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与人间作水嬉
谁知千载沉渊痛
为投角黍吊湘累
竞渡传从楚岁时
端
午
节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壹
端午节放假通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31
二十
1
儿童节
2
廿二
3
廿三
4
廿四
5
芒种
6
廿六
7
廿七
8
廿八
9
廿九
10
初一
11
初二
休
12
初三
休
13
初四
休
14
端午节
15
初六
16
初七
17
初八
18
初九
19
初十
20
父亲节
21
夏至
22
十三
23
十四
24
十五
25
十六
26
十七
27
十八
28
十九
29
二十
30
廿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年端午节放假安排如下:6月12日(星期六)至14日(星期一)放假,共3天,不调休。
同学们,今天已经是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了,这个假期,你是怎样度过的呢?
贰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叁
端午节的别名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端阳节
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2
龙舟节
龙舟竞度最早是古代先民祭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先民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舟船画上龙图形作为部族的图腾或保护神。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故又称龙舟节。
3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肆
端午节的习俗
1
划龙舟
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竟赛。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2
饮蒲酒、雄*酒、朱砂酒
饮蒲酒、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朱砂等。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3
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传统之俗,用红绿*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4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5
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6
放纸鸢
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还有许多的习俗,这里就不给大家一一列举了。那问一问大家,端午节有没有栓五色丝线?有没有出去放纸鸢?喜欢吃是咸粽还是甜粽呢?
端午节过后,
期末考试也将到来,
希望大家好好复习,
可以取得一个好成绩。
END
图文
武彦峰
冯欢
编辑
裴玉洁
张瑜
责编
王丽娜
sxsdjgxytw
有温度,
有态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