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治疗心悸失眠抑郁症过敏性紫癜再障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的大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导读:归脾汤,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胃、十二指肠溃疡、脑外伤后遗症、头痛、脱发、特发性水肿、心脏病、月经不调等病症。

歌诀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兼加姜枣益心脾

常用量白术、当归、白茯苓、*芪(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人参各一钱,木香五分,甘草(炙)三分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神疲倦怠,面色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方解

本方证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必致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脾虚统血无权,则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下血;面色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均属气血不足之象。上述诸症虽属心脾两虚,但以脾虚为核心,气血亏虚为基础。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治宜健脾养心与益气补血兼施。

方中*芪甘温,益气补脾,龙眼肉甘平,既补脾气,又养心血以安神,为君药。人参、白术补脾益气,助*芪益气生血;当归补血养心,助龙眼肉养血安神,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为佐药。炙甘草补气调中,为佐使药。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

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的常用方。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及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附注

心脾两虚是抑郁症中后期常见的证型。郁证大多由于情志失调,肝郁气滞所致,肝郁发生后,既易郁极化火伤阴液,又易郁逆克脾,或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横犯脾土,脾为后天之本,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日久导致心失所养,神不守舍。或长期思虑太过,伤及心脾,一方面直接耗伤心血,心虚则神耗,同时也要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导致心神失养,神无所主,最终形成心脾两虚。归脾汤健脾养心、补气生血,尤适用于抑郁症属心脾两虚者。

加减用药

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等。

禁忌出血属阴虚血热者,应慎用。血燥血瘀,气虚痰凝,下元虚亏者,切不可服。

类方比较

本方与补中益气汤同用参、芪、术、草以益气补脾。其不同之处是功能各有侧重,本方补气药配伍养心安神药,意在心脾双补,复二脏生血、统血之职;补中益气是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意在补气升提,复脾胃升清降浊之能。因此,二方是主治亦不相同,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胃气虚之少气懒言、发热及中气下陷诸证;本方则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

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证悉除矣。”

吴仪洛《成方切用》卷1:“医贯曰:心生血,脾统血,肝藏血,凡治血证,须按三经用药。远志、枣仁,补肝以生心火,茯神补心以生脾土,参、芪、甘草,补脾以固肺气,木香香先入脾,总欲使血归脾尔。”

《冯氏锦囊秘录》心藏神而生血,脾藏意而统血,思虑太过则两脏受伤,而血不归经,心血不足则健忘、怔忡,惊悸不寐,脾血不足则嗜睡少食,体倦肢痛,不能统血遂致妄行,甚则气郁而心脾作痛,在女人则带下而月经不调,兹取参、苓、术、炙草,甘温可以补脾,龙眼、枣仁、归身、远志,濡润可以养心,佐以木香者,盖思虑所伤三焦气阻,藉其宣畅调气舒脾,则气和而血和,且平肝可以实脾,而血散于外者,悉归中州而听太阴所摄矣,故命之曰归脾汤。

《己任编》此方乃严用和所造,其对证则二阳之病发心脾也。盖欲补脾,则先补心;欲补心,则先补肝。所谓隔二之治。然往往用之于吐血、咳嗽、寒热,木香多不合,以其香燥,反能动肝火而燥津液。予每去之而加白芍,以追已散之真阴。且肺受火刑,白术太燥,恐反助嗽,得芍药之阴以为佐,亦是妙于配合。如肺肾受伤,再加麦冬、五味;肝肾受伤,则芍药更为有益。如从怫郁而起,则加柴胡、丹、栀。如非二阳之病至怔忡,则去木香加枸杞、麦、味之属;如梦遗,则加五味、熟地、白芍、牡蛎之属;如怔忡而挟包络有余之痰火者,则加*连、生地、贝母以清之;梦遗而挟相火者,则加知、柏、麦冬以清之。惟脾虚久泻者,方留木香以醒脾;脾虚挟寒者,虽肉果、桂、附皆加也。

医案精选

*某,男,48岁

初诊:年3月。失眠多梦已三年,气急,乏力,面色苍白,纳差,舌淡,脉弱。以归脾汤加减。

处方:*参9g,*芪9g,熟地*9g,龙眼肉9g,丹参9g,白术9g,木香6g,茯神9g,酸枣仁6g,柏子仁9g,首乌藤15g,五味子9g。七剂。

药后失眠等症改善,续方十四剂。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