮。
02:28
竹尺是砍伐楠竹一根破开取一部分,长数丈,掌墨师以墨在上面标示刻度,不过这都是象征性的,不追求精准。所需尺寸笔者不知。上梁时以此竹尺置于楼顶梁木下木枋上。
掌墨师祭词不断,安装梁木到预定的位置里,则放一只母鸡在梁木上“踩梁”。传统木房因为当天立起来还是一个空架子,则主人家拿一张干净的床单四人张开在堂屋中央,掌墨师一边赞颂吉语,先抛下大个的糯米糍粑,再抛下糖果,主人家全部接好以后,屋顶众人和掌墨师一起将剩余的小个糯米糍粑和糖果纷纷抛下,则当日来贺乔迁的一众亲友纷纷捡拾,以捡得多者为喜。
至此,上梁仪式结束了。
安家先
家先,这是当地方言,统称是神龛。不过安家先不是直接买一个神龛回来摆上就是了,而是一个安神的仪式。这个仪式需要文武两教的掌坛师举行。现在一般是在上梁当天举行。建木房子的则因为上梁当天房子还没有装修完成,则需要房子装修完成以后再择日进行点灶火,安家先。
需要准备的物品:
家先一套(神龛,神榜)
香炉一套
杉木歩凳一个
猪头一个
刀头肉一份
糍粑一份
米一升
豆腐一份
碎银子一份
酒十二杯
蜡烛一双
香和纸钱若干
天柱苗乡的神榜和神龛也有一定的地域特色。许多地方的神榜上书有满天神佛,什么佛祖观音,老君孔子统统都有名号列于供奉,独于最末小字一行:“x氏历代祖宗之位”。天柱苗乡的神榜非常简单,中书“天地君亲师位”,左右小字书写“是吾宗支,普同供养”八个字,再外侧左右是一副对联,仅此而已。
神榜挂于神龛上面,神龛上层一个香炉,也叫上坛,苗家认为这实际上是供奉本家历代祖宗的,所以神龛上禁忌放置刀剑、剪刀等尖锐铁器。下面一层,也叫下坛,所供奉的是下坛土地,通常也叫中宫下坛镇宅土地,是土地公和土地婆一对,共享一个香炉的香火。
苗家认为家先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所供奉者,普通人家就上坛祖宗神位和下坛土地,文武教宗教人员和药师家庭还要在下坛并列一个香炉,称为祖师坛,香火供奉本教本法历代祖师。大门上还有一个门神的香炉。离房子一二十米之内房屋左侧或者右侧的必经之路的路边一般还要立一个土地,供奉的是档头土地,苗人认为这可以保佑全宅不受外灵的惊扰。平日于早晚饭前由家中男性烧香供奉,以年龄最小的男性为优先,逢初一十五时候还要加一根香祭拜档头土地。
这一点再说一下这个歩凳,外地的朋友可能很不熟悉。这个词汇是酸汤话方言。将一整根杉木,锯下一截,这样就是一个最原始的凳子,当地叫歩凳。安家先时候必须要制作一个歩凳。安家先完成后,这个歩凳不可损坏,需一直保存下去,直到房子不再住人为止。苗家人相信,这个凳子是苗族人祖先坐的凳子,迎接祖先的灵*回到家里,他们只有这个凳子才能安坐。
我天柱苗乡和外地还有点区别是香炉不是直接放在家先上的,香炉底下须要用红纸包几十张纸钱做一个纸包,一般纸里也要放银子。
师傅举行安家先仪式时候,在堂屋中举行,神榜神龛安装好,歩凳置于神龛一侧,祭品摆在桌子上,歩凳上,焚香烧纸,念诵祭词。然后在过程中,师傅将红纸包摆正,将香炉摆上。然后祭祀得大合同顺卦为佳,然后祭祀在送神仪式后结束。
安龙、谢土
安龙,又叫接龙,复龙神。苗家认为,建房属于大兴土木的工程,惊动了大地和众多的神灵,所以除了迎接自己家的祖灵,还必须举行仪式沟通众多的天地神灵,则有安龙、谢土之祭祀。里面知道的比较多的有地神地主、地脉龙神,实际上祭祀的并不止这些。
龙神有多种,在苗家的观念里,迎接龙神到自己的家里来,会带来吉祥和财运。如果龙神不归位,不安宁,则家宅不宁,这时候又需要重新接龙神了。建新房的第一次接龙神是家家必要举行的。谢土则是感谢土地之神。这两堂法事要在户外举行,一般是房子左右侧不远处。需要的祭品也各有不同。这两堂都属于武教的法事,故由武教掌坛师举行。
因为笔者也没有详细经历过,故此也只知道个大概,在这里粗略一说。需要的相同祭品有米一升,糯米粑若干,豆腐若干,香纸若干,刀头肉一份,酒若干杯,安龙还需要猪头一个,谢土则需要母鸡一只,是否还有相关祭品笔者不清楚。
历经了建房,装修,点灶火,上梁,安家先,安龙,谢土等一系列建房礼仪,天柱苗家的新房终于完全建好,苗家人相信只有通过这些礼仪构建了神人两安,阴阳连接的空间,这才是“家”。
你的家乡又有什么样的建房礼仪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