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畜无害的壁虎,竟然也是五毒之一,这 [复制链接]

1#

综述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地大物博,在华夏文明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故事传说和文化遗产。其中许多传闻在古人浓墨重彩的描绘里都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气息,最常见的便要数民间故事了。不同的人文风情及乡土特色,在我们今天许多习以为常的科学认知里则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

不过对于古时候的人来说,自然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还没有科学技术发展的时候,人们的这些自然认知或是民间故事就成为了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重要引导。

这其中部分事物可能还会形成一种文化演变,成为新增的民俗活动。昆虫鸟兽作为一种常见的事物,在这些故事传闻里有的就成为了一些禁忌,人们会极力的去避免与它们接触。

五毒传说

蟾蜍、毒蛇、蝎子、蜈蚣、壁虎,这几种生物是否会让你闻之色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虫兽是再常见不过的生物了。可能是出于一种天生的恐惧感,有的人一看见它们就浑身难受,甚至还会被惊吓产生惊厥。

之所以这些生物会让人出现这样的反应,想必除了我们祖先在数万年的进化中,对于毒害之物的畏惧是刻在DNA里之外,很大程度上可能要归于我们平时的听闻。

小时候我们常听大人讲,毒蛇、蟾蜍、蜈蚣这些是剧毒之物,被咬伤后难以处理,还会有生命危险。

加之这些生物长得都不怎么样,通常它们的外表颜色不是及极其鲜艳亮眼,就是黯淡灰沉难以发现,因此这种生物性表现出来的“不凡样貌”便让人的动物本能被激发出来,大脑会告诉你两个字:“危险”。

在我国古代,人们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耕社会是中国长期以来的社会表现形式。气候在进入谷雨后气温升高,虫害也随之进入了高频的繁殖阶段。其中最常见的蛇类、蟾蜍、壁虎、蝎子、蜈蚣会大量出没,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害虫也会出现。

而这些毒物在医疗并不发达的古代会对人们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还会影响人们生产活动。为了减轻虫害对农作物以及人的威胁,人们会在农田进行灭虫活动,同时还会张贴谷雨贴,对人们的安全和庄稼收成进行一个驱邪纳吉的祈祷。

壁虎

而今天我们则要好好的聊聊“五毒”之一的壁虎,作为一种爬行动物,为什么在古代它会被称为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毒物呢?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乡镇都已经成为了大城市,曾经随处可见的壁虎在现代人的生活其实较少看见了。

在古代,壁虎又被称作“守宫”,关于守宫这个名字的由来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晋朝的张华在《博物志》一书中关于壁虎的使用,书中说如果将壁虎喂养起来,只投朱砂喂养,七斤朱砂喂足,壁虎全身就会逐渐通红。然后将壁虎磨碎,用来点在女人身上即使一年也不会消散,除非进行房事。

这种做法通常在古代被人们当作是女性遵守妇德或者贞洁的标志,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守宫砂”。

另外一种说法是,古人经常在皇宫中看见壁虎,而壁虎的外貌奇特,昼伏夜出,被认为是守护宫殿的神物,所以被称作守宫。不过这些都是古人当时对事物的了解不够完整具体,很大程度也有一些迷信的想法在里面。

我们现代对于壁虎的认识很多时候都来自于书本或者电视节目,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要数它的断尾本领。壁虎的尾部软骨就像一个开关装置一样,一旦遇到被对手抓住尾部或者难以挣脱时,身体就会断开与尾部的连接。这样在对手分散注意力的同时,壁虎便有机会逃之夭夭。

壁虎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它是壁虎科下的亚科亚目,有超过种壁虎在世界上生存,而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是“家壁虎”。

这类壁虎在长期的趋同演变中,逐渐适应了人类的环境与生活,在人类居住地中非常常见。如今随着科学家对它的了解,人们已经知道了壁虎其实是一种益虫,算是人畜无害。

那么既然壁虎捕食习性和生活状态在很多时候都对人类是有益的,为什么古人还把壁虎列入“五毒”呢?

