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没有忌口的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43609.html一、元日“元日”按现在说法,就是过年,也叫过春节。其实春节这个叫法,历史很短,也就一百多年吧。古人呢,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元旦。民国成立之后,改用了公历,把公历的一月一号立为元旦,原来作为元旦的农历大年初一,就改叫春节了。“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元日”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春节”的习俗,相信大家应该熟悉了,王安石有一首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很好再现了宋朝时过春节的场景——放鞭炮、挂桃符(春联的前身),还有饮屠苏酒。“屠苏”为何物?是一种特殊的药酒。元日全家饮屠苏酒,可祛不正之气。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苏轼的弟弟)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正月初一这天,还有“不动扫帚”的习俗。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元日”我们就说到这里。二、人日正月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亦称“人胜节”、“人七日”等。老一辈的人会在这一天会发发朋友圈纪念纪念,但年轻的朋友很多已经不知道有这个节日。“人日”跟“女娲”有关。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人日这一天,民间有吃“七宝羹”的习俗。隋朝诗人薛道衡有一首诗《人日思归》,我个人很喜欢——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后两句意思是: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这首诗很短,但字里行间会感觉到一种苦涩的思乡之情。所谓“言简义丰”,大概就是这个味道吧。三、上元节即元宵节,又称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逐渐成为民间习俗。所以这一天也叫“灯节”。元宵佳节有其爱情属性。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元宵节这天才被破例允许结伴出门看灯赏玩。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这也成为了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想到中国情人节,大家会想到“七夕”,但小编觉得“元宵”才是真正具备“爱情属性”的节日。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名篇借元宵抒写爱情故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四、社日与“二月二,龙抬头”社日节,又称土地诞,分为春社和秋社。春社按立春(填节气)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陆游写《游山西村》,当中有: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两句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我们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拓展一个文常知识: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万人“春社踩桥”提到“二月二”,就要说说“龙抬头”,这一节日又称春耕节、春龙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春耕的开始。人们会在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风调雨顺。五、花朝节顾名思义,是纪念百花的生日,俗称“花神节”。有以二月十五为花朝,也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这是一个很美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虽然这个节日如今已经消失,但“踏青”这一词仍埋藏在我们文化基因里。我们现在经常谈“美育”的重要性。我觉得,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体悟大自然,就是很好的“美育”机会。六、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fú禊xì”。这一节日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是一个颇具娱乐属性的节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有上巳“祓除畔浴”的影子。上巳节有一很好玩的节目叫“曲水流觞”,即“流杯曲水之饮”。所谓“流杯”(也称“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流觞曲水”,大家想到哪篇古文呢?欢迎讨论区留下你的答案。七、寒食与清明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这一习俗相传跟纪念“介子推”有关。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对了,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这一点可以记下来。苏轼有《望江南·超然台作》,是关于“寒食”最好的作品之一。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讲完“寒食”,最后讲讲“清明”,《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在全国范围盛行并设扫墓假期其实是在唐宋之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清明融入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现在成为了法定节假日。.“人日”对应的是哪一天()A.正月初一B.二月初二C.正月初七D.正月十五2.以下诗句和节日,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B.人日: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C.上元: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苏辙)D.社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3.下列诗句中体现的节日,按照时间先后正确的一项是?()①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②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③寒食后,酒醒却咨嗟。④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八、端午又称“端阳节”,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上一期我们在春天重要节日中,提到“龙抬头”也跟天象崇拜有关。很多童鞋不知道“端午”这个叫法是怎么来的,其实按照古代的地支纪月法,农历五月属“午月”,“端”又有“开始”的意思,“五月初五”算是五月的开始,故称“端午”。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合了多种民俗。如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相传这两大礼俗都与屈原有关。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无果。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于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为“赛龙舟”的民俗。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了“食粽”的习俗。“端午”还是个祈福辟邪的节日。根据阴阳术数,午为阳,重午为至阳。古人把端午日午时,三午相重,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那么用何物辟邪?古人认为菖蒲、艾草有辟邪作用,而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可以说遍地皆药。所以端午这一天人们有在门上挂菖蒲或艾草辟阴邪的习俗。我们在初中学习过汪曾祺的一篇散文《端午的鸭蛋》(大家的印象可能只剩鸭蛋了),其实里面就记载了很多端午的民俗,很有意思,下面节选一小段:喝雄*酒。用酒和的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烟子。*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九、乞巧节即七夕节。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因拜祭“七姐”动在七月七晚举行,故名“七夕”。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姐”何许人也?七姐,其实也就是织女啦,是天上编织云彩的女神,也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其诞辰。女孩们在这天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拜祭,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站在民俗的角度,其实“七夕”更像古代的“三八妇女节”,女孩们会在这天比拼针织才艺,以试验是否得到了七姐的“眷顾”。比如穿针乞巧,即女子比赛穿针,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明清两代还盛行“投针验巧”。所谓投针验巧,即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鸳鸯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的照射,表面依稀形成一层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便是“得巧”了。《延禧攻略》里,就有“投针验巧”的小片段,宫女们在长春宫里玩投针游戏。希望绣花针可以浮在水面上,借着阳光或月光能看到水底的针影。十、中元节别名“七月半”、盂兰盆节、*节。“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中元”一词源自道教的“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据说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众*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核,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节。古代民间普遍会进行祭祀**的活动,点荷花灯为亡*照亮回家的路。这一天小孩子会被告知要早早回家,而且不要去河边玩耍(可能有落水*危害人间),虽然有吓唬小朋友的成分。但小时候,记得这一天如果晚回家是要挨骂的。7年有一部很火的动画片《寻梦环游记》,灵感据说来源于墨西哥的亡灵节,每年的亡灵节日,逝去的家人都会返回人间与亲人团聚。小编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很自然而然就想到中国的“中元节”。看来,“慎始敬终”是一种普世意识哈。十一、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据说当时,人民不堪忍受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极严,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师刘伯温便想出一妙计,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一齐响应。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留下不少流转心田的诗篇,比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再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十二、重阳节节期在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的习俗。我老家每一年重阳节前后会有盛大的“菊花节”,现在已经成为小镇文化名片。据说六十年一度的最为盛大,我母亲说,我就是在这样特殊年头出生的,再适逢盛会就要等到六十岁了。重阳登高有一个很文雅解释叫“辞青”,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所以“重阳节”也叫“敬老节”。十三、腊日俗称“腊八”,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这节日的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一开始“腊八”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节日。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佛粥”。“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十四、冬至又称“亚岁”。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在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如果你觉得冬至少玩乐,可以试试“数九”,它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数九是从二十四节气“冬至”逢壬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一般“三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下面是小孩子唱的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中国四大文学奖,你知道吗?
高考作文50+之语言精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