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
你真的知道吗?
是因为屈原而来的节日?
粽子是为保护屈原遗体
而投到水中的“神器”?
作为史上极其著名的耿直boy
屈原发来三连否:
别瞎说!不是我!成因很复杂!
其实,端午节
首先是一个全民健康日!
端午,先来克服“水逆”
探究中国传统节日,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农耕文明所涉的物候节令。
端午,接在芒种节气之后,这里插播一下芒种。“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或意通“忙”,忙碌;“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芒种的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
芒种节气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此时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播种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在稻作地区的南方,“芒种”是插秧的忙碌时节,而在北方则是夏熟作物麦子收获之时。抢收抢种,芒种,忙种,农耕时代没跑了。
过了芒种,田地里的农活刚要暂歇一阵儿,夏季持续的高温、频繁的暴雨又接踵而至,随之而来的是洪水、瘴疫、毒虫、瘟病等等,总之祖先们遇上“水逆”(水逆,网络流行词,指水星逆行而导致运势不佳)了。
如何让“水逆退散”?
据先秦和汉代的文献记载,当时人间共识是仲夏五月为阴阳相争、死生分判的恶月,五月五日凶日,故在五月五日恐怕物生不茂、人命不长,要举行各种祈禳活动。到汉代,五月五日的祈禳活动,成为国家仪典。又据西晋及南朝文献记载,五月五日,又称为“端五”或“端午”。
起于战国时期,于汉代成为国家仪典,端午节的实质是辟邪的节日,主要目的是卫生保健。人们把蝎子、蜈蚣、蛇、蛤蟆和壁虎,定为“五毒”,警告孩子躲避它们;在粽子外缠五色线,还加上楝树叶;用兰草水、艾草水沐浴;门口挂艾叶菖蒲;手腕上缠五色线长命缕等等节俗,从预防层面或信仰层面,提示民众远离瘟病,保护健康。
*石西塞山道士洑村,村民们将艾草扎成耙点燃,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烟熏、消毒、除虫、驱瘟。吴志坚摄于年
纪念天团,屈原最出圈
汉代将五月五日视为阴气萌、人易死的凶日,也将此日看作逝者的忌日,进而在此日纪念一些受到敬重的人物,如割股啖君而不求荣华的介子推、忠贞贤能却遭弃迫死的伍子胥、沿江寻求父尸未得而投水溺亡的孝女曹娥、勤*爱民而*绩卓著的苍梧太守陈临等,当然更有荆楚之光屈原。
据文献记载,端午纪念天团“出道”最早是介子推,其次是伍子胥,再次是屈原,曹娥与陈临皆晚;“受众”最广是屈原,其次是介子推,再次是伍子胥,曹娥与陈临皆狭。介子推受到纪念的地区,主要是今山西部分地区。伍子胥受到纪念的地区,主要是今苏南浙北。曹娥与陈临受到纪念的地区,分别是今绍兴或梧州一地。唯有屈原,在东汉已经成为当时中国许多地区端午纪念的人物。
秭归屈原文化旅游区中的屈原像
身为楚国贵族的屈原,在约年前是如何成功出圈,被广大民众知晓、尊崇、怀念并在端午祭祀呢?
屈原壮年流放江南,行踪遍及沅湘流域诸地,群众基础广泛。屈原抒写自我思想和经历、表现自我理想和人格的楚辞作品,以巨大的精神、人格和艺术魅力倾倒了文化精英们,以致社会风行楚辞、文人竞相研习。屈原被推尊为道德人格的楷模,楚辞被推尊为文学艺术的典范。
年在安徽阜阳汉墓里,发现了屈原《离骚》和《涉江》残简各一支。此墓墓主卒于汉文帝十五年(前),距屈原自殉约百余年。这一考古发现表明,汉代社会的上层人士喜好楚辞、习读楚辞。
东汉及以后持续的社会动荡、国家危难局面,促使社会各层人士更加怀念屈原,并自觉参与到相关纪念活动中。正是从此时开始,一种文化现象开始了演化:本是与农耕相关,禳灾祈福的节日,演变成一位伟大诗人的纪念日,并由南至北,遍及全国。
年6月17日,农历五月十六,西塞神舟会神舟巡游于街巷。吴志坚摄
从传世诗文看来,唐人已认定纪念屈原是端午节俗活动的主题,竞渡和吃粽子成为端午节俗活动的主要内容。唐代的竞渡,是官府主持的规模盛大、热闹非凡的祈祝及娱乐活动,在江水上设有彩标,令众舟奋勇争胜,寓意在于鼓舞人们争取秋季大丰收。
同时端午节俗活动又因承古老的祈禳传统,如民间长期流行喝雄*酒、挂艾叶菖蒲、采药草煎汤沐浴之类,由此构成的端午习俗大概在唐代就大体定型了,并且流行至今、盛而不衰。
端午节,原来是全民健康日
端午节被先民定为“恶月恶日”,并非主观臆断,而是基于此时自然物候的变化,人体健康受到威胁,目的是提醒大家注重健康,防患于未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个预警。
宋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记录当地端午划船比赛活动:“其实竞渡也,而以为禳灾。”著名民俗学家江绍原在《端午竞渡考》表示,竞渡本来是驱瘟、送灾的社区公共卫生活动。
年7月1日,农历五月十八,湖北*石西塞神舟会神舟登江,背景远处为西塞山。吴志坚摄
年,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首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此次申遗,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石市的“西塞神舟会”以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大部分组成,其中*石西塞神舟会保存了端午节祈福禳灾的古老DNA。
西塞神舟会是*石市西塞山区道士袱村民庆贺端午节的传统盛会,主要活动有制作神舟、唱大戏祭祀、巡游、送神舟下水等仪式和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龙舟开工仪式,扎制神舟,农历五月初五为神舟开光,五月十五至十八是神舟会正式会期,整个活动历40天,是目前国内端午节时间较长的祈福活动。
西塞神舟会神舟前甲板上各路神仙塑像。吴志坚摄于年
神舟会正式会期间,当地群众在道士洑村日日夜夜唱楚剧大戏,四乡八岭的民众赶来向神舟许愿求福。农历五月十八日上午神舟出宫,由16名青壮小伙抬着神舟恭送入江,任由水流带着龙舟沿江而下,东流入海。此时江上众多渔船鞭炮齐鸣,神舟登江处的大堤上,有成千上万的村民双手合十,祈求神舟带走疾病、带走瘟疫、带走灾难,祈年吉祥。
端午节开局只为避灾,祈福、求生存,后来,才华横溢、品德高洁的屈原强势融入,逐步演化升级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进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民众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与民族追求发展的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融汇成端午节蓬勃旺盛的生命源泉,端午节由此生生不息!论努力,不得不服端午节!
在这里,小布祝各位端午安康!
来源:湖北日报
1孟祥伟在全市汛情会商会上强调:保持战时状态守护群众安全
2定了!咸宁初中、高中全面开学!
3咸宁防汛进行时!附现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