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庆端阳 [复制链接]

1#

端午安康

DRAGONBOATFESTIVAL

说起端午,便想起屈原含冤投江的故事。学者说,端午的历史或许比那更长。历史的烟尘已落定,习俗传承千年,今日的端午,已留下过往温柔的烙印。此时又飘粽香,你的端午什么样?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每到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飘着粽子的香气。北方甜粽,南方咸粽。咸甜之争,是节日里的默契话题,藏着中国人对端午的亲昵。

还记得小的时候,要到端午节时,姥姥就会发上江米、泡上粽叶,把江米盆、粽叶盆都搬到院子里面,坐在树底下一条一条捋着,包出来不同的粽子。

我跟表妹在旁边,拿着蓝的、*的、红的各色丝线,把枣粽子、豆沙粽子等等不同馅儿的粽子包出来。煮了以后,先要端着小笸箩去胡同里,挨家挨户给邻居送粽子尝鲜,这是老北京的热情。

过节,其实是顺着一种又一种食物的香气,追溯到它最早的源头,把节日的情意传递。

字解端午:时光在这里交错

端午是个大节日,这个节日的命名本身就大有来历。

什么是“端”?

《说文解字》说“端”字就是“直”的意思。大家知道吗?在陕西方言中,如果有人告诉你“端走”,不是让你把吃的端走,而是告诉你照直走。

农历每月有三个五日——初五、十五、廿五,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元代的陈元靓在《岁时广记》里边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说文解字》说,“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最早中国人认为五行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构成世界的物质。“五”则象征着时光在正午、交午时候纵横交错。林义光在《文源》里面就说过:“五,本义就是交午,假借为数名。”

也就是说,“五”和“午”这两个字存在通用的情况,重午节、端午节和五月节,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说文解字》上解:“午,啎也。”这个“午”字有忤逆、逆反的意思,“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五月的时候,阴气跟阳气之间有冲撞,所以到了端午这个时候,根据阴阳冲撞之气,人是要驱邪去病的。

端午渊源:千年未变的传承

一提端午节,老少皆知跟一个人有关,就是中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面记载:屈原是楚国人,而且是楚王同姓,做了楚怀王的大臣,很受楚王的器重。那时候,秦楚争霸,屈原举贤举能,力主联齐抗秦。

当时,齐楚燕韩赵魏秦这战国七雄只剩下北方的秦、南方的楚、东方的齐这三家有实力统一天下。其中楚是齐和秦争夺的焦点,谁能联合楚国,基本上就能够打败另外一家。

希望能够联齐抗秦的屈原,却遭到了令尹子兰和大夫靳尚的强烈反对。最后,楚怀王被秦国扣留做了人质。屈原被流放了,离开了郢都,到了湘水流域。后来,秦*大破楚国郢都。

屈原万念俱灰,写下《九章》中的《怀沙》以后,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他投江以后,楚国的老百姓们就赶紧划船去救他,一直划到洞庭湖,根本没有见到屈原的尸身。人们怕江河里的这些鱼吃掉他的身体,就回家拿来米团投进江里,让那些鱼鳖虾蟹全都吃饱了,就不会再去咬屈原的身体了。

南朝梁代吴均写的《续齐谐记》里写过这样的文字:“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从最早的竹筒,到后来的粽子,以及雄*酒,据说都是为了药晕那些蛟龙水兽,免得伤害屈原。

除此之外,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还有一个民间的说法。相传,端午是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落祭祀的节日。在五月初五前后,他们会举行龙舟竞渡来进行图腾祭祀。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里面也曾经说过:“端午节就是龙的节日。”百越民族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所以他们要赛龙舟,进行盛大的图腾祭祀活动。

在端午节,无论吃粽子还是赛龙舟,不同的起源、不同的解释,都借着相同的习俗沿袭下来了。到了今天,还将继续沿袭下去。

端午习俗/p>

艾草雄*皆是温暖惦念

端午这时候,天气已经热起来了,病菌也开始活跃起来了,因此这时要驱邪、去病。很多地方都有悬挂菖蒲、艾叶,佩戴香囊、喝菖蒲酒、喝雄*酒的习俗。有学者就将端午视为中国的药草节。

端午使用药草的方法有不少。

其一,用药气来辟邪。艾草、菖蒲等青绿的草药会散发出清香的气味,能够祛除毒虫、净化空气。在山东,人们会在家门口插上艾蒿;福建客家地区,会在门上插菖蒲和桃枝;台湾则会插艾草、菖蒲和榕树枝。制作香包、点洒雄*酒也是一样的道理。

其二,用药草水洗浴。湖南等地在民间有“洗了端午澡,一年身上好”的说法。据说,端午中午,用药草熬煮洗澡水后洗浴,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其三,药草做食物。全国各地的端午食俗或多或少都与药草有关。山东会吃艾叶煮鸡蛋;江苏苏州则会吃水煮大蒜;云南会炒八宝菜吃,里面有一二十种野菜。

其实我们很多节日、节气的由来,有文化的由头,也有养生的由头,有地方习俗的由头,也有人们对于一种习俗的心理认同。走到今天,大家有了更先进的去病、保健手段,但是粽子、艾草、雄*酒仍然流传着,已然变为一种文化的符号与人文的纪念。

当我们手捧粽子,总会想起屈原,会再一起说一段那时候的故事。每逢端午将至,给家人去电话时,也许也会问上一句“家里挂艾草了吗?”这便是节日的温度。

总有声音在说,传统文化已经远去,但是,细想来,它们早已印刻进我们的血脉,那些过往中有些神秘的仪式,化为人心中温暖的惦念继续流传。

往期精选

节日节气芒种丨忙中有夏趣小满

中国人的喜悦,小满就好立夏|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诗词古韵

丹韵词音

乱红尽飞去,春日留不住丹韵词音

诗意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踏雪寻梅|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家庭教育

高考,家长的修行“小神兽”提前归笼,隔代教育沟通妙招支给你!隔代教育分歧多,怎样和老人沟通?

女性成长

母亲节丨爱在日常,方不寻常妇女节快乐

每位“李焕英”,都有自己的“精神成长史”今天的我,是母亲,也是女儿

游历四方

跟着诗人去登山:登临绝顶后我们看见了什么?

行者于丹:远方的三种别样风景,可惜大多数人只知其二

生活雅趣

世界读书日

人生况味,书卷之间汉字之美

大道直行,汉字人生路

寻找夏日清凉有何难?万般不如吃茶去!

情感领悟

视频

,有信有爱有未来!

容貌焦虑是不是个伪命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