壁虎之毒

古代关于壁虎之毒众多的传闻里,描写最多的就是壁虎的尿液。在某篇故事里有记载道,某个夏天,一家农户女人晚上在给孩子洗澡,桌上边有白天喝剩下的茶水,孩子口渴,妇人就拿给孩子喝了。妇人出去一趟后,孩子就不见了,而盆里的水变得又浑又腥。妇人仔细一看,发现水旁有两只大壁虎在进行交合。

上述故事考虑到是作品创作,多少存在一些艺术加工的成分在里面。不过在古人的统一认知中,壁虎尿是有毒的。根据中医里的说法,壁虎尿毒性较烈,滴入眼中会失明,进入耳朵会聋掉,留滞在皮肤上会引起溃烂,而壁虎爬过的食物食入肚中则会中毒死亡。

壁虎不仅是在毒性上被人们当作性质强烈的毒物,在其他的描述中,例如习性上也是甚“毒”。古人认为壁虎也是一种淫虫,喜欢有水的地方,而且特别喜欢在有水处进行交合。壁虎交换留存的精液更是剧毒之物,人食用后还会化为脓水,所以隔夜的茶饭不能够食用。

另外在一些本草记载中,壁虎却是性味咸寒且有弱毒性的中药材,现今留存的一些相关文献对于壁虎的性味都是延续这些本草的说法。

壁虎断尾的逃生技能更是让古人感到惊恐,断尾后的壁虎尾巴仍然会在短时间内处于活跃状态,这是它残留的神经放电信号所导致的。

这个深藏不露的技能让古人却认为壁虎的尾巴不仅有毒,而且还会趁人熟睡的时候钻入耳朵里,把人变聋。

对于这些毒物来说,人们都是驱之不及,加之一些故事传说和民间听闻,壁虎在过去往往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好的印象。

壁虎的研究

由于壁虎在民间的故事传闻中经人杜撰,长期以来都一直有着不小的误解。但其实在“五毒”排行里,壁虎被列为五毒之一并不是壁虎的毒性有多厉害,而是它的药用性。

毒性在古人的字词使用中其实更多的还有对于毒药理方面的描写,以中医为例,毒性强弱实际上也有药性强度的一层意思。

在这些毒物当中存在的药用性里,大多都用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手段较为偏激,五毒的奇特性让不少民间百姓对此都产生了一些误解。

在中国药科大学多肽药物创制工程的研究中,就发现了壁虎许多的药理作用。在癌症方面,以小鼠肝脏、脾脏为主要研究方向,科研人员发现壁虎干粉对脾脏和胸腺有生长刺激的作用。而壁虎醇提物的研究发现,通过对照实验结果来看,壁虎醇提物可以不同程度地提升小鼠的白细胞数量。

壁虎的硫酸多糖还可以促进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增值,并对淋巴细胞具有有丝裂原的作用。

多糖物质对抗原呈递细胞的促进通过抗原呈递作用使淋巴细胞加强了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果。这些研究都证明了壁虎在药用性上有着增强免疫能力以及抗病能力的作用。

壁虎的断尾逃生绝技人尽皆知,在再生医学和分子生物学上,壁虎断尾后的再生能力也成为了目前生物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

壁虎断尾后会经历伤口愈合、再生芽基形成、尾部再生三个阶段。在实时定量的聚合酶链式反应中,壁虎尾部再生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mRNA水平有一定上调。

壁虎尾部再生阶段的早期和中期,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化细胞里存在的大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会堆积在尾部脂肪组织中。其再生过程中,断尾处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胶质生长因子-2、转铁蛋白等相关活性物质可使细胞重新进入生长周期。

科研工作者们对壁虎尾部再生能力的深入研究,是希望在以后能够指导人体内仿生再生通路,以及壁虎提取物中的再生因子,从而开发出促进组织再生的药物。

五毒文化

壁虎比起其他毒物来说,毒性很难说有什么太大的效果。有毒的尿液也只有微毒,少部分人可能会起过激反应,反倒是壁虎携带的沙门氏菌和一些病菌倒是强出不少。人们如今已经消除了对壁虎的偏见,但在整个五毒体系中,五毒在中国还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在里面。

在先秦时期,人们认为五月是“毒月”,毒虫在这个时候出没,在《礼记》中的记载,端午起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受夏季的炎热湿闷和虫害干扰,人们放缓了农业活动。为了驱赶这些毒虫,人们便会用饮用雄*酒,在门口捆绑艾草、菖蒲等植物,并撒上朱砂雄*来驱赶五毒。

除此之外,百姓们还会制作五毒的剪纸或画报,有的家里还会给自己的小孩身上画出这些五毒的形象。意思是请回五毒,百毒不侵,保佑平安。

五毒在后来还被人们以玉佩制出形象,寓意各种美好吉祥,招财通福。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与之如何相处才是更重要的方法。

结语

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对自然事物的一些基本认知。但由于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素养普遍不高,一些事物失去原本的样貌,再加上杜撰,五毒自然也就成为了人们避之不及的东西。壁虎这种行踪隐秘,习性怪异的生物自然也就被人们当作了一种“毒物”。

但此毒非彼毒,随着人们对自然了解得不断加深,一些原有的误会自然而然也就化解开来。如今壁虎作为家居益虫,另外也是三有动物,我们大可不必像以前那样惧怕这种生物。相反,我们应该尝试更好地去接纳它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